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斌 《培训与研究》2009,26(4):75-76,79
婚姻固然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是婚姻导致的生育行为却是社会问题,婚检不仅影响到个人健康、婚姻稳定和家庭幸福。还关系到民族昌盛和社会发展,在当前公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序仍不能达到大多数人自愿婚检的情况下,国家有权力将免费强制婚检制度作为过渡手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社会要长远稳定,一个社会基本细胞--婚姻家庭要长远幸福,一项利国利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能够顺利实施,一个要富国强民、人口综合素质较高的民族……,都离不开婚检.作为个人是不是应该支持?作为政府是不是应该明令?婚检不能取消,我们急切呼唤一个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婚检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婚检是自愿,还是强制?本来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已经取消了旧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关于婚前健康检查的强制性规定,我国实行自愿婚检制度。自愿婚检制度的确立是对公民婚姻自由权利的保障,也是对政府公权力的恰当定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同时又是我国法治进程的一大进步。然而,《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不久前恢复了强制婚检制度,实在令人遗憾!此举折射出法律、法规间的冲突,该条例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强制性规定是没有法律根据,属越权立法,为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有必要对其启动立法审查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4.
关于取消强制婚检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消强制婚检,实行自愿婚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必须合理划定权利边界,抑制不当的个人自由;要注意法律、法规以及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实现以人为本,还必须设定相应的行政职能,完善行政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婚姻法》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禁止结婚,此项规定既不利于公民平等权利的保护,也不符合我国签署的有关国际公约,同时也不符合的婚姻发展的现实状状况,有必要进行修改。由于我国婚姻关系正在走向多元化,婚姻关系与生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立基于现有婚姻法规定之上的强制婚检效果自然有限,加以取消是合理的。文章最后提出了立法建议与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周王朝建立初期,摈弃了许多原始婚俗,制定了婚姻三原则,并详细规定婚礼要经过"六礼"的程序。不仅注重个人婚姻自由的实现,也强调婚姻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婚恋和婚姻问题,要认识到婚姻并不只是关乎公民个人权利自由,应该提倡婚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消除权利实现上时间和空间的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泰州市海陵区市近六年婚前医学检查情况,了解免费婚检及相关措施的实施,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泰州市海陵区2007年至2012年婚前医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9月后实施免费婚检及及各种相关措施后婚检率逐年提高。结论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及一站式婚检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婚检率,对预防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婚姻缔结制度是各自特殊国情、风俗习惯和民风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在法定的结婚年龄、婚姻缔结的程序、婚前医学检查、生育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虽各不相同,但各具优势。了解和分析两国婚姻缔结制度的区别,借鉴俄罗斯联邦婚姻缔结制度中的优点,对于完善我国婚姻缔结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苏《新华日报》2004年11月1日C3版刊登了一则消息《重庆渝中区:婚检将免费》,第二段是:调查发现,去年10月该区登记结婚的人数有810对,而自愿婚检的仅1.5对(其中一对受检查者来自外区),婚检率仅0.06%,与2002年同期比较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公民意识既是公民个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和公民社会建设的客观诉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婚姻社会功能历史演变的分析,指出婚姻的社会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崇尚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婚姻的社会功能应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和注重个人的生存状态,力求使之回归到于人于社会有益的价值状态。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中不会产生恐婚族,因为传统的“家本位”文化使个人的婚姻选择必须服从于家庭利益;传统婚姻受到各种亲缘与地缘关系的监督与限制;个人在婚姻面前没有选择压力。婚姻自主意识处于蒙昧状态。婚姻风险意识不强,个人将婚姻选择及其结果的好坏全部归结于命运和天意。内容丰富的传统型婚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空壳化”,其“家本位”特点和各种血缘地缘限制随之减弱或者消失,个体的婚姻自主意识张扬,婚姻风险意识增强。城市化的推进和流动性的增强。以及随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婚姻风险,婚姻自由的获得要以失去某些婚姻方面的保障为代价,个人现在必须单独承担越来越大的婚姻风险.这是恐婚现象产生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3.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目前,青海大学生公民意识中存在社会责任淡薄、道德素质滑坡、法律观念缺失等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青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建立健全青海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路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机构 ,它的公共领域的活动性质使它既关注社会的共同利益 ,又关注全部公民的教育权利与需求 ,即教育要尽可能地人性化和多元化 ,在价值取向上要尊重个人权利与人的自由发展。通过个人品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目的。教育培养公民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与多元社会的正义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以其敏锐的目光洞察到现代社会由于个人自由和公共自由、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及失衡所造成的种种政治合法性危机,通过其前期无知之幕之后所隐含的公民设计以及后期明确表达的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念,表达了以公共的正义规范制衡私利,调节自由市场的自发后果,抑制市民社会个人私利泛滥、促进积极自由和公共利益,在个人和国家、个人和社会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平衡,从而保持多元社会正义秩序的理论旨趣,体现了西方公民资格理论的自由主义传统和公民共和主义传统交叉互渗的当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闪婚”的产生既受社会的影响,又受个人观念的支配,法律也为“闪婚”提供了生存土壤。“闪婚”是一种建立在情感冲动基础上的婚姻形态,是人们非理性和理性冲突的结果,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闪婚”进行社会学和法学分析,可以使青年人对婚姻进行理性思考,以选择健康的婚姻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女性作为生育权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制度和生育权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与公民的私权利紧密相联。生育权本质上是公民在履行了计划生育的社会义务的前提下,对于生育问题的抉择的自由。而生育权不得不涉及婚姻内部或配偶之间如何分配此权力。生育权与婚姻内其他权利存在差异,是与女性利益和子女利益不可分离的一种权利。生育与婚姻的关系已经不是历史上曾认为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生育权的定义对女性自身的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婚姻牵系着个人的快乐与忧伤,关系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通过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土家族婚姻问题的研究成果,力求反映土家族婚姻研究现状、特点与不足,旨在进一步推动土家族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以有利于土家族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道德义务是公民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造福的重要条件,是良序社会和公共福祉的基础。公共道德是维护社会共同合作,创造繁盛社会的道德风尚,它保证每一个公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承担公共道德义务,是公民的公共理性的表现。公共道德的认同与个人道德修养不同,是个人作为自由、平等、理性的公民对于共同生活的价值、原则或规范的承诺和实践。培养公共道德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一个好的教育实践,能够依据公民理想,站在公共性的立场,培育公民积极承担公共道德义务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