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但我国的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过于单一,规划千篇一律,乡村旅游没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相对落后,且生态环境也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当前旅游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重点发展课题,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把握这一政策优势,借助新农村建设来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的发展建设,探讨新农村、新旅游和乡村旅游建设的关系是本文的立题核心。本文综合阐述了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认识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论述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了两者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最后探讨了我国的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整合及相互促进,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并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得乡村旅游能够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付晓玉 《科教文汇》2014,(24):227-22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但我国的乡村旅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过于单一,规划千篇一律,乡村旅游没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相对落后,且生态环境也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当前旅游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重点发展课题,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把握这一政策优势,借助新农村建设来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的发展建设,探讨新农村、新旅游和乡村旅游建设的关系是本文的立题核心。本文综合阐述了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认识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论述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了两者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最后探讨了我国的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整合及相互促进,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并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得乡村旅游能够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在评述域步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城步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1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及特点 随着黄金周假期的调整,乡村游这种短线游会更加受到追捧.黑龙江己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把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以旅助农、以旅兴农工程,加强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民俗旅游、休闲观光旅游等重点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的关联度.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名列"全国十强县"前茅的江阴市将国家政策与江阴的实际紧密结合,找准发展突破口,大胆探索,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江阴之路",尤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江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经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江阴社墨注义新农村建设为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江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得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本土化、走特色化道路、不断创新的发展乡村旅游事业的具体对策,旨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涵义与特点,就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永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永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2)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弘扬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优势,分析总结昂昂溪区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优化当地乡村旅游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不仅成为城市人群向往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和返朴归真的好去处,而且对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剖析,探求发展乡村旅游更好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游记的婺源县乡村旅游体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  黄朋涛  胡静  李亚娟 《资源科学》2019,41(2):372-380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旅游功能与价值的核心,丰富提升旅游者乡村旅游体验已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为案例地,以马蜂窝在线旅游网上关于婺源的旅行游记为数据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记文本进行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并对各要素指标逐条打分,得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结构表及各要素评价等级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及“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PA)对其要素结构特征及各要素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①内容分析编码归纳发现,婺源县乡村旅游体验共包含自然风光、动植物景观、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展示场所、居民生活风貌等27个要素指标;②SNA分析发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网络结构内部协调性较高,且旅游交通、建筑景观、自然风光是最核心的三大要素,而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及文化展示场所是最边缘的三大要素;③IPA分析发现旅游者整体旅游体验质量较高,且旅游者对拍照摄影体验的评价最好,对旅游开发程度的感知最差。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婺源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乡村旅游的发展波及到后现代社会的诸多领域,已成为过去30年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搜集了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2010年以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通过分析得出:①经济价值取向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②乡村旅游者出游动机多样,体验方式及内容不同,对服务、产品的满意度是影响其忠诚度的重要因素。③乡村小企业发展具有局限性,创新和合作非常重要。④乡村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不一,社区参与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社会公平的关键因素,且该领域研究更多在于“如何参与”的问题。⑤政府干预存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实践效应的差异,其研究往往与其他领域研究相融合。⑥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呈现批判性特征,旅游的“正向”经济影响在社区层面的实证研究中受到质疑,目的地的文化变迁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负面”“被动”的问题等。总之,国外学者多把乡村旅游视为“现代”经济行为,乡村旅游地作为资本、权力的实践场域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鉴于此,中国学者应根据社会需求拓展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反思价值伦理问题,重构本土理论等,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和中国是东亚和太平洋旅游市场中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都经历了孕育阶段、形成阶段、大规模发展阶段和提升完善阶段。通过两国的发展历程、专业与课程设置对比研究,揭示出澳大利亚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受宗主国英国影响较大,以市场主导、高度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特色,而中国体现了政府主导和学科多维度的特色。在未来发展中,两国都面临着学科地位不高、缺乏理论科学体系和就业稳定性低等困境,需要做好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旅游专业宽泛化与细分化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是后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自从1994年可持续旅游期刊发专刊对乡村旅游进行系统研究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驱动机制、地理空间结构和旅游企业管理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结果发现:尽管乡村旅游的研究遵循了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突出乡村旅游主要功能特色和旅游乡村性的研究欠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是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更侧重于研究乡村旅游的地理空间结构和驱动机制问题。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在中国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比较缺乏,导致结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受到限制。采用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扩展乡村旅游的研究领域,提升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乡村性,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财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财政支农的"缺位"与"错位",引发了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增加需方补贴,强化供方激励,完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释放金融供给潜力。  相似文献   

16.
马丽君 《软科学》2014,(4):6-10
系统收集有关数据,揭示CPI与国内旅游需求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①CPI与国内游客、旅游花费、人均旅游花费的环比增长率呈反相关关系,与城镇及农村国内客流量、人均花费及总花费均呈反比关系;②与城镇相比,CPI对农村客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村游客人均花费的影响相对较大;③在CPI上升时,农村居民可能减少每次出游的花费从而保证旅游次数,城镇居民则可能减少出游次数从而保证旅游质量;④CPI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的影响大于CPI,在CPI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资源科学》2016,38(11):2168-2180
旅游机会公平是新近国际旅游学术本位反思及社会伦理责任担当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人口加权距离模型研究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差异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 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机会格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似半圆环形等级圈,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衰减变化特征;② 城镇与农村人口之间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具有整体离散、外围显著的特征,差异程度比率范围大约在0.563 55~1.169 28之间,出现了城镇人口出游机会优于农村人口的资源配置“城乡错位”现象,说明乡村旅游点开发向城市集聚的市场导向特征明显;③ 居民乡村旅游的总体机会与城镇化水平呈线性正相关,而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空间机会差异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呈正态分布相关,即城镇化水平很低和很高城市的城乡差异小,而城镇化水平中等城市的城乡差异大;④ 乡村旅游空间机会的等级差异分布普遍符合幂次法则,这种相对成熟的等级发育意味着旅游机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矛盾长存,发挥制度优势、建立行政干预长效机制是推进旅游空间机会公平的必要手段;⑤ 乡村旅游空间机会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中高程度的显著相关性,既说明了本文模型实证结论的合理性,也证实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更深入具体地揭示旅游机会差异的问题本质及解决路径;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政府权力与企业资本结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增长联盟,以及社会福利领域政府干预调控的相对不足,是形成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进伟 《科教文汇》2012,(17):49-50
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高素质导游人才的培养应紧跟市场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汶川水磨桃源"建设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加大了对导游人才的需求,并且注重对汶川当地地域特色和羌族特色的深度挖掘与开发。在此新形势下,阿坝师专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教学必须立足于专业特点,结合阿坝州本土文化特色,进行有效的导游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