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尚未达到制造业发展的拐点,制造业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加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只有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只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发展制造与服务相互融合的服务型制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迫切要求,并对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重新定义了服务型制造,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制造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数值变化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13个典型制造业行业2010年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修正的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解构产业部门之间的全碳足迹关联关系,对网络进行整体、节点和社区三个层级的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产业部门的全碳足迹关联密切,通达性良好,呈现复杂的网络关联关系;(2)电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产业全碳足迹网络的发散中心;建筑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服务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产业全碳足迹网络的集聚中心;(3)产业全碳足迹网络存在显著的社团结构,包含“碳原因”、“碳内部作用”、“碳结果”和“碳中介”四个社区。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行业间水资源消耗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书敬  许耀  胡姚雨 《资源科学》2014,36(10):2003-2011
本文基于经济普查数据,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整体用水、三大产业用水、制造业二分位行业用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浙江拥有水资源总量超过其消耗水资源量,上海和江苏则面临较大用水压力;2上海耗水集中于第二产业,江苏、浙江集中于第一产业;3上海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江苏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浙江的木材加工以及家具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较高,但完全用水系数较低,江苏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部门直接用水系数较低,而完全用水系数较高;4对代表性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分析显示,影响其完全用水系数的相关行业在两省一市基本相同,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灰色定权聚类评价分析模型,并将反映节能减排情况的各项内容进行量化,对江苏省各工业行业2010年的节能减排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成效较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成效较一般,且并没有成效相对较差的行业。结合各项指标数据,本文还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针对各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推进,中低技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问题引起学者和政府的重视。用科技投入指标代替RD指标,设置技术改造与引进相关指标,采用改进超效率DEA模型对上海中低技术制造业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引入松弛变量分析探讨存在效率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行业技术创新投入效率差异明显但多为有效单元,只有饮料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无效单元;技术创新效率低与投入产出结构有较大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中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产业结构演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转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影响.本文根据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及技术效应建立模型,利用重庆市1999-2008年22个工业行业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效应对于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所起到的影响有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主要归功于政府环境政策强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大气环境的改善逐渐显现.重庆市应重点加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污染排放行业的治理及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将投入产出方法与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从物化的创新扩散角度,考察了长三角三省市制造业部门之间的创新网络.研究得出:江苏制造业内各部门之间创新联系最紧密,浙江次之,上海最后;从三省市整体上看,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提供了主要的创新来源;从三省市整体上看,创新吸收较多的部门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业内不同行业的比较发现,电力蒸汽及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来源。对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二级二次碳配额分配体系,改进以历史碳排放量为基础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推动中国碳市场建设进程。【方法】利用Markov链将工业部门划分为高、中和低碳俱乐部,建立二级分配体系;以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分别作为为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指标;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测度俱乐部和行业的碳排放差异性水平,作为研究差异性水平修正系数和配额基期的基础,并以云南工业部门为实证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高、中和低碳俱乐部分别由6个、6个和12个行业构成,其碳排放差异性显著。其中6个高碳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个中碳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2018年是俱乐部和行业碳排放差异性变化趋势的拐点,选择2018—2020年作为基期能更好体现公平性。(3)基期内俱乐部及行业的碳强度变化幅度参差不齐,对受惩罚的俱乐部、受惩罚的高碳行业、受奖励的中碳行业先进行二次配额分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阶段转变,创新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研究制造业创新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对于深化创新地理理论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制造业大省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业创新研发和制造业创新转化两个环节构建制造业创新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的结构特征和格局演化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发现:广东省大型企业的制造业创新能力高于中小型制造企业,但小型企业的制造业创新活力较强;外商投资企业的制造业创新能力最强,而内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创新能力较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强,而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造纸印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广东省制造业创新在新产品开发环节强于基础研发环节,呈现显著的“中心-外围”格局,从业人口规模、GDP规模对广东省制造业创新有较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工业行业用水消耗变化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翀  柏明国 《资源科学》2012,34(12):2299-2305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导下加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随之而来的工业用水消耗快速增长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2010年期间,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量增加了22.63亿m3,增长幅度达到了112.4%,这直接影响了安徽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工业用水消耗问题,采用LMDI法从工业行业经济规模效应、工业行业经济结构效应和工业行业用水定额效应这三个方面分析了2002年-2010年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变动的情况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工业行业经济规模因素是驱动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增加的主要因素,工业行业用水定额因素有效促进了工业用水消耗减少,工业行业经济结构因素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用水消耗增加。37个工业行业的经济规模扩张均不同程度造成了用水消耗量增加,各行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控制用水消耗的增加,绝大多数行业用水定额的降低对控制工业用水消耗增加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快速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英基 《科研管理》2019,40(6):144-152
基于全球产业分工与贸易竞争的视角,在对制度环境、知识资本及其交互作用推动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提升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全国制造业行业2001-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度环境、知识资本及其交互项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除经济开放度对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复杂度提升作用不显著外,制度环境、知识资本显著影响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提升,制度环境能够正向调节知识资本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为此,将制度环境、知识资本等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提升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丽  陈迅 《科学学研究》2009,27(2):202-208
 运用1997至2006年我国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藉由天际图分析法及产业关联分析中之向前、向后关联效果及乘数积矩阵分析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跨期变化及变迁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呈扩张趋势,而制造业的影响力则下降;初级加工业的生产资源正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或高附加值产业及高级化服务业部门转移;各产业关联程度差异有明显上升趋势,产业总需求矩阵依然存在不对称的产业关联程度关系;产业间相互影响效果差异增大,且相互影响程度呈上升趋势,尤其表现在非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业如何能够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产业升级是一个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为此,本文以知识溢出为切入点,通过揭示中、美、德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升级的路径差异来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寻找可借鉴的产业升级模式。以近三十年全球2000余种制造业300万条贸易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以中、美、德三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社会网络方法、产品空间理论和Logit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中、美、德制造业知识溢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产品空间核心区域的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更多遵循“渐进性发展”路径,盲目追求知识溢出的效果反而可能带来风险;中国加入WTO以来,不仅能够依靠生产能力累积而实现渐进式产业升级,还可以在产品生产能力累积与知识溢出强度的交互作用下,通过破坏式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肖挺 《科研管理》2019,40(10):106-115
服务化是在我国实体产业发展出现困局的当下产业升级之路,本文将从“营改增”的准自然实验角度出发分析税制改革对工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尽管“营改增”在学术界内普遍被认为是为服务业发展松绑之举,但由于行业市场供需弹性以及税收转嫁等问题,不同产业部门内营改增对于企业涉足服务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制造企业在2012税改省际试点的前后期间几个季度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的双重差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在试点省内企业服务化程度受税改的促进作用更甚,且不同行业部门内税改对试点组与对照组企业的影响差异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