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手机短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新方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图书馆开展手机短信服务的优势、实现方式和内容,并指出手机短信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参考文献4.图1.  相似文献   

2.
全球无数典型社会行动中,手机短信传播发挥了巨大的动员、组织和协调作用,其改变了当代世界政治图景.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短信传播的政治后果、短信传播的社会动员与协调力量的表现,手机的民主力量以及在我国当前政治社会语境中手机短信传播的作为等重大问题在本文中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以福州市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短信的主要社会群体,在使用手机短信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以福州市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心理所表现出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谣言传播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后,邻近省份甘肃、陕西等地地震谣言四起,这些谣言多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传播,大意为两地近期会有7.0级以上地震.一时之间,当地市民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不少人露宿街头,情绪十分紧张.在此之前,通过手机短信制造传播谣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592 1亿条,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短信在给国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5.
汤劲 《当代传播》2007,(5):74-75
近年来手机短信开始承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公益广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有着存在的意义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手机短信文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伴随着手机短信功能的日益加强而诞生的,以手机为媒介的文学新样式.传达出后现代的多重文化特征:异化性、开放性、平民性、游戏性、快餐性、潜意识性,从而使短信文学呈现出复杂多元性.  相似文献   

7.
隋海燕 《青年记者》2006,(22):65-66
近年来,随着手机短信的迅猛发展,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手机短信诈骗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手机短信诈骗的类型诈骗中的手机短信多种多样,其类型主要有:1、设置中奖陷阱。以中奖为诱饵,诈骗者让手机  相似文献   

8.
《传媒》2010,(12):38-40
2000年~2003年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公司正式开通短信(SMS)服务,第一条短信的发出,宣告了手机媒体化的开始. 2002年春节,中国手机短信拜年火爆.2002年,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900亿条.  相似文献   

9.
刘娜 《东南传播》2011,(1):60-61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突发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手机,其短信传播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产生了特有的表现,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手机短信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这一新生媒介由于具有即时获收、传播快捷、方便携带、信息可群发、高互动性、不需要语音支持等特质,日益成为一种普及率高,广受欢迎的传播手段.尤其在社会突发危机事件中,手机短信日益凸显强大的传播效用.逐渐引起国内研究机构、相关学者以及传媒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聊天之后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传播方式,融合了书面文本、语音文本两类文本的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短信传播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它在改变人类书写和交流习惯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和群体交往关系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手机短信独特的文本形式和文本特点,以分析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魏加晓 《青年记者》2012,(32):60-61
手机媒体价值的凸显,使得国内公益广告界越来越重视对手机短信的运用,众多的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涌入人们的视野。由于手机媒体自身的特性,它不能像其他媒体的公益广告文案一样与图片、声音、影像相结合来营造特定的氛围,绝大多数广告只能靠文字去进行广告诉求。要使手机公益广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案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对于文案的写作要求存在着相对个性的一些方面。特点从目前业界的现状来看,手机公益广告文案主要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1.用词简洁,通俗易懂由于目前手机短信依然有字数的限制,因而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的手机公益广告应力求用词简洁且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手机短信的特征及图书馆利用手机短信服务的优势介绍,分析了手机短信服务功能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指出图书馆开展手机短信服务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手机短信--新的传播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湛  吴伟 《当代传播》2003,(5):45-46
近两年,一种新的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引人关注,这就是手机短信.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新闻的传播可以看出其优势.今年的大年初一晚22时10分,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络的消息,10分钟后新浪向手机短信新闻订户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这是国人最早收到的关于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有报道称"手机短信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又发掘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①  相似文献   

15.
手机短信是手机媒介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不法分子同样看到了手机短信的经济利益,致使各种虚假短信泛滥。所谓手机短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拟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服务是图书馆拓展服务内容的新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服务是图书馆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服务领域。手机短信服务系统提供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读者的身边,为图书馆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介绍了手机短信服务的优势、图书馆开展手机短信服务的范围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传播具有门槛低、送达性、传播速度快、诉诸感情的传播方式等优势,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也增强了手机短信的传播效果。手机短信传播同样存在问题,需政府的正面效果引导和负面效果防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介绍 技术的革新给广告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开展,手机短信广告脱颖而出.然而,手机短信的广告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垃圾短信广告的负面影响不断,大量地产楼盘广告、机票折扣广告也效果平平.如何才能提高短信广告的效果?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短信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集中了多种媒体的优势,表达自由随意、传播信息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高。近年来,手机短信在我国发展迅猛,广泛运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影响,并给受众和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手机短信广泛运用于社会手机短信以其便利和无限移动的优势,正广泛运用到各行  相似文献   

20.
紫嫣 《声屏世界》2010,(3):29-29
手机短信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为节目增加了互动的手段,从而使传者与听者的交流更加充分,广播节目在丰富性、灵动性等方面得到拓展。但是不正确地使用手机短信,也让广播节目走向琐碎,所以广播节目的生产者要理性对待手机短信。有效规避不当使用手机短信对广播节目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