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跨媒体出版已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内外很多出版社都在跨媒体出版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实践。文章从国内外跨媒体出版发展的现状,探究跨媒体出版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跨媒体出版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今后一二十年,传统出版不会消亡,但滞胀的局面会延续,甚至传统出版产值会下降,传统出版社面临巨大挑战。数字出版会继续兴起,但传统出版社可以以跨媒体出版方式介入,发挥原有内容策划编辑优势,借助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两大通道,做大内容产业。  相似文献   

3.
李华 《编辑学刊》2011,(1):21-23
传统出版业遇到了发展瓶颈,正努力向数字出版转型,文章论述了传统出版社的跨媒体出版策略:通过多媒体调查,策划多媒体内容,用于跨媒体互动出版。  相似文献   

4.
正【简介】李华,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代总经理,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董事长。提名理由李华提出并实践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的跨媒体出版思路。他认为,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应是由单纯的纸质出版转型到开发图、文、视频、音频、互动等跨媒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环境下出版企业的数字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困难和优势,提出出版企业实施数字转型的思路,即出版企业应将自身定位于数字内容提供商,积极发展跨媒体出版,并围绕数字出版创新出版机制。  相似文献   

6.
跨媒体出版——传统出版单位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出版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出版业的最强音.然而由于人们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各异,导致出版社找不到投入的重点所在,数字出版的实施策略模糊.本文提出跨媒体出版是我国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核心策略,并给出了实施跨媒体出版策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温辉 《出版广角》2014,(18):43-45
正与国外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充分发挥版权和内容优势、有效与技术结合、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者、数字出版商绝大多数并非传统出版机构,而是技术提供商。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技术提供商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而传统出版社基本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合作新趋势:从内容合作到技术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出版社已经着手数字出版战略的研讨和规划方案的制定,或筹组数字出版机构,尝试开发数字出版产品。尽管如此,对于我国出版界来讲,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也还存在着认知观念、体制机制、内容监管、数字版权、人才、资金、法律法规、标准化、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传统出版社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数字教材出版的需求及要求,讨论了数字出版应解决的编辑、阅读、版权、付费及增值业务等问题,并研究了出版社与数字内容提供平台合作以及出版社主导数字出版这两种模式,为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的决胜因素是对数字出版内容的占有、加工和整合,出版社在开展数字出版的初始阶段对数字内容的加工、编辑直接关系到后续数字内容的运营.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内容加工经验谈谈数字出版资源建设的理论及实际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出版时代,建设数字出版系统是进行数字出版业务的前提与基础。数字出版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编辑加工、产品发布、内容运营等核心模块,系统涉及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大规模数据全文检索技术、流程控制技术、基于特定系统的通信协同技术、文本分类技术、汉语分词技术、字符集对照管理技术、版权保护技术、大样版面管理技术等,技术涉及面、业务涉及面广。拥有优良的作者沉淀、内容积淀、内容筛选团队,结合良好的数字出版系统的出版社,在由内容服务商、技术提供商、渠道商三种角色形成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条中将占据核心地位,并将实现从内容提供商到内容服务商的转型。未来,数字出版系统将与编辑编务系统、发行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一样,成为出版社运营的基础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出版社已经广泛开展数字出版转型工作,编辑的数字化出版转型势在必行。编辑将编辑加工的数字化转型作为起点,利于其出版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逐渐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渡。本文浅析了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如何对图书内容中有数字出版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提取、标引和存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是当前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其核心是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内容资源的便捷加工、共享复用、多源发布与多媒体呈现。要成功实现数字出版与跨媒体衔接,既要明确角色定位,加强人才的培养,促使传统编辑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营销策划,又要注重对版权的保护,维护著作者和出版社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闫翔  冷熠 《出版科学》2009,17(4):86-88
从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应用情况入手,对国内、国际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的类型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对专业出版社实际情况,对我国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进行探讨,并设想了一种数字出版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陕西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今传媒》2009,(6):7-9
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手机及专属阅读器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其中由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通讯渠道商及读者构成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数字出版内容涵盖互联网出版、跨媒体出版、按需出版、数据库出版、电子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出版、艺术典藏数字出版、在线出版、手机出版和音像制品出版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以人民军医出版社为例,分析了医学跨媒体数字产品赢利模式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对促进出版产业形态的多样化、增强出版社加快由传统向数字出版的成功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目前出版产业供应链中传统出版社面临的附属和被动地位,基于ERP管理系统提出构建内容集成运营商,分析自主自营和授权分成两种内容集成运营模式,力求实现传统出版社成为数字出版真正主体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8.
郝捷  陈黎 《现代出版》2009,(2):22-26
前,跨媒体出版以充分利用内容资源和打造立体化传播效果的优势,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出版集团的组建,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影视等媒体形式的有效融合。更为跨媒体出版带来了便利。但圆于集团结构弊病的阻碍,跨媒体出版无法真正发挥其优势。本文即以陕西出版集团为例.分析了目前跨媒体出版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内容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跨媒体出版结构战略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组建跨媒体出版中心来保障战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手机出版在对包括专业出版社在内的传统出版社形成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出版社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加快数字出版发展速度、进行出版产业创新和升级提供了契机。本文从需求分析、内容生产、盈利模式、手机媒体经营四个方面对专业出版社开展手机出版的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寻路跨媒体     
正2013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成立,"三网融合"提速发展。种种迹象表明,跨媒体混业经营时代正在来临。当传统出版遭遇数字时代,传统理念和传统业态被改变甚至被冲刷,传统出版业不得不涅槃重生,振翅新领域。在新兴数字媒体发展的激流中,国外许多出版社都在跨媒体出版的道路上进行了尝试和摸索,与此同时,对未来发展方向,跨媒体出版也给予了国内出版业更多的想象空间。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成熟,总是伴随着脱胎换骨的阵痛,跨媒体出版亦然。我们需要以破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