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语法把英语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转换生成理论试图用形式规则来解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态看作一个紧密的系统。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以及中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基于三种理论对英语语态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6,(25):243-24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英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西方英美语言文化的主要内涵就反映在被动语态中,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汉语善用主动语态,把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态特点,对学好这两种语言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3.
话题中心重心与语态选择梁爽英语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分,有很多句子单从结构上来看,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是可以随意转换的。按传统语法,上述主动句和被动句的结构、语法都正确,但在人们实际交流思想时是否可以任意选用一种形式呢?情况并非如此。究竟应该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英语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关系,主动语态转换被动语态的条件以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役式三者在结构和含义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被动语态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重点语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各地中考的重要考点,所以要学好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就必须要牢记六点. 一、牢记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概念 英语动词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如:They will build a new bridge over the river.  相似文献   

6.
试论英语被动态与汉语被动句之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法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这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在英语中,有语态语法范畴,故主动和被动语态之分,其被动语态的标记为be -en,而在汉语中因缺乏语态范畴,也就无所谓被动态语态和主动语态之分。在动词谓语句中,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句子就是被动句。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被动句的不同之处,以求从这一侧面来进行英汉对比。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并不是所有含及物动词的主动语态形式的句子都可转换成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可受下列因素的限制:语法方面有动词、宾语、时态,还有句子结构和习惯用语。而有一些场合则更趋向于使用被动语态,此外,有些特别形式 (主动语态形式的句子含有被动意义 ),也是英语学习者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主动或被动这组语法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这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在英语中 ,有语态语法范畴 ,故有主动和被动语态之分 ,其被动语态的标记为be + -en ;而在汉语中因缺乏语态范畴 ,也就无所谓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之分。在动词谓语句中 ,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 ,句子就是被动句。本文主要分析两种被动句的不同之处 ,以求从这一侧面来进行英汉对比。  相似文献   

9.
顾红兵 《考试周刊》2011,(40):100-101
英语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其结构一般形式为"be+过去分词"。然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介词词组及短语动词等却以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含义,而众多的语法书对此论及也甚少,因此,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不好掌握。本文就对英语中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这一特殊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知道,英语语法中有十几种时态,时态以时间为主轴.而语态只有两种,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每一种时态在语法允许范围内,都可以转化成它的被动语态.那么,主动语态是如何转化成被动语态的呢?或者,二者之间又有哪些特例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读以下的内容吧!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例如,我们常说"我们说英语"或"英语被我们  相似文献   

11.
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文化差异,使用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在翻译中应注意语态的翻译。本篇主要根据汉语特点,谈论将英语被动态译成汉语的一些规律及方法,以助于实践中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的语态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语态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被动语态中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学生在学习了被动语态后,往往很注意主动与被动形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被动语态是中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语法之一。英语中绝大部分含“主、谓、宾”成分的主动语态句子可以变为相应的被动语态句子,但下列这些情况往往不使用被动语态,在学习英语时应予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4.
李雪婷 《海外英语》2020,(7):224-225
目前,大部分英语语法书在讲到被动语态这一语法时,都会将"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这一表述作为学习被动语态的一个语法点甚至难点.但是,这一表述的准确性一直以来就备受争议.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界定究竟是什么?如果主动形式可以表示被动意义,那为什么又有被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该文将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主动语态的意义和被动语态的意义进行界定,并论证主动形式不表被动意义,以期对英语教学提供一点参考价值,能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态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高颖 《考试》2005,(11)
被动语态是中学英语重要的语法之一,也是高考重要的考点之一,学好被动语态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掌握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在概念上的区别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为主动语态的句子叫主动句,谓语动词为被动语态的句子叫被动句。同一动作往往既可通过主动句又可通过被动句来表达,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一般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75):79-80
英语中动语态构式与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共同构成英语语态的完整连续统,它相对于主动态和被动态,既表现出独立性,又呈现出统一性的特征。独立性在于它与主动态和被动态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性特征,而统一性则表现在句法形式带有主动语态的特征,而语义上又具有被动语态的意义。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基于认知参照点的行为链模式为理论背景,以中国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试卷测试的形式,对EMVC的习得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对EMVC习得情况存在三个层面的异同,通过对三个层面异同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EMVC的区别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远不及主动语态的使用频率高,但被动语态的构成、用法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必考的语法项目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带宾语的句子都能转换为被动语态。为使同学们更详尽、更系统地了解这一点,现就此进行归纳,供同学们参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郑勇 《初中生辅导》2013,(36):37-44
一、被动语态概述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说明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英语的语态共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