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先秦道家对我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体系,而这种辩证思维,考其源头,却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试从《周易》的“阴阳相抱”、“阴阳对立”、“吉凶转化”、“反复之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周易”的辩证思维及其对先秦道家“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物极必反”、“阴阳调和”等辩证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探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各派哲学体系,无论哪家哪派的哲学体系的基础即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与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必须从研究阴阳学说开始,由于笔者学识之所限,在此仅浅要论述阴阳学说与中国古代儒、墨、法、道四大思想流派的联系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阴阳原指物体之于日光的向背,阴阳和五行学说,最初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随着它们的各自发展和合流,特别是董仲舒将赋予其神秘而神圣的光环,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对秦汉的行刑思想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从古代“阴阳”观念入手,阐述“阴阳”观念的历史渊源,与中国古典哲学、古典美学、文学批评等观念的关系,旨在说明古代“阴阳”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阴阳思想于6世纪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了富有日本特色的“阴阳道”①,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期间对日本的政治、宗教、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阴阳思想被当时的日本高层借鉴有其必然性,与当时日本国内的历史背景关系甚密。其一,它迎合了当时日本统治者的需求,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其二,大陆的阴阳五行思想为朴素的、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的日本原始信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其三,为儒家思想韵传播提供了方便。其四,推动了日本古代历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阴阳"思想十分丰富,渗透到伦理学、养生学、宗教学等方方面面。到了清朝中后期,中国的封建社会整体走向衰落。为了提高"阴阳"思想在道教发展中的作用,推动道教的传播,全真教龙门派十一代传人刘一明从"阴阳"的含义、与"道"的关系等方面对"阴阳"思想作了细致的解读,不但使"阴阳"思想更体现出社会性的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地理学思想的形成起了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关于“大地观念”的思想,是从物质世界自身去寻找大地生成的原因,而不是依赖宗教神话。关于“人地关系”的思想,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和西方哲学的“天人相分”观念。关于某些自然现象的成因,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元气说”“五行说”和“阴阳对立统一说”,西方古代的“原子论”、“对立面的统一与转化”、“事物发展过程论”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阴阳观念的发生、内涵和思维方式的分析,认为八卦中的阴阳概念是中国哲学的逻辑起点,阴阳八卦不是巫筮而是一种独特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卦占是哲理化的巫术。在文字没有形成的时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用阴阳八卦图式“象”“赜”,曲折地表达他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创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哲学世界观,并以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易》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思想深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之道、通与变等很多的思想,与中国侠文化有着生生不息的关联。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其中的关系,再一次领略中国古代经典的深微精妙。  相似文献   

10.
古代二十四节气创造者究竟怎样理解太阳的周年运动?二十四节气究竟如何被命名?古代二十四节气通常被称为“二十四气”,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不仅反映出“两分”“两至”与“四立”构成的“八节”是结构性存在,而且以冬至、夏至为核心存在着一个对称的阴阳结构。更重要的是,二十四节气称谓中还包蕴着以水的变化联通四季,以寒暑为枢纽,以水气湿燥为表象的反应古人对水之三态变化认识和想象的水系列,这个命名体系中有关气的变化与“太一生水”之间存在同构关系,其背后有深厚的中国哲学气的思想、阴阳的思想、水的本源论思想作为支撑。这个结论提醒我们,时间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最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著作之一,其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巧妙处理战争中的阴阳关系,陈王庭根据阴阳学说创立了陈式太极拳,中国传统书法无论笔画、结体还是章法均体现着阴阳关系。因而,孙子兵法、太极拳法和书法在根源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相同的阴阳辩证关系,即奇正、动静、虚实、先后、快慢、内外、刚柔、方圆、顺逆以及整体和局部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阴阳观念有其历史渊源,它与中国古代哲学、古典美学、文学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孕育于中国宗教神学体系,又由思想家们催生,儒道的互补,使它最后成为一种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3.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研究传统文化必须从研究阴阳学说开始。基于此,从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传统的思维方式入手,讨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从中医和占卜术方面论述阴阳学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周易》阴阳论是形成地名阴阳法则的理论根源。中国古代地名命名,多遵循《周易》所谓宇宙万物皆合于阴阳又分于阴阳的二元法则,根据各地所处位置、方向和地势等条件的不同,或直接贯以阴阳法则,或间接贯以阴阳法则,从而出现大批带“阴”字或“阳”字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分布与古代文化中心的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太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平衡”与“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剖析太极文化与我国舞蹈文化的关系以及太极文化在我国舞蹈文化中的体现,指出太极文化对我国舞蹈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创新我国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阴阳易理     
中国古代的阴阳易理, 为宇宙万物变易之基本法则。阴阳之变, 为万物变化之始, 为万变之本, 为万物变易之理。它的辩证、统一、化生、相成、互有、递进、因果、纵横、可测、不测等特点, 反映了中国哲人的智慧, 成为中国的源头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继承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也完成了其时代性超越.其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对传统哲学中阴阳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的"以民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相似文献   

18.
围棋是中国古人伟大的发明之一。围棋是一种高明的逻辑游戏,其中蕴涵深刻的哲理。围棋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太极阴阳思想密切相关。围棋及其对弈规则是太极阴阳思想在棋盘上最直观、最充分的体现。围棋的基本规则合乎逻辑的运算法则,围棋的基本棋形与八卦逻辑相通。睿智的中国古人甚至赋予无形的、绝对的空无概念以活形,同时赋予相对的、有限的阴阳概念以死形。两眼活棋中的两眼一个表示空一个表示无,单眼死棋中的单眼表示黑(阴)或白(阳)中的单一方面。围棋中的活棋表示绝对的存在,围棋中的死棋表示相对的存在。绝对的存在是空无、相对的存在是阴阳。围棋的永恒魅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空无的绝对神秘,二是来自阴阳的相对变化。棋法阴阳,空无是阴阳变化的枢机。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哲学之源,《周易》的诸多范畴概念对中国思想产生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周易》的阴阳范畴更是影响着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本文正是立足于此探讨《周易》中的阴阳观念与和谐思维的关系,认为《周易》引进阴阳范畴的取向在于和谐,并由此促成了和谐思维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成武 《文教资料》2009,(14):63-64
阴阳是由太极的混一思想最早生成的一对对偶范畴。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书法艺术的所有对偶范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子范畴中。阴阳思想具体体现到书法艺术的风格中表现为阳刚美与阴柔美两大类,揭示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提升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可以把我们对于中国书法本质特性的理解引向纵深处,并能为中国书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