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提问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会问。  相似文献   

2.
金菊芳 《考试周刊》2010,(30):88-88
曾记得有位文学家说过:"要让学生像野草一样自由地生长。"我们要让学生像野草一样自由地生长,就必须还学生思维的自由,让他们的智力得到最大的开发;还学生表达的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还学生心灵的自由,让他们的智慧得到发展;还学生体验的自由,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  相似文献   

3.
数学中的主体教育是学生的广泛参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己,发展自我;只有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才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一、让学生有参与自由表达的机会
  实践证明,多提供一些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一点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的气氛便会活跃,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摆脱定势的束缚,独创性和聪明才智会得到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成 《成人教育》2006,(5):75-76
要提高职校学生的自理能力,关键是教师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更广的空间、更多的机会,以充分展现其自主能动性和自我实践能力,从而挖掘他们无限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其实,小学生是最喜欢表达的,但由于我们的作文给了学生们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规范和要求,使得他们的童真不敢释放了,他们的童言变得谨慎了。要真正治好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关键是要让他们有话敢说,有话可写。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机会,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我口抒我心,我  相似文献   

6.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把“读”的时间让给学生;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再次是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7.
沈建梅 《广西教育》2014,(41):11-11
正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伸展,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摈弃以往那种刻板、固化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小主人的地位,尽可能地赋予学生独立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数学活动变得活泼而富有张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矛盾的地方,合适的处理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而不合理的选择则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抹杀他们自由发展的机会,降低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因而我们在处理这些矛盾时要有充足的智慧,要审时度势,要有所取舍,让课堂因为这些抉择而更加深入、自然、高效.  相似文献   

9.
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在班级中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部是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具体说来,班主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全命题作文。即使命题,也尽量选择半命题.让学生思维能够自由驰骋,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最高水平,而且给了.他们多方面选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暮就能达到的,要经过多方面的,循序渐进的一个长期的过程. 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要从听、说、开始并加以想象,要在学生说话时有一个想象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说话时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消除心理上的害羞、怯懦等不良情绪,在语文课教学中,应当适当地给学生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并且和老师交流,提高他们说话的勇气,同时有意识地丰富他们的词汇.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展示,从而激活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呼声,引导学生做好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生活现实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新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才能提高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4.
每个学生都与众不同,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还要多关注他们之间的不同个性,教会他们如何做"真"人,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能自由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自由快乐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几个方面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学习:适时转变角色、态度和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知识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发展必须要有自由而宽容的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所谓宽容,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见解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学生消除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获得创造的环境,从而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前提是教…  相似文献   

16.
在倡导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教师特别要注意给学生创造探索研究的机会,让他们拥有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试一试,这对于他们自身能力的培养、科学意识的形成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支撑下,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让他们感觉"自由",给他们一片天空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8.
骆娇丽 《广东教育》2007,(12):85-85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为唯一的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作文的训练.因此,他们心中的许多想说的话没有机会说,想写的内容没有机会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想说、不想写了.所以,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就应该适时为学生提供一片自由翱翔的的天空,让他们尽情的写.  相似文献   

19.
现行英语教材的一大特点是交际性强,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欲望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发展,就必须要有自由而宽容的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他们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所谓宽容,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见解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学生消除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获得创造的环境,从而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前提是教师必须有创造…  相似文献   

20.
智斗大灰狼     
施晨丰 《新作文》2010,(1):14-15
“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一种感受和一种感受交换就有两种感受。”因此,作为老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把感受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分享的机会。比如学生经历了一件事情之后,就要及时让他们畅谈感受。然后写出来,进行讲评或将写话贴在学习园地中,让孩子们自由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