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准则的出台,生物资产会计作为新准则中一项全新的理论颇受关注。准则中对有关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确认、计量、披露等问题进行规定,初步构建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体系。这对规范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高生物资产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增强对生物资产准则的理解,加快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为规范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在生物资产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信息披露作了重点探讨,试图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物资产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从而真实反映经营主体生物资产的价值,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根据林木类生物资产的特点,将用材林归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经济林、母树林归为生产性生物资产,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风景林归为公益性生物资产。根据生物资产准则的规定,结合林木类生物资产的特点,规范进行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4.
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为规范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在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信息披露作了重点探讨,试图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耗性林木资产核算和信息披露体系,从而真实反映经营主体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价值,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2月22日发布了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提出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但我国尚没有制定有关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发展和与国际联系日益密切,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用“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的形式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6.
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指的是企业用于栽培、繁殖、养育,待生长成熟后出售,或者用于产出农产品、役畜、社会公益性目的而拥有或控制的动植物。它们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相似文献   

7.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2月22日发布了关于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提出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但我国尚没有制定有关生物资产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发展和与国际联系日益密切,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的形式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8.
资产减值会计是对资产减值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分支,目的在于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资产的价值以及由于其价值降低可能导致的减值损失。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而确认标准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确认和计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养羊业的生物资产计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羊群资产特点分析认为养羊业会计计量方法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资产价值的现状,得出对于养羊业生物资产的计量不能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而应使用多重复合的资产计量方法的结论.并将羊的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资产类型划分为未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时创造性地综合考虑羊的生长周期和资产类型将羊划分为哺乳羔羊和断奶仔羊、育成羊和后备羊、成年羊和淘汰羊四大类,并针对每一类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当前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下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有助于将林木资产正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畴,彻底改变其有物无账的局面,但<生物资产>准则只是规范了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具体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不同类别的林木资产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核算方法.林木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应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会计核算应按类别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该准则在防止企业随意操纵利润,真实、完整提供会计信息方面加大了力度.但是准则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使其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完整,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了重大修改。强调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方式取得资产的计量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合理规定资产的列示项目和列示方式,是提高资产信息质量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3.
浅析生物资产的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生物资产特性,主要分析了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探讨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多种模式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能使会计信息在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相关性,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资产的本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及其现有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对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资产作为农业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科学、合理、正确地核算和披露农业企业中的生物资产具有较高的难度.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生物资产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做了简短的述评,对我国生物资产的核算和披露提供了借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资本保全角度出发,揭示了资产减值首先是为了调整资本的补偿金额.同时,当资产减值确认时,其计量又与价值计量保持一致,因此又表现出价值计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递延资产的内涵的确认、规范计量与核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分别对允许转回和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的确认进行了探讨,进而对长期资产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可以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是在资本得到维持或成本得到弥补才确认收益,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的标准有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等三种标准;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方法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现值、在用价值、现行市价、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可实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等方面,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资产选用不同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资产减值会计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税收等都有影响,企业应分析研究资产减值对企业理财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国有资产流失与资产减值的界限模糊不清、外部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办法,正确评价资产减值,提高会计事务所的诚信,加强资产的独立审计,使资产减值会计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