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原古文化群是河南极具竞争力的潜在旅游资源。商丘可以利用其特殊的文化资源及区位优势成为中原古都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文化、火文化和以商丘古城为载体的传统民间风俗,参与性极强,可以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将商丘打造成古都群中独特的民俗之都。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向生态化、文化性和内涵式方向发展,旅游者不再局限于单纯追寻观光游览性质的风景名胜区,逐步转向追求原生态的文化意境和休闲情调,讲究文化与旅游相互交融的体验享受。广西平乐县地处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圈最南端,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具有创新创意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县城船商老街是平乐县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核心,合理利用千年州府、船商老街文化资源和桂林阳朔旅游市场优势,通过创意性景观环境改造、旅游功能分区和活动项目策划,可迅速盘活船商老街的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商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素有“豫东门户”之称的商丘,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商丘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商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包括旅游资源、庙会资源、名人资源、曲艺及民间工艺资源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使得旅游商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使其为商丘经济文化的全面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被称为中国旅游21世纪的方向。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性活动,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活动必须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我国的文化旅游开发存在文化定位不准确、开发不够深入、保护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本文以商丘为例探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商丘形成了多种文化形态,传承久远,积淀深厚,是汉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诸多文化形态互相交织,彼此影响,逐渐凝练出了火文化、汉梁文化、商文化这三个主要的文化品牌。商丘历史文化品牌的培育,当以商文化为打造重点。  相似文献   

6.
商丘地域文化是由火文化、商文化、汉文化乃至宋文化组成的特殊文化资源体系,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商丘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应在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7.
商丘旅游资源开发与商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遗留下许多重要文化遗产。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商丘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行促进商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商丘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也给商丘遗留下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要想发展商丘的红色旅游业,以旅游带动商丘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商丘的交通优势,依靠交通,同时注重大局,在区域间实现商丘红色旅游与其他区域的资源联动,同时将商丘的红色旅游与古色、绿色旅游资源充分整合。  相似文献   

9.
文化兴市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倡导的城市发展方向,文化景观建设是文化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商丘文化景观的创意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丰富的营养。要全面、系统的开发商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化品牌与文化景观,就需要在总结商丘市文化资源与文化景观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商丘文化景观品牌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品牌进行具体的视觉创意设计。这样,才能实现商丘文化景观的科学规划与长远发展,才能实现商丘经济与商丘品牌文化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行业,商丘旅游资源丰富,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将会促进商丘经济的发展,但商丘对发展旅游业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应对商丘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将有效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带动商丘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有剧种"延津二夹弦"要走出困境,应对市场的挑战,就必须开发与培养二夹弦戏曲艺术的演出市场,依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现自我发展。文章论述了二夹弦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延津二夹弦作为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对延津二夹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等方面内容,探讨了延津二夹弦和旅游业联姻以求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以期为延津二夹弦戏曲艺术在文化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苗族传统的集市休闲是一道美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边边场"是这道风景线的最亮点。打工潮的兴起引起集市休闲的衰退,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苗族传统的集市休闲开始复苏。本文分析苗族集市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苗族集市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旅游文化教育中的旅游形象教育出发,以“泰州水城慢生活”旅游形象为例,探讨了当下世界流行的“慢生活”与自然地理脉络和社会人文脉络的密切关系,得出结论:旅游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旅游开发主题,而主题的确定又取决于对当地地脉和文脉的准确把握和对客源市场的深入分析及定位.本文对于各大中小学开展旅游形象教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连旅游发展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大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开放的进取精神使得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大连市政府通过科学审视、合理定位,形成基于城市营销、旅游节庆、海洋文化、广场文化等较为有效的旅游发展模式。但随着我国各地发展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及旅游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连旅游发展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大连旅游创新发展需要在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生态文明、海洋文化和邮轮旅游,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和“夜”大连,并及早关注未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的交通剧变及大连旅游交通地位,为大连新的旅游发展培育更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商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区域性商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问题。商丘市在2006年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商丘市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定位为商贸旅游。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影响西安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旅游市场调查,尝试性提出“有容乃大”的目的地旅游文化定位。深化西安遗产旅游品牌并加大传播力度,从而推进西安旅游形象的传播,对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桃花源原始生态旅游圈以"寻源"、"探秘"为主题,充分发挥与湖南桃花源、神农架、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十堰南部山区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武陵峡、桃花源核心旅游产品,打造以女娲神话文化、上庸古国文化、桃源隐逸文化相衔接的观光、养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竹山堵河源、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九道阴峪河峡谷等原生态景区,与神农架大九湖景区对接。以"吃在竹溪"为重点,开发建设竹溪"三贡文化"、竹溪菜等旅游产品,以及大仙山、鸡心岭、朝阳宫等特色文化景区。以诗经文化为重点,把房县打造成"诗祖故里·诗歌圣地"。同时,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统筹领导和规划,打造自驾游示范区,重视十堰特色地域文化在饮食和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作用,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制定生态文化旅游规范,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十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武当一山独秀、特色彰显不够、整合联动不够、进出不够快捷等隐忧。根据"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旅游景区开发特点,文章提出打造"武当山"、"桃花源"两大核心旅游品牌,用以整合十堰旅游资源形成两大旅游圈,并就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彰显景区特色、创建自驾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粗略探讨。本篇主要从打造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汉水文化等核心旅游产品,和郧阳文化、东风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方面阐述了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专业实践基地运营平台是旅游专业学生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校企合作和岗位目标培养的理念指导下,着力优化旅游专业实践基地的四大功能:实施岗位目标导向,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养成;整合资源构筑平台,完善大学生旅游创业实训机制;集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体验旅游新理念,引导大学生旅游市场有序发展。依托基地,充分发挥双师教学团队作用,整合社会教学资源,创新旅游专业实践基地(实验旅行社)运营机制,进而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确保旅游专业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传统优势地域文化."世界客都"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原生态的客家文化资源,需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梅州生态优良,旅游资源丰富,将客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和"客家"特色,不仅能弘扬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而且能使游客感受客家文化脉络,构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提升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形象和品位,促进梅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