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慕伊 《现代情报》2004,24(10):83-84
浦东新区图书馆自2001年开馆以来,数字图书馆一期项目奠定了信息化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二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对其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的具体设想,描绘了新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蓝图。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数字图书馆也在现代网络环境下逐渐变得更为信息化。现代网络技术使数字图书馆建设更加数字化、共享化。笔者就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特点,对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信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信息的繁荣。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标引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引擎技术,并采用相关的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有效改善数字图书馆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资源融合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数字图书馆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网络信息资源融合程度。网络信息资源融合是网络技术发展到繁荣时期的历史必然要求,现代数字图书馆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信息本质性融合,达到网络信息资源完整、有机、系统。网络信息资源融合是一个新兴研究课题,涉及学科门类较多,综合性较强。本研究主要从数字图书馆定义、网络信息资源定义、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及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方法及服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会 《情报杂志》2005,24(9):65-66,69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支撑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在于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和服务模式。简述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介绍了数字Iti书馆信息资源组成,论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方法,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马忠庚  赵金海 《现代情报》2004,24(12):72-74
数字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发展与成熟。数字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网上文献信息中心。扩大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模式以网页为服务平台,数字文献信息为服务内容,多渠道配置信息资源,以网络传输数据,通过协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面向用户开展多层次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及构成要素已成为图书情报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及其技术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贾宏 《情报杂志》2006,25(2):39-41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数字图书馆迫切需要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组织、梳理和定位,并设置统一的入口,以达到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的目的,信息资源整合由此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构成入手,在概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4)
随着社会发展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的建设也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有效且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的建设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为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本文主要是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出发,对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情报科学》2006,24(6):843-846
信息资源共享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快速传播信息以及提升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有利条件,创造和实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更将有力的推动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率,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科技网络信息化及其服务,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就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而言,现代的服务手段和现代的服务设施,其服务的模式和理念,对图书工作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传统图书馆逐渐向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转变,服务内容和模式也在向信息化转变,服务方式已转向网络平台为主的信息化服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提供信息资源,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需求,网络信息服务是当今图书馆界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现状出发,围绕移动数字图书馆如何发展的问题展开论述,为广大读者描述了在新形势下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素、意义,重点描述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图书馆基本上以传统营运模式为主,数字化营运模式为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图书馆发展成以数字图书馆为主,传统图书馆为辅的局面是非常有可能的。而移动数字设备和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相结合,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图书馆开始广泛受到民众的关注。数字图书馆是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必然离不开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保驾护航。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包括网络资源建设以及硬件设备建设两个方面。网络资源建设及硬件设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提高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本,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设过程中既要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可靠性,又要尽量满足读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性需求。  相似文献   

13.
郭盛扬 《现代情报》2004,24(8):66-71
本文简述了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动态及对信息革命的影响,着重阐明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应对的策略是全面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我国图书馆的数字信息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消除数字鸿沟与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俊 《现代情报》2004,24(11):112-115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以及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而不均衡发展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随之逐步凸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填平数字鸿沟,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桥梁,加速中国信息化进程,弘扬中华文化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我们要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数字图书馆和数字资源的建设,以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从而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数字机遇。  相似文献   

15.
一种混合模式数字图书馆的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式数字图书馆的框架。该框架融合了对等网络、网络计算及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概念和技术。具有服务和资源利用率高、建设成本低、灵活及可伸缩等特点。具有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的许多基本特征。是数字图书馆模式方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李静云 《现代情报》2010,30(8):52-54,58
语义网络和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性已被业界所关注。语义网络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对其资源进行基于语义的标注,提供基于语义的资源浏览与检索;网格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整合分布、异构、自治的数字资源,获得资源透明调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信息化的进程将愈来愈广、愈来愈深。在这个过程中,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的一场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带之而来的数字信息越来越影响着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数字图书馆则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论述,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 1.信息化与数字图书馆 1.1 概念。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1)信息网络体系,它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信息资源数量的急剧增加,数字图书馆信息平台应运而生。脱离传统图书馆,建立数字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P2P技术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春梅  张银犬 《情报杂志》2008,27(4):125-127
结合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特征,采用P2P技术将分散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互联,形成分布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探索个人数字图书馆中数字资源的有效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们在对信息进行获取已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人们广泛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已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体,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如何更好的利用数字图书资源忆成为当前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从数字图书资源的种类入手,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资源的管理现状,并进一步对提高数字图书资源利用率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