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曾伯是南宋文武兼备的名臣,其自寿词相比于他寿词更有价值,其中渗透着隐逸与报国的矛盾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他的寿词受辛派词人辛弃疾的影响,但相比而言,李曾伯寿词以归隐和爱国矛盾心境作为其寿词的思想核心.辛弃疾寿词则凭借豪放的抗金复国的爱国风气而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欣赏朱敦儒词作时多重视其隐逸词及其审美价值,但是朱敦儒在南渡后初期的爱国词作同样也值得我们重视。时代的苦难和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使词人这一时期的作品一改往昔隐逸词的风格,其思想内容充满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家国之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李俊民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的后裔,在金末元初文坛的名望仅次于元好问。现存词69首。其中多为酬赠词和写景词。其词主要受到陶渊明等隐逸文人的影响,词人在其作品中多表现闲适放旷、高洁平和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4.
郑华萍 《文教资料》2012,(32):49-52
在陆游的145首词中,有58首涉及到江南意象,例如风景、人情、风物等。他的这些词风格恬淡闲远、清真飘逸,于"豪放"、"婉约"之中另立一格。本文试图通过对陆游词中的江南意象的分析来探索陆游隐逸词的形成原因和词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两宋《沁园春》词多达4百余首。通过对这些词作进行定量统计,我们发现其题材涉及祝颂、应酬、咏物、闺情、别离、咏史、咏怀、隐逸、爱国、节令、伤春、相思、怀古、羁旅等很多方面,其中表现祝颂、咏怀、交游酬和、隐逸等题材最多。而闺情、艳情类题材较少。这表明,两宋《沁园春》词已从过去那种表现闺阁、家庭、男女艳情、个人身世的感叹的传统题材中走了出来,更多表现社会、政治、人生,走向更为广阔的时代、人生、社会,在两宋词人手中,《沁园春》调已基本做到同诗文一样,成为可以自由抒情言志的一种词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不同视角观察南渡时期隐逸词,深入揭示那一特殊历史时期政治与隐逸词创作的密切关联,了解南渡志士的精神风貌,对南宋四名臣隐逸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四名臣的政治经历入手,细细分析四名臣各自的隐逸词创作,在总结隐逸词个性的同时,关注四名臣作为一个整体的内部共性,以及他们的隐逸词整体风貌在南渡隐逸词坛上的夺目个性。文章最后落脚于四名臣隐逸词特殊的政治烙印。  相似文献   

7.
极具特色的文人渔父词,是中国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隐逸文化一个突出的"热点".中唐词人张志和5首<渔父>开渔父词创作先河后,渔父词便倍受文人士大夫的青昧,代代吟唱,绵绵不绝,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高潮.文章以两宋文人渔父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成、勃兴的原因,并通过这些渔父词及其渔父形象,透视在两宋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立身处世行为和各种各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8.
叶梦得前期崇尚陶渊明,展现隐逸情怀,追求精神自由,词风闲适旷达;后期推尊谢安,抒发爱国热忱,渴望建功立业,词风转为豪放雄杰。历史的巨变促成了叶氏词风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正是南北宋词风转变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刘辰翁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其有三百五十四首《须溪词》传世,在这些词作中一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八个叠音词,计三百五十九次。这些叠音词在词性和语法功能上极具特色,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试谈唐宋闲逸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闲逸词与豪放词、婉约词、风雅词不同,它不是一种流派,也不是某一、二位词人的专长,这类词散见于各家各派的作品之中.从主题和内容上看,闲逸词主要是写隐逸生活,或表达对世俗的厌倦,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闲适词,也被称之为渔隐词或隐逸词.这类词兴起于中晚唐,北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南宋时期盛行于词坛,其发展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1.
刘克庄是我国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虽然他的诗作远远多于词作,但人们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词作,尤其是关心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这一类词。历来认为他是南宋继辛弃疾之后的又一位爱国词人,词作主调是爱国的,激情高昂,风格豪壮。事实上,受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影响,他的前期词作壮怀激扬,志深意长,而后期词作则低吟消沉,遁迹避世。  相似文献   

12.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对宋南渡时期词作中的爱国热情和对家国的忧患意识进行了分析,指出时代变化对词体的影响,宋南渡时期的词扩大了表现的范围,也见出文人士大夫对家国的责任,是爱国文学作品中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蒋捷家世考     
南宋词人蒋捷,名列“宋末四大家”,词名胜极一时,惜今人对之研究寥寥。本文对蒋捷家世做出一一考证。并 梳理出蒋氏家谱。  相似文献   

15.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著名词人,目前对后村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爱国时政词,对其词风则基本定性为豪放排宕。通过对刘克庄花卉鸟兽词咏物词中"物"、"我"关系以及"我"的感情的分析,说明后村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宋末四大家词人之一的蒋捷,认为其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下,凭着自己敏锐的词心和对前人的学习,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词作,与南宋雅词大异其趣,呈现出鲜明的散曲特点,为当时的词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7.
陈东是宋代丹阳籍爱国太学生,他的《上钦、高宗八书》是对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时政、军事问题全面、精辟、系统的分析总结,所论皆有的放矢、高屋建瓴,显示了陈东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忠义恺切的文风,也体现了陈东“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李纲是南宋抗金名臣,以忠诚义气炳然史册。他著述甚富,诗文留存也较多。建炎二年,他被谪移万安军,于是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海南之行。虽然路途艰难,所经之地也多荒绝之乡,但李纲却以平静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一折磨。他一路上作诗近百首,绝少悲怨之气,却多忧国之泪,呈现出雄健光明的风格面貌。李纲诗歌的忧国情怀与刚健之气开启了南宋爱国文学的先声,成为南宋文学的最强音,有力推进了南宋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著作丰富,今留存诗歌约九千三百首。在这近万首题材广阔、风格各异的诗篇中,流传最广、质量最高,最能代表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的是那些爱国诗篇。陆游以诗歌为武器,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投降主义;同情人民疾苦等几个方面在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爱国主义以特殊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苏婷 《襄樊学院学报》2014,35(10):67-70
辛弃疾是两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留下词作629首,其中有题序的535首,数量为两宋之最。他写下如此多的有题序的词,究其原因,既是顺应题序的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其个性气质的外化体现,还与他想要实现的政治抱负分不开。稼轩词题序的交际功能集中体现在祝颂词和交游词上,其中祝颂词题序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表达友情和交流思想,交游词题序的交际功能具体表现为切磋词艺、逞才角技以及交友娱乐和宴饮酬赠。稼轩词题序的交际功能有着帮助受众准确理解词意和了解词人行藏出处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