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媒体的话语空间面临“收窄”,都市报应在话语体系、媒体定位、平台升级等三方面加快转型,才能求变图存,再次迎来新时代的辉煌. 经过20年的发展,都市报已经成为与党报、新媒体“三足鼎立”的主流媒体.到了现在新的时代,中国社会和中国媒体都在转型.今天的中国都市报,又重新面临着“话语空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颠覆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如何创新政务报道形式,将“硬内容”与“软传播”结合,契合融媒体时代受众阅读方式,从“一专”向“多能”转型发展,成为党报文字记者实现业务突破的必经之路。2021年四季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策划推出大型系列访谈报道《破冰与突围·县(市、区)委书记全媒体纵横谈》(简称“纵横谈”)。系列访谈期间,湖北日报记者创新音视频、图文等多媒体表达方式,根据报纸、新媒体平台的不同特点制作编排,取得突破性宣传效果。本文结合笔者此次参与武汉市区委书记访谈的经验,就文字记者如何在全媒体访谈报道中探索转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新型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媒体的转型,为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媒体技术造成了冲击,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迎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为传统媒体的融合带来了多个方面的发展机遇,使得传统媒体的融合迫在眉睫。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转型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殷航  王雅铄 《青年记者》2016,(20):11-12
“+互联网”与“互联网+” 作为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手段把线下的生意做到线上去.①“互联网+”可理解为“互联网+传统行业”,传统媒体会融入到除互联网之外的多种产业.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基因不同,前者具有颠覆性,而后者则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更多专注于传统技术的运营和传播.真正的媒体融合是不同生存空间的大转换,从现实世界向网络空间的大迁徙,是用户群和影响力.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互联网+”而非“+互联网”,意将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转型的平台并与之深度融合,不是忽略传统媒体的作用,更多是希望用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来倒逼传统媒体产业革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惠蓉 《编辑之友》2016,(11):54-57
当前,传媒环境正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互联网基因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电视媒体,而传统的融合方式是将电视内容一成不变地搬到网上,或成立几家新媒体公司,甚至将跨媒体间的新媒体业务剥离出来组建新媒体集团,实践证明这些都不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方式.真正的媒体融合,应是以“TV+”理念来实现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和催化电视媒体在各种相关要素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电视媒体为逻辑基础,创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尤其是移动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被重新定义,媒体格局也发生着深刻变革。本文从新媒体的开办主体、终端平台、内容信息、技术手段等角度分析、探究,彰显出新媒体在2016年全国“两会”宣传报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无论是互联网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人都认为内容是稀缺的,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人认为稀缺内容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核心,但是结果迥异的是,互联网媒体不仅在经营上而且在内容上不断攻城略地,而传统媒体却在不断丢失城池,背后的原因何在呢?互联网媒体采取的是“先互联网平台后内容”的发展逻辑。互联网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技术基因”,本身就是高科技公司。其优势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朱广盛 《传媒》2014,(5):39-41
正近年来,在传媒界,媒体转型可算是一个热词。大家关心转型、讨论转型,却难以找到转型的新模式。实际上,转型的过程就是打破旧有的秩序,淘汰落后的产能,形成新的媒体生态。就报纸副刊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新阵地,副刊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尽快掌握新平台的主动权,才不会被边缘化。而平台多元化、融合互动化、内容产业化也许正是报纸副刊全媒体转型的应有之义。副刊平台多元化在政策、受众、技术、竞争诸多变量的影响下,报纸副刊的平台转型已经响起了阵阵春雷。报纸副刊的  相似文献   

9.
刘宗奎 《青年记者》2016,(26):102-103
当前,报纸媒体均在进行全面的转型探索,一是向线上媒体发展,创办各种网络媒体,如移动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二是向多元化发展,拉长产业链;三是产业与资本相融合等等.在线上媒体的探索中,部分报社创办的新媒体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商业模式有待探索.这基本是报界的普遍现象:创办的新媒体有一定影响力,但影响力未能转化为经济回报,报社的收入还是以传统的业务为主.在报纸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原来的经营根基,不能只强调转型,导致融合转型还未成功,而发展的原动力也消失了.因此,在发展融媒体转型的同时,必须思考如何“固本”.  相似文献   

10.
孙宁 《视听界》2014,(4):61-62
湖南卫视的“芒果独播战略”吹响了传统电视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冲锋号。本文总结了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四种模式:独立发展的传统电视媒体、独立发展的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联合新媒体、传统电视媒体相联合的新媒体,并对四种模式的适合对象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新闻人而言,现在已不是怎样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锦上添花的问题,而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实现“适者生存”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生产和传播链条被重新组合,早期“+互联网”的努力在没有内容价值作为支撑的情况下,收效甚微;“互联网+”所代表的互联网思维得到广泛认同,但思维方式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却不像谈论概念那样容易.事实上,传统媒体完全融入网络的尝试鲜见成功范例.于是,“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论断被重新确认,因为诸如“两微一端”之类的出口再多,也难以带来实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果内容的价值得到认可,便可以通过网站转载、自媒体分享形成二次传播,收获病毒式传播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质内容本身就是媒体.  相似文献   

12.
林秀敏 《青年记者》2017,(32):53-54
为了促进媒体融合,各媒体集团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创新方式.“从整合到融合需要一个过程.最初,用行政的方式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集中起来,但是最终达到机制融合、思想融合、利益融合,非常艰难.”①媒体融合最终效果如何?关键是什么?我们不妨研究一下国内外媒体的转型案例. 优质内容是传统外媒的“生命线” 西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一部分曾闻名于世的传统媒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一部分正在努力地转型.其中,《纽约时报》是最早向新媒体转型并获得成功的媒体.从1996年开始,《纽约时报》的网站就从其报纸的电子版不断发展成独立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数字化浪潮中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13):47-52
本文通过基于内容导向的媒体平台战略与基于内容聚合、用户关系为导向的平台型媒体战略,来探讨移动互联网逻辑下媒体转型的进路。内容传播平台的搭建是是媒体发展的传统策略。在"用户+入口+场景"的移动互联网逻辑下,平台型媒体战略以其开放性、聚合性代表了媒体发展的方向。以内容生产见长的传统媒体,可以针对"短板"借力优势平台型媒体,以合作促竞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传统媒体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纷纷把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作为主要路径.本文认为,要进行有效融合,关键是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文章从挑战与机遇、内容与产品、平台与渠道、机制与体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地方广电媒体需要积极吸收互联网的开放、互动、共享等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全面创新业务流程,通过加快台网一体化改造等步伐,着力建设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新型竞争力主流媒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周晓鹏 《传媒》2016,(4):22-24
在过去的几年间,如同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阿里巴巴重新定义了B2C,倏忽而至的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不仅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媒体内容组织、生产分发的方式. 正因如此,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市场上涌现出太多有关“新媒体”的探讨与争论,充斥着太多有关“新媒体”的概念与提法.这些概念往往听起来玄之又玄,但仔细咂摸却又索然无味、未及根本.作为一名新媒体行业的从业者与实践者,笔者个人更加倾向于从媒体不断的“自我定义”与“自我颠覆”的角度解读“新媒体是什么”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的移动互联网风靡全球。现如今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微博、微信、QQ、短视频等一系列新媒体形态的高速普及和蓬勃发展,这也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媒体融合时代”。面对媒体融合的高速发展,人们积极投入到使用新媒体的浪潮中,并乐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新媒体融合在一起。新闻媒体作为媒体融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新闻编辑方式,提升自身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文章首先阐述了媒体融合的含义,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及转型的作用,最后阐述新闻编辑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广告收入下降、受众流失、销量锐减等种种原因迫使它们纷纷开始着手转型事宜,但是真正成功的少之又少.只有认清自身的短板,吸取对方的长处,传统媒体才能在转战互联网的过程中真正匹敌新媒体,赢回受众.  相似文献   

18.
武怡华 《传媒》2016,(15):70-71
在媒体融合时代,新旧媒体产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广电媒体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点;二是在信息飞速传播的背景下,城市广电媒体区域资源优势不再突出;三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广电媒体难以从“视民服务”转型为“网民服务”。近两年来,传统城市广电媒体积极尝试制播分离、打造新媒体平台等方式逐步转型,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需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周奕 《青年记者》2017,(27):66-67
纸媒“再发展空间”需厘清两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传统纸媒面临着生存危机,纷纷转型求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纸媒已经开始考虑“再发展空间”,逐步实施转型战略.但是转型之前,必须厘清以下两大问题: 1.纸媒是否会被新媒体取代 新媒体成为媒体市场的主角已是大势所趋,纸媒是否会被新媒体取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纸媒消亡论已在西方出现,有国外学者对美国报纸的前景作出预测,认为将在2043年消失.  相似文献   

20.
短视频凭借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即时性和社交性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新型的传播媒介样式。作为广电媒体进行媒介融合转型的重要尝试,“四川观察”凭借更加年轻化、多元化的内容和渠道迅速“出圈”,成为传统广电媒体向短视频媒介进行“网红化”转型的“经典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