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民国文献影印出版机构、出版内容以及文献类型几个方面,概述2000年以来民国文献出版的现状,总结其出版特点,并指出民国文献影印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出版机构分布过于集中、出版选题相似或雷同,出版形式规模过大,出版文献类型不平衡,以及索引编制重视程度不够,电子版本开发缺失等问题。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民国文献影印出版的建议:加强地方出版机构对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出版;研发影印版民国文献目录检索系统,避免重复出版;建立民国文献资源调配与出版共享机制;采用整套和分卷出版相结合的形式,解决图书馆资源建设难题;鼓励电子版本的制作和共享,加速出版物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历史线条回顾上海地区民国文献出版的现状,总结数字化整理的基本情况,指出上海地区民国文献整理出现的纸质出版弱化,数字化开发几乎由上海图书馆一馆支撑的问题,提出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强化出版支持,提振上海的出版地位;多馆共建,共同加强数字化开发力度;影印出版和数据库开发相互借力,加快民国文献整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京图书馆积极组织实施民国文献保护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如提升书库保管条件、积极引进影印本和数字资源以替代和保护原本、开展民国文献缩微工作、加快民国文献数字化进程等,并通过影印、编撰整理、建设数据库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成果,纸张酸化研究和文献展览是该馆民国文献保护与宣传推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籍中,古籍翻印是民国出版业一个重要的出版现象.这一时期的出版家利用新式印刷技术或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影印、排印、刻印了大量古籍,代表者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古今图书集成》、《嘉业堂丛书》等,皆为卷帙浩繁的皇皇巨制,使珍贵古籍化身千万,保存文献,嘉惠学术,为功甚巨.民国古籍出版的成就,书写了民国出版史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梳理总结20多年来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的影印出版过程,为相关史料的影印出版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对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的纸质原版、数字出版和目录出版三种出版形态影印出版的基本情况、特点、编排体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从影印内容、史料整理、史料影印三个方面总结出版经验,指出出版过程中存在原始出版物过于分散、影印版本打乱出版物原有体系、宣传推广不够、地图影印失真等问题,对今后进一步整理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影印出版提出建议:补充出版缺少的内容,翻译出版英文原件,原比例再版地图,开展专题出版,探索数字出版等。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曾被誉为"盛世工程图书长城"的国家出版基金大型出版项目《民国史料丛刊续编》近日由大象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是在已出版的《民国史料丛刊》(全1128册)基础上增补编辑的另一套大型文献丛书,精选民国时期史事文献类纸质出版物2300余种,以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分类编排影印,另附1册总目提要,共成书1140册,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7.
段晓林 《图书馆》2017,(11):56-60
文章运用累积80%法,并通过对2000年以来影印版民国文献出版情况的实际数据分析,测定出8家核心出版社,进一步分析各核心出版社在出版内容上的特色和重点,总结民国文献出版的共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图书馆采购影印版民国文献以及出版社对民国文献的进一步整理出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11,19(3):100-104
民国时期出版书目为研究民国出版机构重要的原始史料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20册《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为出版书目第一次大规模结集。本文论述了出版书目四方面的史料价值:第一,补充《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资料之不足;第二,有助于对民国时期出版机构进行多方位研究;第三,汇集了民国时期第一手图书发行和书价史料;第四,提供了营业推广方面的经营史料。《汇编》的出版将有力推动民国出版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主要从民国文献的保护观念、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民国文献的脱酸、民国文献的修复、民国文献的影印、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古籍出版     
《现代出版》2013,(2):71-71
当今的古籍出版,主要为排印和影印两种形式。所谓古籍排印,就是对古籍进行整理后重新排版印刷出版。这种方式偏重于对古籍文献信息内容的再现,因此往往会加入后人的点校、笺注或翻译等新内容。但也正是由于加入了较多的人为加工,使得排印古籍难免会出现错误,也不适合作为专业学者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古籍影印则偏重于古籍本身的复现,通  相似文献   

11.
影印是古籍整理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排印的整理方式,影印有着短平快的优势:短,指出版周期相对较短,只要选定底本,就可以很快地出版出来;平,对编辑加工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快,其印数有限,销售周期较短,又因定价较高,收益快. 近几年,大多数古籍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方面均有系统的规划.而这当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具代表性,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影印出版作为其最主要的出版模块,形成了大中小、远中近的系统规划.非古籍专业出版社中,大象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方面,也颇有规划.大象出版社以晚清民国文献的影印出版为重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则在海外中文文献的影响方面,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79年成立,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改为现名。本社是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中央级出版社。2009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首次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定为一级出版社,并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本社的专业出版特色:一是整理影印中文古籍和民国文献等各种稀见历史文献;二是编辑出版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等著译作;三是仿真制作线装等艺术特藏图书。此外还编辑出版书目  相似文献   

13.
论文结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初步探讨了古旧地方文献影印出版的意义、关键环节,并谈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编辑出版古籍影印图书的工作实践,介绍了该类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流程、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如何发现文献的出版价值、如何挖掘优秀的选题;如何通过对文献的编辑整理保证图书的学术价值;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持古籍的原貌,提高图书的品质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详细统计1980—2015年湖北地区民国文献出版物的基础上,指出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呈现编纂主体与选题的多样性、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专题性、密切配合社会形势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编纂类型与文献来源不平衡、编纂主题与学科范围不平衡、编纂题材地域分布不平衡、传统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不平衡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民国文献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其馆藏情况、保护个案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民国文献破损过程的复杂性,对基于其破损因素的保护方法值得深入考察。本文从中文期刊论文角度对民国文献保护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民国文献降解破损因素与保护方法。通过对期刊论文的发布年份、核心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分布的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扎根于各大图书馆和高校,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民国文献保护制度、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方法。其中,原生性保护聚焦于文献本身,通过改善保存环境、脱酸处理和修复工作来避免或减缓内外因素导致的文献纸张纤维的老化与降解,使其保存寿命得以延长。再生性保护通过缩微技术、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技术来减少文献原本流通带来的继续破损,以达到民国文献保护和加强利用的目的。民国文献破损原因复杂,科学高效保护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民国文献的深层次与多方位科技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查明昊 《出版参考》2012,(36):15-16
影印是古籍整理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排印的整理方式,影印有着短平快的优势:短,指出版周期相对较短,只要选定底本,就可以很快地出版出来;平,对编辑加工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快,其印数有限,销售周期较短,又因定价较高,收益快。近几年,大多数古籍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方面均有系统的规划。而这当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具代表性,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影印出版作为其最主要的出版模块,形成了大中小、远中近的系统规划。非古籍专业出版社中,大  相似文献   

18.
民国档案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1949年以来,民国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整理出版也逐渐走向繁荣.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民国档案出版状况和特征,由此勾勒民国档案整理出版的概貌.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吴永贵教授等的新著《民国年度出版时评史料辑编》,系国内首部以出版时评为内容的专题民国出版史料汇编,体现了视角独特、史料丰赡、收录客观、内容宏富的特点,其出版有助于开拓与深化出版史研究,为学界提供珍贵的历史文献,亦为现代出版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倪俊明 《图书馆论坛》2007,27(6):79-81,280
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多项古旧地方文献影印出版项目的基础上,分析其具有整理模式的多元性、整理队伍的开放性、整理内容的系统性和整理与征集、研究的一体性等特点,以及对继承明清以来广东汇刻乡邦文献的传统、广播岭南文化精髓、实现古籍文献的“再生性”保护和推动图书馆自觉践行“信息自由”理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