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力学的任务是回答物体做各种不同运动的原因,即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具体说需要处理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的力.解决动力学问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做好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弄清所给…  相似文献   

2.
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归纳这两类问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归纳这两类问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不论求解那一类问题,求解加速度是解题的桥梁和纽带,是顺利求解的关键.二、整体法、隔离法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  相似文献   

5.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并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计算问题———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是解力学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为掌握这种方法,在理解基本规律、知道基本思路的前提下,还要通过训练突破如下三关:一、分析作图关动力学的基本问题有两类:已知受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受力,不论是哪类问题,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所以正确地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直观地作出物体的受力图,必要时还要作运动草图,这是解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在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切忌主观臆断,避免例添加1或质漏量掉…  相似文献   

6.
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若一个物体参与了多个运动过程,有的过程只涉及运动和力的问题或只要求分析物体的动力学特点,则要用动力学方法求解;若某过程涉及到做功和能量转化问题,则要考虑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下面举例进行探究.例1如图1所示,一粗糙斜面AB与圆心角为37°的光滑圆弧BC相切,经过C点的切线方向水平.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1.25 m,斜面AB的长度为L=  相似文献   

8.
冯菊明 《中学理科》2007,(12):60-61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热学、电磁学中都有涉及.高考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只有两种情况:已知受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受力.对于在运动中两物体追击问题和一个物体两次不同受力情况,两次不同运动情况以及正交方向上一个物体受力变化的题目仍应予以重视,再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弹簧和实验问题这几年有所侧重,连接体问题亦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不仅在力学中,在热学、电磁学中都有涉及。高考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只有两种情况:已知受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受力。对于在运动中两物体追击问题和一个物体两次不同受力情况.两次不同运动情况,以及正交方向上一个物体受力变化的题目仍应予以重视,再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弹簧和实验问题这几年有所侧重,连接体问题亦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在“物体的运动”一章教学中,常会遇到有两运动物体的追赶问题,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较多,教学刊物上也有刊登,如“图象法”等.学生初接触时,感到较为棘手的原因在于这类问题中有两个研究对象.我们若能使其研究对象变为一个,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通常所遇的追赶问题是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问两物体能否相遇,何时能相遇,何时相距最远或最近等,具有相对性.教学时不妨用相对性原理,变二为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在动力学问题的解题中有两个基本的分析,一个是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一个是物体运动情况的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是物体运动情况分  相似文献   

12.
二.动力学普遍定理 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动力学问题是解动力学问题的又一种方法。动力学普遍定理是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也是正点,需要深入掌握。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动力学问题,可以不必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积分。求出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便可求出物体某瞬时的运动特征量。学习这些定理,一方面要对定理所涉及的那些物理量(如动量、冲量、动量矩、功、动能等)的物理意义及计算熟练掌  相似文献   

13.
理论力学研究三大部分内容: 静力学——研究物体平衡的一般规律。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而不涉及产生运动的原因。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和作用于物体上的力的关系。 现就第三部分动力学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动力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它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例如各种机器、机构、结构等的设计,航空和航天技术等,都要用到动力学知识。动力学研究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4.
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其受力决定的,也就是说,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与它的运动状态相适应.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已知力可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反之,已知运动情况也可求力.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必考内容之一.本文就此分类浅析.  相似文献   

15.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题目中,有两类基本问题需要处理,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处理前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有关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处理后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力.在运用牛顿定律具体求解时,要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注意隔离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要领,要…  相似文献   

16.
一、变质量物体的运动方程所谓变质量物体的运动问题,就是一个质量不断变化着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何运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用质点动力学的知识求得解答呢?我们知道质点动力学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相似文献   

17.
谭程 《广东教育》2014,(10):45-47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运动学问题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动力学问题时应明确以下要点:要点一、明确力与运动的关系.【要点归纳】在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应明确以下两个要点:1.建立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对力的概念更应明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传送带是力学问题中的一个经典模型,它能将物体的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功与能的关系、运动学图象与动力学图象等力学主干知识串在一起,衍生出经典的力学问题,备受高考关注.本文结合典型实例,分类解析传送带模型中常考的几类问题.1传送带上的动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基于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规律,从力与运动的角度对物体进行分析研究.对传送带上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关键是对摩擦力Ff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例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和b,已知ma=4kg,mb=1kg,若物体a以va=8m/s的速度向静止的物体b运动并与之碰撞.设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u=0.2,物体b从运动到最后停止共用时4s.求物体a从运动到静止共用了多长时间?(g取10m/s2)  相似文献   

20.
这一章讲授运动学的基本知识。运动学的知识既是力学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又是研究动力学的基础。这一章跟第一章一样都是基础性的。学生掌握了这两章知识,就为后面学习动力学知识作好了准备,运动学的任务是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回答物体是怎样运动的问题。要知道物体是怎样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