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伤逝》所讲述的是两个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故事,描述了他们从积极争取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到爱情走向失败的经过,生活中经济的困顿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伤逝》中男女主人公涓生、子君在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发展和悲剧性命运的分析,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释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江旭梅 《科教文汇》2009,(28):257-257,262
子君和安娜作为文学史上为争取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与社会抗争失败的妇女典型,她们相似的追求和结局反映出相似的悲剧根源。本文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探讨了子君、安娜的悲剧根源,解读她们抗争失败的外在因素和自身局限。  相似文献   

4.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6.
于敬龙 《科教文汇》2007,(8Z):182-182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7.
无事的悲剧——《伤逝》主题及人物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璇 《科教文汇》2011,(20):55-56
文章以对《伤逝》的主题及主要人物涓生和子君的形象分析为主.探讨了小说通过无事的悲剧所阐发出的深刻意蕴,并试图对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做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冯兴运 《科教文汇》2012,(10):71-71,87
爱情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射雕英雄传》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们坚持男女平等,大胆追求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的爱情;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精神,在文化的意义上,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志、健全人格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坚定地追求新生活、极具个性解放与爱情自由的贵族妇女典型,但她的命运却充满了极浓郁的悲剧色彩。本文试着从安娜自身的矛盾心理和盲目的爱情观两方面来探求其悲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拉妮 《科教文汇》2009,(27):255-255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坚定地追求新生活、极具个性解放与爱情自由的贵族妇女典型,但她的命运却充满了极浓郁的悲剧色彩。本文试着从安娜自身的矛盾心理和盲目的爱情观两方面来探求其悲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女性问题,始终是鲁迅美注的一个焦点.他通过对祥林嫂、单四嫂子、子君、刘和珍君等不同奏型、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女性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封建思想时她们的浸染以及从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职教生个性和素质养成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职教生的个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般性和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内因和外因的统一。指出教育者一定要遵循职教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促使职教生的素质养成。  相似文献   

13.
胡雯静 《百科知识》2021,(31):55-59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首脍炙人口的浪漫小诗出自20世纪70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的一件唐代瓷器上.诗句作者现已不可考,可能是陶工自己的随性创作,也可能是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诗文与瓷器相映成趣,珠联璧合,为我们呈现了诗酒纵横的大唐风气,也书写了长沙铜官窑独有的浪漫情怀.相隔1000多年的岁月,这件瓷器依然诉说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描绘着长沙窑的兴盛与荣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子君由于受新旧两种思想的纠缠与影响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五四"时的新女性形象滑入到同居后的安逸自足,从而最终走向覆灭.子君悲剧命运的归因是其思想使然,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是无法逃脱的.  相似文献   

15.
林陈芬 《科教文汇》2007,(2X):175-175,183
本文论述了子君由于受新旧两种思想的纠缠与影响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五四”时的新女性形象滑入到同居后的安逸自足,从而最终走向覆灭。子君悲剧命运的归因是其思想使然,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是无法逃脱的。  相似文献   

16.
王静芳 《科技风》2012,(11):205
本文从《鱼肠剑》这一篇描写了三个女性博士的文章入手来分析现阶段知识女性主体意识发展及其遭遇的困境.齐鲁——片面发展的“恶果”,孟繁——一百年后的子君,吕蓓卡——自我物化的金丝雀,三位知识女性在与男人的交往或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自我价值实现、个性发展方面面临着各自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是衡量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个性就是决定个体不像其他任何人的独特性。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各具特色的人才。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要实现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个性的人才,大学和大学生自身都应为大学生个性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技术系统自组织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系统具有自创生、自生长、自适应、自复制等自组织特性。技术系统的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人类解放和自由进步是技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序参量。公众的社会需求和企业追求经济价值是促进技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吸引子。技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技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涨落、环境选择的作用推动技术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19.
正大函敬悉!拙作得君之细读,并撰此长文回应,幸如之何!君之谬赞,余则愧不敢当。然拙文所言,"启蒙的错位""人间解放的图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其实正因为它符合了"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农民革命模式……等诸观点,皆为余20余年前于硕士论文中已揭橥之论点,迄未改变~([1])。然匆匆已20余年飞逝,时局与青春俱逝。抚今追昔,《黍离》之慨,何可胜言耶?《兰亭集序》云:"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信哉右军之慨也!  相似文献   

20.
汪晔 《科学大众》2014,(11):3+71
以行知思想为指导,在解放学生的眼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注意能力;解放头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解放双手,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解放嘴巴,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与表达能力;解放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解放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质与策略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科技教育在解放学生心智、发展能力,促进成才方面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