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6—1997年,对大陈岛药用海藻资源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陈岛有药用海藻17科,23属,46种,其中绿藻3科,4属,10种;褐藻4科,5属,11种;红藻10科,14属,25种。  相似文献   

2.
1996-1997年,对大陈岛药用无脊椎动物资源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陈岛药用无脊椎动物43科,53属,59种,其中腔肠动物门6科,6属,6种;环节动物门1科,2属,2种;软体动物门17科,22属,28种;节肢动物门11科,15属,15种;苔藓动物门1科,1属,1种;棘皮动物门7科,7属,7种。  相似文献   

3.
1996—1997年,对大陈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资源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陈岛潮间带有软体动物31科,52属,73种,其中多板纲4科,5属,5种;腹足纲22科,30属,44种;瓣鳃纲5科,17属,24种.  相似文献   

4.
1996年至1997年,对大陈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大陈岛潮间带有软体动物3纲,31科,52属,73种。就区系组成来看,我国沿海广温广布性种类有33种,占总数的45.2%;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的亚热带种有33种,占45.2%;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的暖温带种有5种,占6.8%;此外,分布于黄渤海区的冷水性种和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性种各一种,分别占1.4%。  相似文献   

5.
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维度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要使这些差异较大的话语体系进行对话和交流,就需要构建公共话语体系。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公共话语体系的构建涉及五个方面的基本架构:中央和地方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意蕴;国家和社会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本体意蕴;理论和实践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意蕴;自然和人类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生态意蕴;代内和代际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承意蕴。  相似文献   

6.
大陈岛垦荒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大陈岛垦荒精神中德育资源的开发要遵循导向与主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典型与时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德育目标,在深入挖掘、提炼大陈岛垦荒精神中蕴含的使命担当、爱国情怀、敬业奉献、奋斗创新、乐观敢为、和合共进等德育资源要素基础上,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地方文化传承、弘扬城市精神等五个维度探讨大陈岛垦荒精神中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台州城市精神,在台州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塑以适应时代需要。在重塑的方位上表现为以新的政治站位提高其战略地位,以新的学术视野丰富其内涵,以新的现实样态拓展其外延等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建构四重逻辑,即以树立台州人民精神信仰为目标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理论逻辑,以厘清台州地域古今历史精神为脉络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历史逻辑,以反映和融入“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台州实践为基础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现实逻辑,以辉映浙江乃至全国地域精神为借鉴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比较逻辑。  相似文献   

8.
着重论述大陈岛森林公园现有旅游资源(即生物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提出开发利用海岛森林公园旅资源必须以海岛风光为主体,集大陈岛的传奇史迹为一体等新设想。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大陈岛岩岸固着生活10种蔓足类的动物区系和生态分布,着重论述了蔓足类在形态和生理上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本报道了广东湛江硇涯岛沿岸的经济海蕴22种,隶属20属14科;介绍了硇洲岛的自然及潮夕,对经济海藻的种类、生态分布、优势种和经济价值等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山风景区浮溪河水域藻类植物的采集、室内显微镜检分类方法对该水域的淡水藻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镜检过程中在所有样品中共记录到藻类植物112种(其中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5门42属。根据该水域藻类植物种群结构分析,知该水域中藻类植物群落属硅藻-蓝藻-绿藻-黄藻型。其中,硅藻在种类及数量上均占优势,有20属68种,占60.7%;蓝藻门,有11属21种,占18.7%;绿藻门,有9属16种,占14.3%;黄藻门1属4种,占3.6%;裸藻门,有2属3种,占2.7%。通过调查得知在沿河流自上而下采集的四个样品中,藻类的种类数以及植物体数量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受海拔、气候影响较大,因而各地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差别显著. 昭通市立体构造十分突出,属典型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立体气候特点决定了昭通市藻类分布的特殊性. 通过昭阳区的藻类植物采样和分类学鉴定工作,确定了蓝藻门5属共9种,黄藻门2属共2种,绿藻门9属共14种,硅藻门1属1种.  相似文献   

13.
闽东霍童溪淡水鱼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童溪淡水鱼类资源调查表明,该溪有淡水鱼54种,分属9目16科39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有3科25属3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64.81%;鲶形目有4科5属7种,占总种数的12.96%;鲈形目有3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5.56%;鳗鲡目有1科1属4种,占总种数的7.41%.中华倒刺鲤.大斑花鳅、黄尾鲴等种类.福建鱼类志尚未记录.在54种淡水鱼中常见种25种,占鱼类总种数的46.30%;稀有种5种,占9.26%;偶见种23种,占42.59%;琵琶鱼是外来种.霍童溪淡水鱼类以底栖生活种类和穴居生活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苔藓植物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苔藓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依据现有文献资料整理出山西省苔藓植物名录,现已知山西省苔藓植物43科111属265种(含11变种,2亚种),其中,藓类34科100属250种(含11变种,2亚种),苔类9科11属15种.  相似文献   

15.
对龙门石窟潜溪寺、宾阳南洞、药方洞、西方净土变龛四个洞窟内淡水藻类的主要类群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洞窟内的藻类包括蓝藻、绿藻、硅藻3个门中的6个科7个属,并对藻类的成因及其溶蚀岩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将为以后生物病害防治办法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02年5月、7~8月和2003年7月分三次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四条主沟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寨沟主要水体底栖无脊椎动物由4门、5纲、10目、30科、40属、45种组成。区系特点以昆虫纲种类最丰富,有31种.占总种数的68.89%,其次为腹足纲种类10种,占总种数的22.22%;甲壳纲和寡毛纲种类最少.各仅1种,各占总种数的2.22%;涡虫纲种类2种,占总种数的4.44%。分布以箭竹海、五花海、珍珠滩、犀牛海、老虎海及芦苇海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