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舒鲲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2):64-64
题目一化学小组为测定某铜矿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30g该铜矿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03+4HCIl-2CuCl2+CO2↑+3H2O,反应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u2(OH)2CO3为222,HCl为36.5,CuCl2为135,CO2为44,H2O为18.共用去146g盐酸.(假设铜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2.
一、考查反应热的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反应热用符号ΔH表示 ,单位一般用kJ/mol.若ΔH <0 (或为“ -”)为放热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有 :CaO H2 O =Ca(OH) 2 、2Al 6HCl=2AlCl3 3H2 ↑、燃料的燃烧反应、中和反应以及N2 3H2 2NH3 、4NH3 5O2催化剂 4NO 6H2 O、2SO2 O2催化剂 2SO3 、2NO2 N2 O4等 .若ΔH >0 (或为“ ”)为吸热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有 :C CO2Δ 2CO、Ba(OH) 2 ·8H2 O 2NH4Cl =BaCl2 2NH3 ↑ 1 0H2 O等 .【例 1】  ( 2 0 0 0年 ,全国理综 )今有如下 3…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 -还原法 ,制备了一系列Cu -Ni/γ -Al2 O3 催化剂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含量的Cu对Ni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TPR和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以 4 %Cu - 10 %Ni/γ -Al2 O3 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在反应温度为 75 0℃ ,CH4 /O2 =2(体积比 )时 ,CH4 的转化率达到 10 0 %,H2 和CO选择性分别为 10 0 %和 97%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Fe2 2H2O2 4H =Fe3 4H2O B.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CO23- 2H =CO2↑ H2O C.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 2H =Ca2 H2O CO2↑ D.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3 3H2 O△=Al(OH)3↓ 3H  相似文献   

5.
第一节 镁和铝1.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 SO4反应 ,生成H2 2 .8L(标准状况 ) ,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 .2g  B .4g  C .8g  D .10 g2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 ,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 ,还是后者滴入前者 ,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 .NaHSO4和Ba(OH) 2B .AlCl3 和NaOHC .NaAlO2 和H2 SO4D .Ba(HCO3 ) 2 和Ba(OH) 23 .下列各物质中既能与稀H2 SO4反应 ,也能与NaOH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 (NH4) 2 S ③Al2 O3④Al(OH) 3  ⑤AlA .③④ B .③④⑤ C .③ D .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XRD,TPR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NiO/γ-Al2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和焙烧温度为400℃制备的NiO/γAl2O3(ω=0.11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750℃和空速为2500h-1下,对CH4和CO2重整反应会显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还对催化剂抗积炭性能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一、矛盾的次要方面和主要方面发生转化 NaHCO3溶于水后,HCO3^-既可以水解,又可以电离,且以水解为主、电离为次.因而NaHCO3溶液呈碱性:HCO3^-+H2O=H2CO3+OH^-,HCO3^-=CO3^2-+H^-.NaAlO2溶于水后。AlO2^-只能水解,NaAlO2溶液呈碱性:AlO2^-+2H2O=Al(OH)3+OH.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CH3CH2OH(B)KCl (C)NH3·H2O(D) Cu 2.要实现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A)CO32-→CO2 (B) HCl→H2 (C)Zn→Zn2 (D)HCl→Cl2 3.已知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mg,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Mg·mol-1,则一个12C的原子质量可表示为().(A)mMg (B)(12M/m)g(C)(12m/M)g(D)(m/12M)g  相似文献   

9.
以H3PW12O40为催化剂,30%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H3PW12O40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磷钨酸用量、反应温度、H2O2用量、KHSO4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H2O2)∶n(H3PW12O40)∶n(KHSO4)=100∶388∶0.035∶0.74(固定环己酮用量为0.10 mol,磷钨酸用量0.1g,H2O2用量40 mL,KHSO4用量0.1 g),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49.5%.  相似文献   

10.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层状MgZnAl-CO3纳米晶,借助于TG-DSC、IR、XRD、SEM和热老化箱对其结构、形貌及其与Ca(st)2/Zn(st)2复配对PVC热稳定性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板上半径为0.065nmMg2+被半径为0.074nmZn2+同晶取代后,Mg0.51Zn0.167Al0.323-CO3较Mg0.677Al0.323-CO3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下降14.0℃和8.4℃,层板OH伸缩振动、层间结晶水弯曲振动和层间CO32-反对称振动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003)晶面间距从0.7455nm增加到0.7508nm、a(或b)和c轴长度分别从0.3038nm和2.2365nm增加到0.3044nm和2.2524nm;由于一定量的Mg0.51Zn0.167Al0.323-CO3与Ca(st)2/Zn(st)2的协同作用,PVC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50min和275min。  相似文献   

11.
采用TG-DSC方法研究了K3[AL(C2O4)3]·3H2O和K2[Cu(C2O4)2]·2H2O两个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过程,对其中部分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由Friedman、Ozawa-Flynn-Wall、ASTME698三种方法得出峰温时的活化能值与指前因子值。应用Achar方法计算拟合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 V,电流密度为10 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 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SiO2催化荆,用浸渍法将Mg元素担载在Cu/SiO2催化荆制得Mg-Cu/SiO2催化荆,研究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Mg修饰的采用方法(c)制备的Cu/SiO2催化荆,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荆活性最高,250℃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4.
以高氯酸锌、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Zn2(C10 H12 O4)(C15H11O2)2].H2O,经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TG-DSC)对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在37~152℃之间质量损失约2.41%,152~512℃之间质量损失约50.84%,在55℃、323℃分别有两个最快失重温度点。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锂和硝酸锰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用液相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考察了焙烧温度(300-800℃)和焙烧时间(0-48h)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焙烧产物中主晶相为LiMn2O4,但含有大量Mn2O3;在300-800℃焙烧时,温度越高,所得尖晶石型LiMn2O4的纯度越高、晶粒越大、晶粒发育越完整,焙烧温度≤600℃时焙烧时间对提高产物中LiMn2O4的纯度影响不大,产物颗粒为纳米级,但焙烧温度大于700℃时影响较大,产物颗粒增大,产物中Mn2O3的含量随焙烧时间增加减少的幅度较大,制备LiMn2O4燃烧产物的最佳焙烧温度为800℃,保温6h左右.但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大于8h时,LiMn2O4会分解生成Mn3O4.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配位聚合物[Zn2(pydc)2(4,4’-bipy)(H2O)6]n.2nH2O(H2pydc=2,4-吡啶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0.023(2),b=13.941(3),c=11.239(2),β=106.478(3)°,V=1505.9(5)3,C24H30N4O16Zn2,Mr=761.26,Dc=1.679g/cm3,μ(MoKα)=1.675mm-1,F(000)=216,Z=2,R1=0.0364,ωR2=0.0607.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基于2,2’-联咪唑(简计为H2biim)/磷钼酸具有质子导电性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6[(H2O)1.5(H2biim)2(CH3OH)]2[(H2biim)(CH3OH)2][PMO12O40]2·2CH3CN}n;简计为(1))掺杂氧化石墨烯的一个复合物(简计为1-GO1)。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证实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结构特征在1-GO1复合物中得以保留。在约98%湿度下,1-GO1在温度85℃~100℃范围内显示良好的导电性,其质子导电率达到1.88×10-3~8.8×10-3S cm-1。此外,在温度100℃,1-GO1在湿度35%~98%范围内的质子导电率达到0.89×10-3~8.8×10-3S cm-1。在同等条件下,1–GO1的质子导电性优于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颖的杂多核配合物[Mn2(phen)6Mg(H2O)6](Ssa)3.17H2O,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立方晶系,空间群P21/3,晶胞参数为:a=21.7997(16),b=21.7997(16),c=21.7997(16),V=10359.83,Z=4,Dc=1.458g/cm3,μ=0.405mm-1,R1=0.0607,wR2=0.1267。  相似文献   

19.
以季铵盐羧酸配体HCbpBr(Cbp=N-(4-羧苄基)吡啶盐)与CuCl2·2H2O反应,合成了化合物[CuCl2(H2O)2][(Cbp)2]·H2O(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2537(19),b=14.750(3),c=22.046(4),V=3009.0(10)3,Z=4,μ=0.946mm-1,Dc=1.357Mg/m3,T=291(2)K,分子式:C26H28Cl2CuN2O7,Mr=614.95,F(000)=1268,S=1.046,R=0.0854,wR=0.1369在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Cu2+与两个Cl-离子和两个H2O分子进行配位,形成四面体配位构型,羧酸配体以内盐的形式游离存在,配位的H2O分子与客体H2O分子及羧酸上的O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经典O-H···O氢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