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大学自由学术和学术自由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理论原理的哲学知识就是自由学术;康德则认为应该在大学中给本身就是目的的"哲学部"以充分的学术自由。其实践意义在于形成西方大学重视理论知识的理性文化,奠定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以此意义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我们的大学存在文化短板与制度缺陷,既不重视理论知识的价值,也没有良好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需要进行文化变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嵘 《教育》2013,(8):50-51
大学学术生态影响着高校内部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关系着大师的诞生、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产出等核心问题。构建大学学术生态,是启迪创新思维、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和繁荣学术文化的根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学术生态问题,致使大学学术生命力下降、学术土壤贫瘠,甚至出现学术造假、学术泡沫等学术腐败现象。因此,高度重视大学学术生态的研究,深入分析学术生态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大学学术文化包括学术心态文化、学术行为文化、学术制度文化和学术物态文化;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应遵循学术人的生态链法则、群体效应、整体效应、边缘效应、自组织和自适应等生态规律.目前,大学学术文化存在三大生态失调现象,对此,从理论上构建和谐的大学学术生态模型应立足于生态整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创新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提高大学学术生产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是大学内部各种学术性机构的构成、排列与组合状况。它奠定了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平台,能够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学术生产”的有效开展。我国传统的大学学术组织结构过于单一和僵化,不利于大学学术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必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相似文献   

5.
大学创新文化建设与学术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制度与创新文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发展和学术创新活动。实践中大学学术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泛化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助长了学术上的浮躁情绪和实利心态,通过学术制度创新培育创新文化是当务之急。因此,学术制度创新必须倡导学术文化,有利于大学学术发展,体现学术创新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学术生产力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要素上讲,它由大学学者的生产力和学科知识的生产力两个方面决定;从过程上讲,它可以分解为学术活动的生产力、学术体制的生产力和学术文化的生产力;从结果上讲,大学学术生产力又直接表现为大学的教学生产力、科研生产力和社会服务生产力。以上三组八个维度“的生产力”都是影响大学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系统分析、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7.
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观念、学术精神、学术环境是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学术本体观、学术态度观、学术目的观、学术发展观、学术评价观是学术观念体系的主要成分。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的精神、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精神是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学术道德规范涵盖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  相似文献   

8.
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对于大学学术生态的平衡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术制度文化、学术权威、学术群体、学术管理以及经济收入等学术环境对大学基层学术人员成长影响很大。当前,大学基层学术人员成长所面临的学术环境存在学术自主不够、学术管理僵化、学术取向出现偏差以及经济压力过大等问题。为了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促进基层学术人员的更好成长,大学管理人员、学术带头人以及基层学术人员自身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大学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建立健全大学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工作的方法,认为把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能促进学术规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合法性的保证在于科学合理的大学制度和学术秩序。学术秩序,就是大学对教学和科学研究双重使命的坚守在学术界和学术研究中的优势地位建立的过程;学术责任是对大学人治学态度、思考方式及学术成果的保护与担当;学术人从事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应该是诚实。浮躁的社会氛围影响到大学的科研生态和科研环境,人们开始关注和反思大学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治理的制度建构。因此,探析大学学术秩序的建立与学术责任的担当,势必要厘清学术秩序与学术责任的社会历史意蕴,发掘学术生态恶化和学术无序的根源,从而建构学术制度以保障学术发展,高扬学术精神和遵循学术秩序。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学术界,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对高校人才培养十分不利.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道德,纯化学术环境,方能培养出栋梁之才.为了遵守学术规范,必须采取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学术活动的反思与大学制度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行大学制度的功利导向、行政泛化,是导致学者"以学术为生"并使其异化的诱因。大学制度的重建首先是价值的重构。大学只有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出发,确立对学术本体的追求,才能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以学术为业"的境界,实现"为大学"和"为教师"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失范现象的动因与防范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不端的频繁发生是学术失范的征兆,它会为整个学术共同体带来信任危机。学术不端的发生固然与个体的人格缺陷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要摆脱当前所面临的学术失范危机,完善相关的惩治制度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改进学术资源分配和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4.
University excellence: Students' academic reform belief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study of 460 SIU-C students conducted in May 1973, five topics are explored. First, to what extent do these students view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s taking the ques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seriously? Second, how do these students rat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university regarding academic excellence? Third, who do these students perceive as the source of leadership in the university concerning the achievement of excellence? Fourth, how long do these students feel it will take for excellence to be effected in the university, and how much change must result for excellence to occur? Last, for excellence to be achieved, what types of qualitative changes must occur, and how will the university differ qualitatively if excellence is effe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within a political model of the academic system, treating the university as a political system and students as quasi-citizens who possess a rudimentary academic belief system.  相似文献   

15.
In changing times for higher education that are dominated by a neoliberal ideology, we set out to uncover how Heads of Departments (HoDs) perceive their role with respect to supporting their staff and their academic freedom. Freedom to pursue academic research is seen as key to the generation of new knowledge yet it is potentially constrained by funding regimes and university accountability systems. As HoDs operate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university systems and individual academic projects, how they perceive their role can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ir departmental staff. The research study is located in two successful departments in a research intensive university in Englan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HoDs were not captured by the neoliberal discourse and aimed to protect their staff so they could ‘get on with their work’. In so doing they interpreted university demands to the best advantage of their departments but were not active in challenging university driven changes, thu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accommodating to change, so risking incremental change, and of how less successful departments might be able to protect their staff and their academic freedom.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大学学术管理表现出较强的“泛行政化”,学术文化和学术人员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大学学术管理具有较强的文化特性,为此,基于大学的组织文化特性,大学学术管理应该做到:注重制度氛围建设,建立“以学术为本”的学术管理理念;规范行政权力,增强行政权力的服务意识;确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大学内部联合治理结构;管理重心下移,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积累限度的视角探究了影响高校教师学术行为取向的相关因素。通过对积累限度因素在学术行为取向与选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作用的阐释,辨析了能力限度因素、心理与情绪限度因素、社会环境限度因素等在负责任、受质疑和学术不端三类学术行为取向中的作用与效应,以期对规范学术行为、抑制失范学术行为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文是学术生命体的基因构成,论文评价改革是学术治理的心脏,是大学学术治理现代化的基点与枢纽。大学学术论文评价治理的基本思路是关注论文背后的“价值综合体”,坚守论文的本体价值,预防论文价值评价发生异位。面向学术治理现代化,我国大学学术论文评价制度的改进方向是构建立体评价系统,开展多参数、互参式评价;严守学术正当逻辑,聚焦知识创新元评价;加快元评价制度建设,为论文价值评价保驾护航,敦促评价回归理性与常态。  相似文献   

19.
学术活动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术环境影响学术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应当构建和谐的学术环境,使其成为促进学术发展的动力。文章从学术生存环境、学术制度环境、学术人际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和谐学术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