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代先后有数位藩王分封于河南。最初藩王均拥有一定数量的护卫,负责保护藩王的安全并协助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但这些护卫常常依仗藩王的特殊身份寻衅滋事,为患地方。削藩以后,多数藩王的护卫被裁撤,少数未被完全裁撤护卫的藩王,护卫数量也大为减少。藩王拥兵自重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
"封王建藩"是明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分封于四川的蜀王是明代各藩系中的一支,多出贤德之王,颇受朝廷的称赞和民间的好评。本文对蜀府的世系以及第一代蜀王朱椿作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蜀王府对四川地方经济、统治秩序、文化的影响,以便加深对明代藩王的研究,展示四川藩王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初分封藩王的原因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开国伊始,太祖朱元璋即大肆分封诸子为藩王,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极富特色的历史剧目。对朱元璋的分藩如何评价,是明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需从探讨分藩的原因开始。  相似文献   

4.
有明一代,受封为藩王的皇子共有62人,建有50个藩王府。这些藩府分布在全国各地,只有册封在成都的蜀王,是在一省范围内唯一存在的一个宗藩。本文依据文献及近年来出土的文物,系统梳理和考证了明代蜀藩世系、宗室嗣位与后裔下落,以及蜀藩府署与陵墓等历史情况,揭示了这个"二百七十年富庶之藩封"的兴亡轨迹,及其与朱明朝廷、宗室内部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藩王移国是明代宗藩制度实践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是宗藩制度的局部调适。自洪武至弘治朝,藩王移国屡有发生,但在不同时期藩王移国的原因却不相同。通过考察明代藩王移国历史过程,揭示藩王移国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其伦理因素,可以为宗藩制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朱元璋定制封藩,本意在于“藩屏帝室,永膺多福”,但结果恰相反。“靖难”称兵乃是朱元璋封藩的必然结果。藩王问题成为与明朝相始终的难于解决的大问题,成为明末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这是朱元璋定制分封时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7.
雷炳炎《明代宗藩犯罪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 明太祖朱元璋惩宋元孤立无援,而大封同宗,借以巩固大明江山.在实行分封的同时,又给予宗藩以优厚待遇和种种特权,由此引发有明各种宗藩问题和弊窦,宗藩的消极影响也远逾前代.一直以来,宗藩问题就是明史研究的热点.雷炳炎所著《明代宗藩犯罪问题研究》算得上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明宗藩犯罪的学术专著. 本书开篇叙述了明代宗室分封的由来、明代亲郡王府的规制、有明一代宗室分封的规模,介绍了明宗室事务管理的相关机构,并涉及宗藩地位变化及其与各种宗藩问题的关系、宗藩政策调整与改革等等,为下一步论述明宗室犯罪作了必要的背景介绍与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8.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赵全鹏1较之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与明代宗藩分封制度和明代特定的政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明代的宗藩分封制是在周汉分封制基础上稍加变异而形成的,最突出的变化表现在经济方面。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史学界对明代宗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试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最终结局以及地区性藩王和宗室个案的分析等方面研究成果予以总结,以期服务于明代宗藩史的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嘉靖四十四年颁布的<宗藩条例>,是明代中期中央王朝对宗藩政策作了一次重要的调整,它真实的呈现了中央王朝针对分封制度的弊病所作的反应.就试图在其颁布的背景、内容和结果方面对其作一个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清初满洲政权的蒙古政策是满清藩部政策的缩影。就历史事实而言,该政策不仅是清政权藩部政策的完整模型,而且也是此后清政权藩部政策的运作楷模。它的实施方式、政策种类、运作模式对此后清政权的藩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通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并为顺利实现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该政策对此后乃至今天各民族间的融合仍然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匍盉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作器者匍是应国贵族。铭文记录了王室大臣青公遣使慰问应国大臣匍之事。铭文内容与军事行动相关,说明在某些情况下,王朝大臣可以派使者直接与诸侯国的大臣接触。匍盉铭文是西周王室与诸侯交往的记录,反映了西周宾客之礼的内容,但还不能成为西周时期诸侯遣使互聘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明洪武时期,太祖朱元璋立足现实,坚持民本意识,恪守致用精神,针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提出一系列内涵丰富、用意鲜明的救荒措施,如灾前备荒、临灾救荒和灾后赈灾等。笔者仅以河南布政司作为考察中心,透视其救荒措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但因其大多在洪武时期转化为具体"荒政",并成为终明一代之"祖训",因而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甚而对当前的荒政建设也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作为文学历史悠久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古代曾出现过杜甫、韩愈、李商隐、程颢、朱熹等为数众多的文坛巨匠和哲学鸿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当代文坛又涌现出姚雪垠、李准、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刘庆邦等一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实现了"文学豫军"的中原突破。但是在现代文学时期,河南文坛只有冯沅君、徐玉诺、师陀、于赓虞、尚钺等为数不多的作家活跃于当时文坛,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河南文学中心地位南移、文学生产体系滞后、文学对外交流受阻等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格物说是宋明理学话语系统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较大。朱熹对于《大学》里发源的格物学说的诠释,倾向于知性的理路,即在知识论的层面上来理解格物学说。然而,作为儒学者,朱熹的哲学归宿又是价值性的,因此,朱熹对于格物的知性解释与其价值优先的根本哲学立场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紧张,这使得朱熹的格物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知识与价值的纠缠之中。  相似文献   

16.
湖南攸县之丹陵、尧山等尧帝生、葬地遗迹是有较充分的古文献依据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免进当是尧的后裔带去的.抑或是好事者的附会。《竹书记年》《山海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山海经》.是研究上古史的最重要原始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不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见解深刻、思想独特的史论家。在朱熹之前,以陈寿《三国志》为代表,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一脉始终占据三国正统史观的主流,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完整系统的阐述自己的正统观念,这种局面才开始慢慢被打破,逐渐动摇甚至取代了魏正统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来很多史学文学作品也受到影响而洋溢着尊刘抑曹倾向,如郝经的《续后汉书》和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相似文献   

18.
"參川尉印"封泥,《封泥考略》、《秦封泥集》、《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等皆认定为秦封泥。根据文献、考古实物以及秦和汉初的用字习惯,将其只定为嬴秦之物似乎不妥,其归属还有另一种可能,即为项羽所封河南王申阳之属官的印迹遗物。  相似文献   

19.
论汉初藩国文士的文学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藩国文士以策士之才被藩王招纳,但汉初严峻的形势又使他们竭力摆脱策士身份。为苟全性命于乱世,藩国文士对自身策士身份的消解就成为必然之势,而这恰巧是其文学意识的觉醒的开始,觉醒的藩国文士除了有意识地远离政治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文学,使文学产生一些新的特征。汉初藩国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就是和文士们这种角色转换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薛福成是晚清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在国防建设上要边防与海防并重,认为中国的边防威胁主要来自英、俄、法三国,且俄国威胁最大。薛福成提出调整中国与属国关系的政策。他主张根据中国边防安全的需要,区别对待藩属国,主动放弃无关紧要的藩邦,保护朝鲜、越南。同时,他意识到铁路在边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应该引进铁路技术,修建铁路,以巩固边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