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是一部透彻分析当代美国社会的力作,作者细腻而具体地描写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人们开始变得敏感而脆弱,迷茫、恐惧、无奈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后现代人类写真,可见后现代社会中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美国消费社会建构的三个关键领域——媒介影像、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成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景观。《白噪音》展示了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两大消费行为——看电视和购物,同时,揭示了美国大众文化甚至学术研究也趋向商业化。这些异化消费使得人们丧失了主体性,陷入了精神空虚、焦虑、孤独与异化,并导致垃圾激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3.
滕学明 《文教资料》2013,(20):16-17,39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而言,小说展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人们愈来愈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当代美国大众的各种精神生态危机,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  相似文献   

4.
“死亡”的主题贯穿了《白噪音》的始终,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一些美国学者将称为“美国的死者之书”。借助拼贴、戏仿及结尾不确定性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德里罗在该小说中以更为新颖的方式呈现了死亡的主题,其意图在于启发读者对语言与现实社会进行全新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白噪音》作为其第八部小说,获得评论界极高赞誉。《白噪音》复印美国当代生活,生动地显示出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的精神状态。德里罗通过叙述格拉迪尼一家的日常生活与见闻,嘲讽了各种社会现实,充分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中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对立,真实反映了当代美国人精神上的危机感。环境危机与人类精神危机贯穿整部小说,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这部小说无疑是警世钟。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作家唐·德里罗在《白噪音》中描写了一个后现代景观社会。本文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切入,分析《白噪音》中景观遮蔽本真的颠倒现象,探寻小说人物主体性消解的主题,并揭露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白噪音》中被景观支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个体。  相似文献   

7.
在德里罗的众多小说中,长篇小说《白噪音》一直以来在评论界倍受关注。作为创作的分水岭.这部小说成就了德里罗在美国当代作家中的领军地位。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大多关注《白噪音》的结构和语言,对这部小说主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通过对小说《白噪音》中消费文化、科技与死亡、宗教世俗化等多个主题进行分析.更深刻更全面地再现了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唐·德里罗的作品《白噪音》,阐述了恐惧的表现、恐惧的克服方法和恐惧的原因,揭示"美国死亡之书"的深刻含义: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超级市场的兴旺、媒体的传播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破灭、内心的痛苦、精神扭曲变态。  相似文献   

9.
唐·德里罗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其代表作品《白噪音》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论文从小说中主人公杰克一家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对他们夫妻关系,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的分析来探讨以杰克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从而使人们得以警醒。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唐·德里罗的作品《白噪音》,阐述了恐惧的表现、恐惧的克服方法和恐惧的原因,揭示“美国死亡之书”的深刻含义: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超级市场的兴旺、媒体的传播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破灭、内心的痛苦、精神扭曲变态。  相似文献   

11.
Even before withstanding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economic crises in American history, families living in poverty have battled a dominant discourse that labels them as lacking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 and the ability to make “good” choices. This discourse is reflected in the parent-involvement mandates of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where parents living in poverty are expected to sign contracts promising to take a more active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This study describes what it looked like when a grassroots,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 (CBO) dedicated to speaking back to this dominant discourse partnered with an urban public school system to simultaneously help families leave poverty and improve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their childre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what it looks like when families living in poverty speak back to the dominant discourse, seek validation for their non-dominant discourses, and enter a potentially liberating Third Space between.  相似文献   

12.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分析她的小说<我亲人的殿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因素.沃克通过虚构的文本揭示了自然、妇女和有色人种受歧视和压迫的根源是同样的,即男性统治.在这部作品中,沃克还提供了根除各种形式统治的方法:雏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团结以及保护土著文化.因此,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这...  相似文献   

13.
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过程中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危机,西方文明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儒家文化思想,可以在世界稳定与和平发展的诸多方面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解析德里罗小说中的逆"逻格斯"特征在其作品创作结构、小说内部系统及文本语言、作品中人物意识形态上的体现,进而说明完全中心和绝对在场不可能完全反映和解决客观世界的所有矛盾冲突性、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相似文献   

15.
浅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预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预控是防止高等学校危机事件发生的基础工作,也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分为稳定危机、心理危机、安全危机和恐慌危机四种类型。引起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的因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要避免学生工作危机出现,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危机预控,包括危机源辨识、日常监测、预控中心信息处理、危机控制措施评审和制定、实施危机控制措施等环节。高校学生工作有关部门只有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危机预控体系,才能尽量避免校园危机事件,和谐校园的建设才能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6.
费秉勋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3):58-61,92
21世纪人类经历了战争、海啸、飓风、禽流感、地震、能源危机、物种灭绝等,面对接踵而来的危机,人类十分有必要对其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地反思。作为2500多年前的东方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世界发展的主张,在今天的人类危机面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小说中以志怪一类对后代影响最巨。此种小说受到佛教因果观念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方面佛教因果使得古小说的结构上呈现出“因果分明”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报恩、冥报、杀生、轮回等四种内容的作品也与佛教因果观关系密切。这些小说的成熟与发展水平,在内容与形式都为此后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学的理念,本研究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进行了剖析,发现了如下教育生态危机现象:僵化封闭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规范;单项、线性的活动方式;儿童被动、受控制的生存方式;对幼儿生命与差异的漠视等。这些危机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是:对儿童的错误假设,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被动的;过于强调科学主义,表现为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强计划性;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将其局限于知识获得。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本国无法得到普遍认可,被认为处在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危机"的三个来源及产生的影响,得出的启示有助于理性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