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价格确定问题。将产品在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转移价格及销售商的推销成本作为两个决策变量,建立了信息对称(销售商的努力可以观测,不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销售商的努力不可以观测,存在道德风险)两种条件下的模型,并应用进化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
黄梅萍  汪贤裕 《软科学》2012,27(7):137-139
针对不同决策内容引起供应链效率的差异,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引入虚拟第三方为无私的委托人来对一类二级供应链进行双向激励,并且进一步比较了虚拟第三方不同决策内容下的供应链激励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将订货权限下放给销售商,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供应商和销售商努力工作,而且更能够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投入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玉明  汪贤裕 《预测》2007,26(4):54-58
本文讨论在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边际成本都随产量递增的情况下,回购契约是如何协调供应链的。重点分析了销售商的订货策略,供应商最优契约的设计以及节点企业资源投入状况与供应链协调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应商的最优回购契约是:供应商允许销售商对剩余订货全部按批发价退货,同时确定一个较高的批发价;(2)供应链能否协调不只是一个契约设计问题,还受各企业资源投入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创新产品的零售市场上,零售商可以将未售出的商品退还给供应商而得到部分或全部的货款。鉴于新产品市场需求的高不确定性,供应商回购对于零售商来说是一个降低风险的重要策略。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协调理论,从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入手,研究在市场需求随时间变化不确定的情况下,供应商应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时效性回购契约。分析在集中式和分散式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最优决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的商品特征,应如何调整回购时间及订货策略。  相似文献   

5.
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庆华 《科技与管理》2009,11(6):80-83,88
收益共享契约是实现供应链系统绩效改善或完美协调的一种机制。考虑了销售商与供应商分别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情况下,建立了随机需求下由单供应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浪费厌恶决策偏好对最优订购量、收益分享比例及供应链协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销售商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时,供应商所提供的批发价格、所获得的收益份额都将随着销售商浪费厌恶则增加而增加;在供应商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时,供应商所提供的批发价格、所获得的收益份额都将随着自己的浪费厌恶则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总收益并激发成员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现象,分别分析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三方非协同创新、两方以及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的决策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销量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供应链的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销量均最大.运用Shapley值法探讨了三方协同创新的收益分配问题,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个决策变量的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陈俊芳 《预测》2004,23(6):69-72
当供应链上存在订货、促销努力多个决策变量时,为了协调面临不确定需求零售商的订货和促销努力决策活动.需要根据需求能否被观察或促销努力成本能否被确认,结合回购契约,分别设计销售折扣、促销努力成本共享等形式更为复杂的契约。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现在的实体店销售和互联网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采用报童模型的框架,研究了最优订货量的决策和方差分析。问题从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共享策略下的订货决策、只有传统服务渠道销售时的订货决策、只有外卖服务渠道销售时的订货决策以及需求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的订货决策,并对不同情形下的订货决策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共享策略下的最优订货量最小;共享策略下传统服务渠道需求和外卖服务渠道需求的负相关程度越强,零售商的收益越大。  相似文献   

9.
代建生  谢梦萍 《软科学》2016,(8):139-144
运用CVaR风险度量准则,构建了风险规避的零售商实施销售努力影响市场需求且允许二次订货下的报童模型。分析了一次订货和二次订货两种订货模式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和销售努力决策,以及最优决策变量与模型中参数的变化关系。比较了两种订货模式下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差异。最后使用数值分析对市场需求服从均匀分布和负指数分布下的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5,(7):125-130
针对供应链双向激励中信息结构(信息的分布)对供销双方决策和利润的影响,主要考虑在双方地位相当的二级供应链中,供应商隐藏信息、销售商隐藏行动,引入虚拟第三方为利他的委托人,对交易双方同时进行激励,并分析成本和市场需求分布分别与销售商最优努力水平、供应链最优交易量及双方利润的关系。研究发现,销售商最优的努力和供应链最优的交易量均与供应商的成本、成本的信息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市场的信息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相较于供应商而言,销售商对供应商单位生产成本信息和市场需求波动引起的利润变化都更为敏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给出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11.
风险厌恶假设下的供应链回购契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决策主体是风险厌恶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讨论了回购价格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的影响,给出了在需求满足二阶随机优势准则时,判定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大小的条件;其次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回购价格对零售商的库存决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厌恶情况下回购契约的特殊性,为供应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决策问题。在零售商既订购产品又订购期权的情况下,给出分散控制系统中零售商的最优产品订购和最优期权订购策略以及供应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经数值分析得到:产品损耗率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正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先成正比、再成反比;期权订购价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和最优总订购量成反比,与最优产品订购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王婧  陈旭 《预测》2011,30(5)
本文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双重损耗,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订货策略模型.首先假设市场需求受产品新鲜度影响,然后通过建模得到无期权、有期权时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和供应商最优运送策略.通过比较,得到无期权时零售商最优产品订货量大于有期权时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有期权时的最优总订货量;有期权时零售商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供应商成本控制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无期权时的最大期望利润.最后由数值实验得到:供应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成反比、与产品批发价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福安  达庆利  孙浩 《软科学》2011,25(6):45-48,53
研究了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模式及三种分散回收模式下的最优回收率、定价决策与系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结构下,当制造商选择直接回收时,闭环供应链具有较低的销售价格和较高的回收率,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系统总利润均最大,对消费者及整个社会更有利。  相似文献   

15.
共生理论视角下物流金融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探讨物流金融在供应链运作中的价值。首先分析供应链中无物流金融服务提供时,零售企业的决策以及各共生单元的能量;进一步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后,零售企业的决策以及各共生单元能量的变化。通过比较可知,物流金融服务在增加零售企业订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各共生单元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王宣涛  李贺 《软科学》2012,26(10):131-134
在产品批发价时变并且考虑策略型顾客行为的情形下,研究了零售商的订货时机及订货量策略。以往在研究零售商订货决策时,总是假设市场上的顾客是短视型的,这与实际是不完全相符的。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策略型顾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着价格博弈的行为。通过引入理性预期均衡的概念,首先分析了策略型顾客市场上零售商的定价问题,给出了策略型顾客的保留价格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接着在两者预期均衡下研究了零售商最优订货时间问题,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报童模型的混合渠道供应链库存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混合渠道供应链,运用报童问题的分析框架,以需求转移为条件,研究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决策问题,提出了以回购契约协调短生命周期产品混合渠道供应链。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需求转移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库存量的影响,并与回购契约下及不存在需求转移情况下相应的最优库存决策量进行了对比。最后,根据数值实验的计算结果,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益  钱丽萍 《科研管理》2006,27(6):130-135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不同的态度承诺与供应商权力使用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中国346对家用电器零售商--供应商关系的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概念模型及假设。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强制性权力的使用会增加零售商的算计性承诺,降低其忠诚性承诺,而供应商非强制性权力的使用会增加零售商的忠诚性承诺。同时零售商的算计性承诺会促使供应商更多地使用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权力,而零售商的忠诚性承诺则会减少供应商强制性权力的使用,增加供应商非强制性权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