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凤祥 《出版参考》2015,(12):11-12
古籍影印使我国珍稀古籍一变十,十变百,化身千万,通过影印促进了我国古籍的广泛传播和利用,影印古籍特别是在我国的文化界、学术界受到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随着我国古籍影印技术的发展,古籍影印出版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我国古籍影印出版的质量,是影印人员和编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影印是古籍整理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排印的整理方式,影印有着短平快的优势:短,指出版周期相对较短,只要选定底本,就可以很快地出版出来;平,对编辑加工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快,其印数有限,销售周期较短,又因定价较高,收益快. 近几年,大多数古籍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方面均有系统的规划.而这当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具代表性,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影印出版作为其最主要的出版模块,形成了大中小、远中近的系统规划.非古籍专业出版社中,大象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方面,也颇有规划.大象出版社以晚清民国文献的影印出版为重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则在海外中文文献的影响方面,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古籍影印是古籍整理与出版的重要方式,也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而古籍的出版是传统学术研究的基础与保障,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成立(1979年)以来,几代出版人始终以学术界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进而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己任,践行着"揭示文献,嘉惠学林,传承文明"的追求与梦想,用影印出版的24000多种文献,搭建起历史文献与当代学者之间的桥梁,使珍贵的历史文献得以化身千百,重焕新生。  相似文献   

4.
古籍出版     
《现代出版》2013,(2):71-71
当今的古籍出版,主要为排印和影印两种形式。所谓古籍排印,就是对古籍进行整理后重新排版印刷出版。这种方式偏重于对古籍文献信息内容的再现,因此往往会加入后人的点校、笺注或翻译等新内容。但也正是由于加入了较多的人为加工,使得排印古籍难免会出现错误,也不适合作为专业学者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古籍影印则偏重于古籍本身的复现,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古籍影印图书尤其是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在国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无疑是这个领域的翘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始于1996年出版的《二十四史订补》.1998年,历时十年的大型综合性古籍丛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部出齐.1999年《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的编辑出版,标志着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步入了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编辑出版古籍影印图书的工作实践,介绍了该类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流程、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如何发现文献的出版价值、如何挖掘优秀的选题;如何通过对文献的编辑整理保证图书的学术价值;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持古籍的原貌,提高图书的品质等.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籍中,古籍翻印是民国出版业一个重要的出版现象.这一时期的出版家利用新式印刷技术或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影印、排印、刻印了大量古籍,代表者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古今图书集成》、《嘉业堂丛书》等,皆为卷帙浩繁的皇皇巨制,使珍贵古籍化身千万,保存文献,嘉惠学术,为功甚巨.民国古籍出版的成就,书写了民国出版史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籍在美国的流散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美国图书馆收藏中国古籍文献途径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中国珍稀古籍文献在美国20余家图书馆、博物馆的收藏与分布概况,提出回归古籍要有区别和选择、避免采取竞买方式、采取协商转让收购原物、珍稀善本影印出版、中美合作携手再造以及古籍数字化等多种古籍文献回归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编古籍丛书(下简称新编丛书)是将古籍以类相从,按照今天学术分科特点重新组合,以影印方式出版的丛书.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发展越发迅速.除了普通读者较为熟悉的点校本等古籍整理方法,新编丛书已经成为了当今古籍整理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开始重视这项工作.据笔者粗略统计,2011年全国共计出版新编丛书近40种,涵盖古籍子目3000余种,占本年古籍整理出版的比重相当大,为文史学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参考文献,功不可没.下面按照当下学术分科特点,将其厘为史籍史料、传记文献、书目版本、文学艺术、方志地理、哲学宗教、金石文献和综合文献8类,分别梳理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历史脉络,概述了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等机构民国文献影印的出版概况,从选题、开发和出版形式等角度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现状进行述评,总结出版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整理和出版民国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查明昊 《出版参考》2012,(36):15-16
影印是古籍整理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排印的整理方式,影印有着短平快的优势:短,指出版周期相对较短,只要选定底本,就可以很快地出版出来;平,对编辑加工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快,其印数有限,销售周期较短,又因定价较高,收益快。近几年,大多数古籍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方面均有系统的规划。而这当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具代表性,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影印出版作为其最主要的出版模块,形成了大中小、远中近的系统规划。非古籍专业出版社中,大  相似文献   

12.
对2011年8月影印出版的《景德镇陶瓷古籍文献精粹》中所登载的《陶记》、《陶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四部陶瓷古籍的版本流传、作者情况和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史料价值进行了考究。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影印古籍建库的实践,对影印古籍析出文献及CNMARC格式著录、析出文献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析出文献用《中图法》及"四库法"共同进行分类标引;对析出文献进行主题标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国家图书馆将于2007年11月6日-12日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举办"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印出版成果展"。届时,改革开放以来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为底本影印的图书将全部展出。《中华再造善本》一期工程出版成果也将在这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130-133
就基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提出引入“寄存制度”,改善珍贵古籍的保护条件;突出珍贵地方史料的保护,将民国早期文献定为古籍四级,同时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出版,有利于地方珍贵史料的抢救和保护以及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古籍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影印《四库全书》系列书目数据库的规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阁 《图书馆论坛》2007,27(4):8-10
文章就影印古籍《四库全书》系列书目数据库建设,谈我国古代个人名称标目和古籍文献题名规范控制,并指出“国家图书馆名称规范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出版策略问题是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的成功案例总结出我国古籍电子文献出版应坚持市场化和公益化运作互为补充、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彼此促进、从古籍保护到智能化分析延伸的基本策略。这些策略对引导我国古籍电子文献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籍保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简要介绍古籍直接保护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古籍间接保护的几种新方法,即缩微复制、影印出版、电子扫描和光盘存储,此外,还提出了“古籍保护之保护”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做好地方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是当今地方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桂林图书馆整理出版地方古籍文献的实践表明:图书馆作为地方古籍文献重要的收藏机构,开展整理出版地方古籍文献的工作,有助于地方文化的建设,也有助于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展保护和抢救古籍文献的行动对于大型图书馆来说责无旁贷,古籍回归事业与图书馆也不无关系。图书馆应利用国际图联大会等多种渠道,与外国图书馆积极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并组织、策划文献交换、古籍影印、珍本再造、古籍资源数字化等合作交流活动,担当起助力古籍回归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