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前段时间,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徐长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耳目一新,感触颇深。课堂生动活泼,简约深刻,充满生命活力。片段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藏于魔术中师:(拿着一张纸)这是一张纸,吹一下,它不止一张了。你信吗?师:(玩魔术,从学生助手手上取一张纸)这是一张纸,说变就变,一、二、三,变。(此时助手憋不住笑着说:我也会,听都能听出来)师:听出什么了?生:撕纸声。师:几声?生:两声。师:刺啦、刺啦,猜猜撕成了几片?赏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生:喜欢。师:好,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小小的魔术。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有什么?生:没有。教师用手按一下纸,再让学生看看纸师:我在上面做上我的记号,看见了没有?生:没有。师:老师借用一样工具把它找出来。教师演示用指纹粉刷到白纸上,显现出指纹,学生很兴奋。师:这上面有什么?生:指纹。师: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着不存在。同学们很好奇是吧?老师用的这一招,是向警察叔叔学过来的,警察叔叔找罪犯指纹的时候经常这样做。通过用指纹粉找指纹的小魔术导入新课,既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流程:一听水师:上课前,叶老师先让大家听几段声音。能听出来是什么声音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播放水声)生:这是水滴声。师:有什么特点?生:嘀嗒嘀嗒。(继续播放水声)生:我听到小溪的流水声。师:那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生:哗啦啦。生:小溪很清澈。师:你居然可以通过听声音就判断出它很清澈,说明你心里有流水的画面。生:我觉得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师:都说得不错。再听听下一段。(播放水声)生:我觉得这应该是澎湃的大海。生:海浪拍打在海岸的岩石上。师:最后一段。(播放水声)生:我听出来是哗啦啦的瀑布声。  相似文献   

4.
确定位置     
【准备】师:这里大家有没有来过? 生:没有。师:我也是第一次来。咱们先来看一下,第1组在哪里? 师:这是第1组。告诉我第1组有几个小朋友。生:6个。师:第2组有几个? 生:6个。 (以下依次是3-6组) 刚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请在这张纸的姓名栏上写上你的姓名;接下来还要发一张卡片,做游戏要用,这张卡片不能做任何记号,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5.
教字片断: 出示:把一张纸的3/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 生1:3/5÷3. 师:想一想,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语文十一册第六组作文训练。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来表演一个魔术,请大家仔细地看。(老师先拿出五张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拿出一个带喷嘴的瓶子,轻轻一喷,满室飘香。老师用瓶对准白纸喷去,顿时,纸上显出五个紫色的大字:奇妙的魔术。) 生:(惊喜声、议论声四起。) [评]古人说:“情动而辞发。”作文,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课始创设“看魔术”这个诱人的情境。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一节圆柱的认识展示课,这节课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敢于打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大胆重组与整合,是一节很有特色的课,不仅用活了教材,还让课堂充满灵动。现摘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片段一】兴趣产生灵动师:(手拿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猜想)谁知道老师要用这张纸做什么?(学生很惊奇,纷纷猜测)生1:老师您要用这张纸写字!(教师摇头)生2:老师您要在这张纸上画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认识面积单位(数学活动:男孩子起立,来看一张画有16个格子的纸片。女孩子起立,来看同样大的另一张画有18个格子的纸片。)师:同学们,谁看的那张纸片的面积大?生:女生看的大,男生看的小。师:为什么呢?生:女生看的有18个格子,男生看的只有16个格子呀。(教师将两张纸片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大小。)生(全体):哇!上当了!生1:老师骗人,您为什么诚心让我们看格子,而您画的格子又不一样大?师:那我为什么要画一样大的格子呢?生:只有格子一样大了,我们才能数一数,知道哪张纸的面积大,哪张纸的面积小。师:好极了!小朋友,你说的这一样大小的格子,…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数学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前不久,有幸听了张齐华老师的《轴对称图形》,灵动的课堂,带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美妙的享受,让我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理想状态下数学课堂的雏形。数学,就是这么简单一、玩中感知师(出示一张纸):你打算怎么玩?生:我折飞机。生:我会折青蛙。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学生完成自己的撕纸作品,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犤玩是孩子的天性,提到玩,学生自然兴趣浓厚、乐不可支。一位数学家说得好:“在玩中学习,…  相似文献   

10.
A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蕙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逐渐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不知道。师:不知道的请起立。你们很…  相似文献   

11.
小小魔术师     
又到课外活动时间了,我正要走出教室,从后桌传来一 阵欢笑声。谁这么高兴呢?肯定又有什么新鲜事了。我回过 头一看,原来是叶萌在进行他的魔术表演呢。只见叶萌手里 拿着一张折好的白纸,神采飞扬地说道:"各位女士先生,请 看我的超级变纸--一变三魔术。"说着便麻利地打开一张 纸:"瞧,我这张白纸里没有暗藏什么纸张,不信请检查。"他  相似文献   

12.
一、设疑猜测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它是?生(全体):是亿(.板书:亿)师:通过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有关亿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用亿作单位的数据?生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往左数,第九位是亿位.生2:我知道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我还知道我国人口有13亿了.……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明“亿”这个计数单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了这么多,你们能想像出1亿有多大吗?(板书:1亿有多大)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师:比姚明要高得多呢!生3:我猜想我的手指甲里大约有1亿个细菌吧!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1亿粒米有一头牛那么重吧!……师:同学们的猜测都很大胆,刚才有几位同学猜到了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和1亿粒米的质量,他们当中谁猜得更准确些?(生摇头)所以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1亿粒米有多重”这两个问题.(板书: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一亿粒米有多重)...  相似文献   

13.
正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魔术般的实验。想看吗?生:想。(师出示名言,生齐读)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师:感谢两位大师的指点。接下来请擦亮你的眼睛,这是托盘。这是塑料杯。(拿过塑料杯,透过杯子面向大家)看得见吗?生:能看见,这是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师:拿出硬币。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吗?  相似文献   

14.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片断一师(伸开自己的右手):这是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小组同学画在同一张纸上(5人一小组)。出示一小组完成的图画。师:我们的每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1:两只手有几个手指?生2:三只手有几个手指?生3:五只手共有几个手指?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只手有1、2、3、4、5,二只手有……(边数边填)师:这样数,你感觉怎样?有更好的办法吗?生4:可以用加法,如两只手,就是5+5=10。师:还可以用我们前一节课的方法来做吗?生5:对了,可以用乘法,即2×5=10。生6:三只手就是5+5+5=15,用乘法…  相似文献   

15.
细节 回 放 : 师 :打 开 书 的 第 1页 看 书 上 的 图 ,图 上 有 什么 人 ?举 手 说。 生:有 老师 ,还 有 好 多同 学 。 师:他 们在 干 什 么? 生:在 课堂 听 课 。 生:在 举手 回 答 老师 的 问 题。 师 :是 的 ,他 们 在 认 真 听 讲 。是 听 谁说 ? 生:老 师。 师:对 。那 “倾 听”是什 么 意 思? 生:轻 轻地 听 。 (其 他 学生 笑 了 ,生 赶紧 捂 住 嘴) 生:细 细地 听 。 生:竖 起耳 朵 听 。 师:听 老师 说 什 么? 生:讲 课。 师:还 听老 师 说 什么 ? 生:听 老师 说 知 识。 生:听 老师 说 笔 顺。 师:还 要听 …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一沟通联系,认识组合图形1.复习基本图形。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师:这些图形都是基本的平面图形。2.认识组合图形。师:(出示长方形卡纸)这张长方形纸就是一个基本图形,对吧?如果剪下一个图形,剩下的可能是什么图形?生:(生边讲边指)可能是长方形、三角形……师:(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剩下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你们想看魔术吗?今天老师来耍两个魔术给大家看。(气氛活跃,翘首以待)[演示]魔棒点灯、烧不烂的手帕。师:为什么不用点燃,酒精灯就燃烧起来啦?为什么手帕会烧着?又为什么熊熊大火一会灭了而手帕没事呢?想不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生:想。(讨论声)师:我们今天来上《燃烧与灭火》,上完这节课,你们自然就会找到答案了。二、生活启示师:日常生活中你们都见过许多燃烧的现象,你们能说出多少见过的及做过实验的燃烧现象?(讨论交流,提问)师:这么多的燃烧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生: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都有新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18.
[教例]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第二册P27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1.师:(出示一个风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生:风车。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生1:纸、小棒、剪刀。生2:要用正方形的纸。 2.师: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学期我  相似文献   

19.
片断[学生初步认识21。]师:你们能用手上的纸折出12吗?折好的同学请贴到黑板上。[生A、生B折了41,也跑了上来。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师:嗯,折得多好。把你们折好的纸贴到最高处。[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两张平均分成4份的纸片上。]师:(指黑板)这表示什么?生:(齐答)41。师:41表示什么?生: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1。师:再加一份呢?生:就是4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41+14=42。生:这样的3份是34,4份是44。师:你们真棒。老师要求折12,他们却折成了14,你们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他们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他们挺聪明。”……]师…  相似文献   

20.
一、课初谈话,唤起阅读期待师:同学们,听你们班主任说,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课余爱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课余时间都喜欢干什么?水平怎么样?生:我课余喜欢打乒乓球,班里没有我的对手。生:我课余喜欢唱歌,老师和同学都夸我唱得好。……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觉得大家果然很棒。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通过《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去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有什么爱好,他的爱好达到了什么境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有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