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课前思考"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通过"数糖果"情境,在学生已有的"跳着数"的知识基础上,体验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为后续学习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
课前所思"认识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连加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乘法。乘法是加法中一类特殊算式的提炼,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是学习乘法计算、用乘法解决问题和除法等后续众多知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该课比较常见的教法是按教材的编排方式,提供相同数连加的情境,让学生感知相同...  相似文献   

3.
杨静 《云南教育》2007,(9S):45-46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三单元表内乘法(一)包括两部分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现就如何教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乘法的意义,难点是被乘数、乘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关键是通过直观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1、弄清“相同加数”与“个数”的概念,为建立乘法概念奠定基础.为了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能够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几个几连加”的形式叙述出来.教学时,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5.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材首先通过实物图从相同数连加引出乘法,通过连加式子与乘法式子对照,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在教学乘号的同时,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相似文献   

7.
乘法口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它是所有计算的基础。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开始学习并按照一个因数是2、3、4……9的顺序编排进行教学的。“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一)的继续,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口诀的来源学生在学习2~6的乘法时,已借助实物图形,从连加算式引出乘法算式,明确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并通过有关例题的学习,初步懂得…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   “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  相似文献   

9.
表内乘法指用乘法口诀求积的乘法;表内除法指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它们都是以口算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务必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一、使学生懂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表内乘、除法要从直观入手,从相同数连加引入,引导学生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乘法的意义,可以多让学生做些看图写乘法算式和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教学乘法口诀,要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来法口诀…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根据《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通过“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组织学生在“数”中学习乘法,在“分”中学习除法,在观察与操作中学习空间和时间的数学知识。一、在数一数中学习乘法教材的第一课是“数一数”,第一图是要求数一数有多少只小熊猫?(没…  相似文献   

11.
“表内乘法(一)”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1.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单元以学生非常喜欢的公园游乐场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主题创设情境,设计了游乐场里小火车每节车厢里坐3人,过山车上每排坐2人,观缆车每个吊厢坐4人等教学情境,主题图中蕴涵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数,为引入乘法做准备。例1是想从学生用小棒拼摆…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3.
曹金 《云南教育》2005,(19):46-46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数一数与乘法”其特点就是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在数中发现“同数连加”。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编排的特点。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口诀,是记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及结果的歌诀。要教好乘法口诀,必须使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的意义及其结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运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列出同数相加的算式,并口算出结果。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的结果填出  相似文献   

16.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  相似文献   

17.
听有所思     
近期听了我校教师的30多节数学研究课,产生了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以学定教,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案例一:“乘法”。[描述]教材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引出12×4和213×2的计算,重点让学生学习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由于这些题目都是不进位乘法,对刚刚学过口算乘法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学生不易产生列竖式计算的心理需求,体会不到列竖式计算方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因此,在第一次试教时,学生的反应平淡,积极性不高。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重组”,直接从较大数目的进位乘法学起,…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分析“乘车”这一课是新世纪《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在前两节课刚学过百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因此,学习本单元的基础主要是两位数的加减法,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把解决问题与学习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本节课结合“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于这个情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在上学期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学生算过“7+2-3”,当时只要求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之一 ,本内容拟用2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乘数中间和末尾都没有0的三位数乘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题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笔算乘法的扩展 ,又是学习后继知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法、小数乘法等的重要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笔…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4耀46页。【教学思考】"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感受乘法的本质意义尤为重要。本课教学中,我们力求把乘法概念的建构置于学生动手拼图、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