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习了《胡同化》,学生对民居有了崭新的理解:中国民居原来具有这般丰富的化内涵。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我提出了。探寻本地民居化内涵。的建议,学生兴趣很大。经过调查了解和讨论表决,我和全班同学最后确定的课题是“徽州古民居楹联化内涵探寻”。  相似文献   

2.
海丝文化是源于秦朝、具有世界性特质的文化,至今影响着"一带一路"沿线千千万万的人。当代初中学生,是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者。培养初中学生对海丝文化的认同感,及早让他们明确海丝文化的精神内涵并自觉传承,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后备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是利在当下,功在未来的大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该重视对初中学生的海丝文化教育价值,切实做好海丝文化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福建畲族民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我国畲族主要的聚居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从福建畲族的历史和化入手,论述了畲族民居生成的历史原因,并分析了畲族山区民居、畲族官僚民居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然成为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将海丝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高校文化育人的作用。高校应把海丝文化运用到育人的过程中,传承、创新和融合海丝文化,以此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新教育,不断深入挖掘海丝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泉州的高校逐渐向其他地区辐射,借此传承发展海丝文化,积极地为实现中国梦奋斗。  相似文献   

5.
2021年7月23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泉州“海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文章以泉州“海丝”文化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酒店内部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装饰材料等方面入手,探索泉州“海丝”文化元素在酒店情感体验空间方面的设计运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元素的合理应用来提升顾客的感官感受和心理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民居的村落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居住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湘东北地区大屋民居所蕴涵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居住文化因子,揭示出大屋民居与中国传统建筑在文化思想和精神实质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2007,(4X):F0004-F0004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8.
苏颂文化符号的同安建构始于南宋,历经元、明、清、民国,影响深远。同安的"海滨邹鲁"之称并非源于朱熹,而是苏颂。苏颂对同安故里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朱熹的关注,积极建构文化符号。揭示苏颂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分析其建构原因,对新时期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了中国传统民居以实用观、审美观和环境保护观为内涵的自然环境观,还进一步探讨传统民居这一自然环境现形成的文化渊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风水理论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客家乡村古民居景观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粤赣边三角地带客家乡村古民居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这里的民居风格独特,造型奇异,功能多样,化内涵深厚,潜藏着深厚的化旅游资源,应深入调查研究,择优开发,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1.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有着"东亚文化之都"的美称,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而我园地处泉州晋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汲取"海丝"文化元素,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有利于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园主要通过创设具有"海丝文化"的物质环境、设置具有"海丝文化"的自主游戏、开展具有"海丝文化"的主题活动来构建园本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民居建筑是由古代原始人类类穴居、巢居居住方式长期演化而成的土木建筑与悬空平台相结合的千栏式建筑,它以其浓郁的民俗文化美和独特的建筑造型美而体现出它独特的人文价值。土家民居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有形栽体,它的建筑过程与空间营造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人化宇宙、法天敬祖的宗教哲学思想,其造型与装饰则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泉州海丝文化的影像传播面临着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不充分、影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认清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充分挖掘新媒体在影像传播中的优势,创作高质量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作品、讲好泉州的海丝文化故事、打造有影响力的泉州海丝文化影像品牌,以实现泉州海丝文化影像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水车堵装饰艺术是厦门新垵村传统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和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新垵村传统民居水车堵的装饰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颂家族与河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颂家族与河南张新斌,贺惠陆,高润青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与政治家。苏颂家居福建泉州的同安县,其族裔大多分布于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为苏氏家族中的优秀代表。但从有关史料及谱系资料来看,苏颂家族与中原地区的河南有着难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这使我国各地的民居建筑更是独具特色。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多样的民居建筑代表了我国多样的民族文化。比较新疆喀什高台民居和川西高原藏族碉楼所在的地理环境、建筑造型和两个民族文化渊源,可以进一步认识两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王川进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3):98-98,105
徽州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徽州古代民居是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徽州黟县南屏民居则是保存完好的徽州民居的代表。其独特的布局、古老的祠堂、精湛的“三雕”,充分展示了徽州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贫穷生活状况在苏颂、苏泂的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他们的贫穷生活状况持续的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其中祖辈、父辈经济积淀缺乏,家族人口众多是其共同原因,而政治斗争、清廉品德、不立田产是导致苏颂生活困顿的原因,仕途失意、战乱频发、天灾不断则是造成苏泂生活窘迫的因素。苏颂、苏泂在贫穷生活状况背后,表现出的是安贫乐道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如何保护和改造具有"海丝"历史风貌的名胜古迹和街区建筑,如何建设展现具有"海丝"气魄的城市新景观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去剖析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内涵,取其意蕴和精神而非外在形式,使之能够对泉州海丝城市景观营建的思想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让传统海丝文化在现代建设设计中得到发展与延续.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民居建筑及其文化内涵是不同民族表达文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式。居住在哀牢山红河上游谷地的花腰傣在适应自然的生存过程中,创造了土掌房的建筑形式及其建筑艺术,从而形成了具有花腰傣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花腰傣传统民居无论从选址、布局及建筑房屋的流程工艺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花腰傣民居的文化功能和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