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转型期体育娱乐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娱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体育娱乐文化经历了从体育娱乐文化被否定、被改造的时代,到体育娱乐文化被肯定、被张扬的时代.在这一进程中,可以看出中国转型期体育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从体育娱乐原罪化到体育娱乐合理化;从体育娱乐精英化到体育娱乐平民化;从体育娱乐政治化到体育娱乐商业化.  相似文献   

2.
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对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娱乐体育的娱乐功能及人文精神特征,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特征,养生体育的保健养生理论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练武体育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很多体育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存在于"百戏"中,体现了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体育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地考察法、献资料等方法,对土家族“撒尔嗬”的体育化特征与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撒尔嗬”是具有多种体育化特征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化,内涵丰富而复杂。本仅从体育视角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仅从健身体育、趣味娱乐体育、竞技体育角度进行开发利用,也必将在现代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传播的强力渗透下,体育被媒介化已成为现实。凯尔纳的媒体奇观为理论依据,并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和丹尼尔.戴扬等人的媒介事件理论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世界杯足球赛具体文本,解析了体育媒体奇观的形成,指出其表征为:影像消费、明星化、娱乐化、全民狂欢;对由此其造成的异化现象提出批评;并提出祛奇观化愿景:回归体育本质、重塑体育精神、注重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 ,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既是全球媒介娱乐化趋势的表现 ,同时又是体育新闻自身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制约着体育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制作方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应以传播体育文化为宗旨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避免庸俗化。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媒体已经将竞技体育媒介化、奇观化。分析了体育媒体奇观的形成,指出:体育媒体奇观只是现代体育的"拟态图景",对竞技体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违背了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助长了精英竞技体育的盛行;消解了竞技体育的精神本质;助推了竞技体育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些不仅严重地削弱了竞技体育的自主性,也直接导致对社会大众对体育精神误读和对体育责任的漠视。认为媒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归体育本质。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体育娱乐文化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考察中国当代体育娱乐文化的发展,可以知道,我们经历了从体育娱乐文化被否定、被改造的时代,到体育娱乐文化被肯定、被张扬的时代。在这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体育娱乐文化的转变,那就是从体育娱乐政治化到体育娱乐商业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回顾投壶的历史演进,得出:投壶起源于先秦的射礼,经历了先秦的初步娱乐化,两汉的进一步娱乐化,魏晋隋唐的全面娱乐化及宋明的过度娱乐化与"复礼"运动等发展阶段,至清末西方体育大量传入时式微.进一步分析投壶兴衰的文化与社会学原理,认为:育人与娱人功能的对立统一是左右投壶兴衰的内在文化因素;"中间阶层"是投壶兴衰的重要推动力量.最后得出当代启示:复兴传统体育须寻找传统体育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点;复兴传统体育可适度利用传统的礼文化因素;复兴传统体育应注重发挥中间阶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战争、宗教等因素及其娱乐、健身、竞技、民族和艺术性等特征,探析了发展临夏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的性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终身体育的思想将成为主流.实施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程的模式、课程的类型结构都要适应这些变化,使"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使体育教学的竞技化向健身化、娱乐化、兴趣化方面发展,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使学生获得终身锻炼及终身受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未来方向即进行体育文化重组,并论证了体育文化重组的时代特征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重组观念;坚持创新性,促进体育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创造有力条件,推进体育文化与科学技术重组等重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视角,选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个具有丰富多彩民俗节庆活动的传统节日,对其在岭南文化和齐鲁文化影响下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与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传统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产生流传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时令特征和地域文化性。随着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其多样性和特色日渐式微,文化趋同现象日益严重,社会教育功能也随之减弱。特定时间、特定场合所开展的传统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保证其核心价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应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鼓励并引导有创造性的良性改造,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政治哲学视角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自信的概念、我国体育存在的不自信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自信的意义,旨在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自信并为我国政治服务,促进我国体育的良性发展。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却存在着严重的体育不自信现象,这个问题制约着我国体育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提出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自信的意义:有利于坚定体育改革的信心;有利于凝聚力量建设体育事业;有利于弘扬体育精神和构建体育文化;有利于矫正崇洋心理等。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视野下休闲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体育备受关注,且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区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休闲体育的独特性、地域性、多功能性、依赖性、时代性等特征,并通过研究提出休闲体育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对区域文化视野下休闲体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看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方体育文化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功能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体育文化偏重“竞争”,而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体育文化的这些特点符合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及追求休闲体育的愿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可分为物质、行为和意识三个层次,并具有全面教育性、复杂性和独立时空性等特征。要以发展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为先导,加强体育行为文化的研究,加大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力度,实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人文的校园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文化的概念入手研究文化获得,指出体育是文化获得的重要途径。从英美体育文化、体育礼仪和中国人的体育价值观三个角度阐述了体育文化的特征,并以美国、日本和中国为例,分析了各自健身体育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具有独特休闲文化背景的城市体育文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总结了成都市休闲文化的特色,分析了休闲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差异、冲突和融合,指出了独特休闲文化背景下成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了成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体育地名不仅是地域方位的符号,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折射和活化石。探寻中国古代体育地名的文化渊源,挖掘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并由此分析它的现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及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古代体育地名渊源于武举体育活动、渔猎活动、军队体育活动、民间娱乐竞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器械、武士名称、王宫贵族观赏与竞技体育等七个方面,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发挥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文化联想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古代体育地名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