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又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_2),新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使标点符号增加  相似文献   

2.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这就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提到了执行国家标准的高度。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并于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对旧的《标点符号用法》作了修改。作为教材,标点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  相似文献   

3.
《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衔接和连贯标志。在没有多少形态变化的汉语里.在没有实行分词连写的汉语书面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尤其重要。文章根据标点符号的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标点符号用法》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标点符号用法》的不足,为将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标点符号用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笔者就以上三个问题,对照了1990年3月22日起实施的和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现行《用法》),参照《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组编写的《〈标点符号用…  相似文献   

5.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文中16种常用的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已有明确规定,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只想就现在公开出版物使用较频繁而又未列入《标点符号用法》的三种次常用标点符号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供研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8,(Z3)
领先起跑线"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就是不能用错误标点符号,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就是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附录《标点符号用法》,对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二册附录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应该是首选的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材料。同学们在学习了《标点符号用法》后,不妨用我们下面的题目给以自测,检查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相似文献   

8.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而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这是一大进步。标点符号问世时,曾经遭到一些遗老们的反对,但新生事物是不可阻挡的。现在.正如《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中指出:“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在不断演变。越变越丰富.而标点符号也跟着发展天化。建国初期的195四年、对“五四”新及化运动以来的标点符号加以总结,公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列出14种标点符号及其用法。近年来再次修订了《标点符号用法》.从原来的14种…  相似文献   

9.
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系统复习时.笔者发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老师们并不太在意《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为《用法》)实施的时间,只要是《用法》就行了:二是一些颇有市场的复习指导用书在这方面也含糊其辞,有的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用法》,即1990年3月22日-1996年5月31日间实施的《用法》;三是由于《标点符号用法》没有具体解说.就导致一些自作主张的说法混淆视听。  相似文献   

10.
新式标点符号,自1920年正式颁行以来,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解放以后,由于情况有了改变,中央人民政府又在1951年9月由出版总署公布《标点符号用法》;政务院并在同年10月5日发出《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指示》说: 目前全国各政府机关文件和各种出版物的稿件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混乱很多,往往有害文意的正确的表达,并使领导机关在审阅这些稿件时,不得不费很多时间来作技术性的校正工作。……(现在出版总署已经公布《标点符号用法》),作为  相似文献   

11.
1995年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指出:标点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叶圣陶指出:标点符号是“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思想的工具”。苏培实在《标点符号规范用法》(湖南出版社1995年4月版)中谈到标点符号表示语气时,以“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逝世了?/周总理逝世了!”为例,说明它有“帮助表达感情”的作用。这里第一句用句号,是陈述语气,表示沉重的心情;第二句用问号,是疑问语气,表示怀疑的心情;第三句用叹号,是惊讶语气,表示悲痛的心情。如果没有标点符号的帮助,就难以表达语气和感情。这种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12.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后国家共颁行四部《标点符号用法》,它们标志着现代汉语书面语标点符号用法规范化的历程。2011年颁行新的《标点符号用法》以后,人们对标点符号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学术界对这些成果的整理工作略显薄弱。我们应该总结现代汉语书面语标点符号的研究概况,对其历史流变、性质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以使人们了解标点符号的研究工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现代汉语书面写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旧标点符号比较谈浙江湖州中学伊昂新《标点符号用法》正式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起实施,从实施之日起,原由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2...  相似文献   

14.
卢文燕 《内蒙古教育》2005,(12):17-18,20
标点符号是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用法》)中对十六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用法》基本上是纲目式的,没有细则说明,而在实际运用中,有许多复杂的语言现象,《用法》显然难以涵盖。加上见仁见智,于是出现了分歧,出现了使用混乱的状况,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均有无所适从之感。这一混乱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使人更为担忧。  相似文献   

15.
书名号《》是我国标点符号中的"后起之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还没有这种符号.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科学报常用点号错误及问题主要有顿号、分号、冒号、问号等,常用标号错误及问题主要有省略号、破折号与连接号、间隔号等,存在错误使用或混用的原因是作者或编辑不重视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对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有的问题是《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造成了标点使用的不统一。作者或编辑应重视、正确理解和使用标点符号,有关部门应对目前标点符号使用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修改补充完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使标点符号使用趋于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7.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虽然小,但使用不当会影响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性文件.为此,笔者在认真学习《标准》的基础上,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工作实际,对使用时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做以下辨析:  相似文献   

18.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文中列有以下16种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16种常用的标点符号是合“法”的,分别该怎样使用,已有明确规定,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只想就现在公开出版物使用较频繁而又未列入《标点符号用法》的三种标点符号,即虚空号(□),斜线号(/),隐讳号(×),我们暂且称它为次常用标点符号,现谈点粗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第五册有误用标点符号之处,现选三例。并依据国家颁发的《标点符号用法》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20.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并举例说明,但其中仍有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易引起歧义,如冒号表示的提示部分、顿号用在次序语后、省略号代替的内容,在各种出版机构及行业组织制定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中,就有一些不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