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也是如此。曾经固守传统模式的校园媒体纷纷加快了媒体“新”化的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凸显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这样的要求在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强化网络育人阵地工作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结合融媒体转型的总体语境,着眼国内高校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以期探索出一条新媒体环境下可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借鉴、参照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5):187-188
网络话语是影响高校校园新媒体传播效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表明,网络话语对于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新媒体的内容因素、评价因素影响密不可分;相比网络语言,网络话语策略和网络话语环境对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更显著;性别和专业对新媒体传播效果、网络话语的影响显著;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对校园新媒体建设总体评价较高,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肯定。  相似文献   

3.
"易班"是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校园娱乐为一体的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新阵地。本文选取上海、福建、四川、广西等地的高校开展调研,比较了易班与微信等新媒体的功能差异,研究了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需求和信息获取习惯,了解新媒体平台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探索了易班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推广宣传的途径和方法。高校易班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宣传必须始终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始终坚持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便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凝聚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4.
当前,基于Web2.0理念的网络"新媒体"形态,对包括门户网站、BBS在内的基于Web1.0理念的媒体形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多年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校园BBS网络文化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思想文化建设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维护校园BBS的主体地位,开辟未名BBS新空间.  相似文献   

5.
校园媒体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解读政策方针、传递交流信息、引导校园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校园媒体的受众结构、受众需求不断变化,但校园媒体的自产自销和自话自说的现象较为严重,且存在功能单一、与社会脱节等问题,亟需通过转变传播视角、更新运作理念,打造品牌节目,综合应用各种新媒体等途径提高校园媒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手机媒体、博客、微信、QQ、MSN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新媒体日益成为传播信息、引导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一个更为开放、更为复杂的环境.这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应该牢牢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通过多方力量加强对校园舆论的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努力提升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的重要舞台.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到各行各业的重要新生事物.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实效性的问题,如何解决正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新媒体的概念,然后讲述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的影响,最后对高校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以保山学院校园为区域,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的传播,提倡构建具有符号互换、仪式共享、环境生态、人本传递为文化观念树立与方法技术特征的保山学院校园网络宣传平台,将高校校园文化的区域聚合优势和网络聚合效应相结合,以切实夯实保山学院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与网络亚文化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新闻网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来说,新闻宣传对内要做到"上传下达、宣传工作、凝聚人心",对外要做到"宣传形象、赢得声誉、促进发展".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网络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校形象塑造的新渠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不断演变、网络新媒体的层出不穷,高校新闻网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瓶颈.结合上海在推进高校新闻网建设工作的实践,就新闻网的困境和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互动也更强,给原本就极为敏感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工作的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避免校园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传播管理的失控,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并从舆情监控、防范防控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丰富和拓展了高职院校宣传教育平台。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积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宣教平台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不断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掌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在以“理论灌输、规则说教”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下,传统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倾向于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与引导,话语理论的一维性遮蔽了话语的现实意义,致其无法有效实现引导人、教育人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价值。叙事学理论注重“叙事主体”“叙事载体”“叙事方式”的创新,从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运用故事进行价值传输、应用多元化媒介进行叙事等三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通过各种话语资源的整合,增强话语的信度,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工作、生活方式。给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使学校“立”起来、“正”起来、“和”起来、“厚”起来、“活”起来,是高校宣传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使命。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媒体的主导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作为高校宣传的主阵地和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如何适应新时期党对高校宣传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更好地发挥高校校报的办报宗旨与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传播媒介,在改变社会信息交流与人际沟通方式的同时,也给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着眼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根据其信息交流特点,微博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可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交软件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百度百科的定义,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高持有率为基础,社交软件的使用在当今已经得到很大普及。如何合理的运用它们与学生进行高效率的沟通,是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更加多样,获取信息的形式和途径也更加多样。新媒体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与此同时也对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更应该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来强化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文章就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践和创新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新世纪以来,胡锦涛根据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深刻论述。认真研究其理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迈入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和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与时俱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着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几个维度,使宣传思想工作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