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曹雯 《新课程研究》2007,(12):19-20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先生曾多次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在于与现实的生活疏离。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德育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的产生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当我们树立起生活德育的信念,让德育走向生活,才能显现真正的实效。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  相似文献   

3.
一道德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重视课堂生活,不仅是要重视课堂中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而且更重要重视课堂中的道德生活。当然,道德生活与理性生活、审美生活是揉合在一起的,不能绝对分开。道德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晓庄师范之成长"生活教育"第一次的发现,是民国七年在南京高等师范演讲。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应以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以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以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秩序的生活。民国八年是生活教育思想上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与德育密切相关的,生活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它同时又具有条件性。生活德育研究中存在着生活扩大化、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忽视其他基础等误区。因此科学定位生活德育中的“生活”,回归“生活”的本真是落实生活德育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 美的生活是为人类谋幸福的生活,美的生活是创造性地劳动的生活,美的生活是审美地对待生活的生活,马克思的一生就过着这样的生活。纪念马克思,就要像马克思这样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一下,我们就遇着"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也就是说,生活中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则需要通过生活来发挥其力量。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活的多重融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奠基于教育世界的教育生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多重融合性即是其一。这主要表现为过去生活、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融合,教师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融合,认知生活与感情生活的融合,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的融合,制度生活与自由生活的融合等层面。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应引导学生幸福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就是那种对作为生活整体的善的寻求”,①生活目的本来就在生活的努力中表现出来,它指向生活本身。生活目的不是某种结局(或目标达成)而是生活本身那种具有无限容纳力的意义。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具有自成目的性(autotelicity)。②那么,追问生活的意义就是追问什么使生活值得生活,按赵汀阳先生的论证,即追问生活所追求的效果。这一效果其实就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幸福”———好的生活。③人的好的生活是在寻求好生活之中度过的生活,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就在人寻求“幸福”的生活过程之中。德性,按照麦金太尔的…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回归生活,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更是如此。把生活中甚至是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切入点,从生活中总结出道理,再用这种道理回归生活,指导生活。  相似文献   

13.
刘国臣 《考试周刊》2013,(35):57-57
<正>高投入、低回报是当前高中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现笔者谈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1.丰富、充实生活,提高写作技巧写作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生活从哪里来?笔者认为,学生的生活包括间接生活和直接生活两个方面。间接生活来自读物,阅读文学名著,是丰富、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直接生活是学生学习期间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了解其"精蕴",才能将其总结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的原型。一、学习内容的生活化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资源。教师在挖掘生活化学习资源时,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中的信息窗入手,根据教材提示,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合理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处理好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理清教育、语文教育、生活、语文生活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生活环境的问题。一.语文生活与社会生活1.语文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生活就是人在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是人的生存状态。语文生活就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看一堂课是否适合幼儿,也可从生活角度出发,看其是否来源于幼儿生活,是不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理解的、需要的。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幼儿园的教育,也要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扎根在生活的教育,才是适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去而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仔细领会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教育之所以要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一种科学,在生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所学与生活结合,进而应用在生活上,这样的科学是不是很生活呢?因此,科学来源于生活的发现、生活的总结、生活的实践。科学帮助了生活,生活创造了科学。(一)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因此,艺术丰富多彩,生活也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它是回归生活,艺术与生活之间是相互融合,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