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传媒》2012,(9):9
正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要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真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方针政策,为报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大显身手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
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战略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要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真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方针政策,为报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大显身手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而成功地打造一个品牌离不开传媒影响力。传媒影响力对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在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很好地整合媒介资源,有效地利用传媒,充分发挥传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而成功地打造一个品牌离不开传媒影响力。传媒影响力对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是把双刃剑。在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很好地整合媒介资源,有效地利用传媒,充分发挥传媒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编辑应自觉参与新闻出版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充分表明,发展文化产业不仅纳入了国  相似文献   

6.
姜军 《传媒》2012,(9):12-13
正不久前刚刚公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增加值320.2亿元,利润总额98.6亿元,且这三个数字较前一年度均有所提高。我们不能因为数据就盲目乐观,但至少我们应该相信报业仍处在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从宏观上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谓支柱性产业,即要占到GDP的5%~6%,而新闻出版在文化产业中占了70%左右的比重。可见,置身其间的报业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其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如若成为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增加值须占到该国同期GDP的5%以上。也就是说,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法律规范的欠缺
  (一)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超20%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国家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基于2012年新闻出版统计年报数据.报告的基础数据采集的时段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一、综述 2012年,新闻出版业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快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1.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2011年增加2066.7亿元,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2011年增加595.3亿元,增长14.8%.表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总体要求下,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0.
信息·数字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  相似文献   

11.
信息·数字     
加快发展广播影视产业2012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十二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将其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坚实基础。《规划》在文化产业部分强调要加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广播影视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广播影视知名品牌,实施一批广播影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将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引擎地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重大作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历程中面临着如何进行路径选择的问题。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柯维 《中国编辑》2012,(4):9-11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从《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新闻出版产业继续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出版品种数量持续增长,主流出版物持续畅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媒体新业态亮点纷呈,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加速;走出去战略成效明显,民营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莉 《新闻采编》2012,(2):42-43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广播电视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广播电视是多元的,正在经历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成为国家目标,这对忙于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纸媒意味着什么?抓住机遇进军非报刊文化产业,经营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一、新机遇之窗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行业增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必须"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  相似文献   

17.
秦天 《青年记者》2017,(21):71-7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①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做大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②的目标任务,文化品牌建设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下,走品牌化建设之路,是企业赢得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也必定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凌 《中国出版》2012,(11):41-42
"云数据库"、"云管理"的概念正在信息资源日益繁芜的诸多行业中衍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新闻出版产业建设及发展管理中,搭建一个能够统揽出版全局的数据库系统,是新闻出版人的愿景,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这个系统网络平台,出版者可以合理配置自己的出版资源,了解权威的产业发展动态;管理者可  相似文献   

19.
书情书讯     
杨嘉 《出版参考》2010,(15):21-21
7月26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新闻出版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部门和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吴迪 《新闻世界》2014,(8):401-402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如何有效的进行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成为深受人们关注的话题,这就要在引进高新技术的同时,紧密结合文化生产的自身规律进行科技传播。本文以新媒体为研究背景,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业的科技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