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⒈丫丫不好好吃饭,把筷子含在嘴里到处乱跑。⒉丫丫用牙咬筷子。⒊丫丫用筷子敲小朋友的脑袋。⒋丫丫照着老师教的正确方法,用筷子吃饭。丫丫刚学会用筷子吃饭。你认为丫丫的哪种做法是对的,就在旁边的“□”里“画√”。你再说说,为什么丫丫的其他做法是不对的呢?使用筷子要注  相似文献   

2.
说到"筷戏"花生仁你一定觉得很奇怪,那可是海石花老师教我们做用"筷子传接花生仁"的游戏。只要一提到做游戏,同学们都兴奋不已。首先,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双筷子,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紧接着老师让每四个同学为一组,每组都有两个碗,其中的一个碗里有20粒花生仁。要求每组同学必须用筷子夹起花生仁传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筷子浪费木材.破坏环境,所以我想设计一种更节约的一次性筷子来代替。将筷子做成较硬的塑料吸管的形式.管中设置一层层的塑料膜隔开.这样用完一次后,可以掰断使用过的部分,下次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4.
智能筷子     
我吃饭的时候,总喜欢用筷子,但筷子使用几次就扔掉,真是太浪费了。所以,我想发明一次性智能筷子。这种筷子非常环保。用一次后,只要用力一甩筷子,前方使用过的部分就自动脱落,让你下  相似文献   

5.
筷子的启示     
我们家有许多筷子,有木筷子,有竹筷子,还有不锈钢筷子。爸爸的筷子是绿色的,妈妈的筷子是桔黄色的,我用的则是粉色的,而且比大人用的要短些。我家还有一根大约一尺半长的筷子,那是妈妈炸鱼时专用的。吃西餐的时候,我们用从韩国买回来的不锈钢筷子;吃中餐时,我们就用竹筷子。  相似文献   

6.
我的设计     
活动一我知道的筷子目标:1!乐于搜集筷子及有关资料,学习搜集方法。2!了解筷子的种类和区别。3!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准备:1!将教师与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的各式各样的筷子展示在区域内。2!有关筷子发展历史的课件。过程:一、我家的筷子这是老师家里用的筷子,你们用的筷子是怎么样的?请讲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二、我的发现1!幼儿分散到区域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筷子进行观察。2!引导幼儿讨论: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筷子?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你还知道哪些和它们不一样的筷子?你还发现了什么?(教师重点从筷子的样式和制作材料方面进行引导。)三、筷…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作一次木质性筷子,我国每年要砍伐600万棵大树。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决定发明一种能代替一次性木质筷子的新型筷子。  相似文献   

8.
在大多数英语课堂的问答中,很多的老师用优秀学生的答案代替了其他学生的答案,还有的老师用自己的回答代替了学生的回答,更有老师对学生的任何反应置若罔闻,只顾顺着自己的教学课件,一张一张地朝前播放,课件播完了,老师也就讲完了。课上完了,学生真正学到的却很少。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9.
生活小常识     
鱼刺卡喉不可吞干馒头如咽部有了异物,切不可用吃干馒头或吞咽米饭的办法,硬往下噎吞,以免使鱼刺等异物进入深处,更难处理。也不必用大口喝醋的办法来除去异物,因为这是无效的。正确的办法是,用洗净的手指或筷子伸进嘴去压住舌根部,使病人恶心呕吐,最好能大吐,把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吐出来,异物也就随食物一起出来了,这种方法极其有效。如还未呕出,其位置又明显可见,就可以用筷子或勺子压住舌体,用另一双筷子或镊子将异物夹出。雀斑的天然克星有些人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那么有何妙方去除呢?现介绍几种经临床验证确有实效的食疗方法。西红柿汁…  相似文献   

10.
这学期新接的中班,多数孩子不会用筷子,还有的孩子挑食、厌食,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引导。但是,没几天就有不少孩子吵着不愿意上幼儿园。我们分析,这是由于孩子们刚升入中班,面对新老师,又有学习用筷子吃饭和克服挑食两道难题挡在面前,心理压力太大造成的。怎样帮助他们渡过这一难关,尽快适应中班生活呢?  相似文献   

11.
精彩片段     
《作文大王》2010,(11):32-32
我用一根筷子让它们“十脚朝天”,再用筷子摁(加)住它们的尾巴。它们用大钳子来夹我的筷子,可够来够去就是够不着,那样子就像在做仰卧起坐。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餐具     
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中午在学校就餐,学校里只提供就餐用的盘子,没有筷子、调羹。为了少带点东西,一般情况,我只带筷子就餐,喝汤时就很不方便,汤有时还撒一地。有时候装筷子的袋子破了,筷子就不卫生,又要重新去洗很麻烦,用个盒子装又太费地方。我就想,最好把瓢羹、筷子这些餐具组合在一起,一来功能齐全,二来节省地方,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4日晴今天,李老师一进门就拿着一个放着乒乓球的装满水的盆子和二个空盆子,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夹乒乓球比赛!"同学们一听,立刻欢呼起来。比赛前,李老师告诉我们游戏规则:"这是团体赛,一次只能上一个人,只能用两根筷子夹!女生和男生各自分一个盆子,比赛结束时,哪队的盆子球多哪队胜。"刚说好用筷子的,可一转眼她又拿出两根铅笔,说是要提高难度。啊!能夹住吗?不管了,硬拼了!我们都跃跃欲试,期待着比赛  相似文献   

14.
习作案例一:分香蕉(作者:李凯,四年级)今天,我和两个铁哥们到何老师家做客。何老师请我们吃香蕉。大家吃完之后还想吃,何老师拿出仅剩的一根香蕉。怎么平分这一根香蕉就成了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是客人,应该把仅剩的一根香蕉给何老师吃。这样我们才算尽到了客人的本分,可我那几个要强的哥们不乐意,怎么办呢?或者……或者用水果刀把香蕉平均分成四份,吃了算了!可是香蕉一头大一头小,这里又没有秤,实在麻烦!不然这样吧,大家来一场成语  相似文献   

15.
一说到“嫁接”这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嫁接苹果——把两种苹果树的树枝结合在一起,让它们长成一棵新的苹果树,这样结出的苹果才更好吃。但我今天“嫁接”老师和苹果树的嫁接不一样,我用的是“七拼八凑”的方式——把我们所有老师的优点全集中在一个老师的身上,让这个具有全部老师优点的嫁接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的何老师要受点委屈,当我们的第一个“受试人”。先把教数学的朱老师和周老师脑子中的数学细胞抽出来,用打点滴的方法注入何老师的身体。经过了紧张的操作后,何老师终于变成了一个纯正的数学天才。我们把以后将学的非常难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何捷老师的名声,首先是从被孩子们称为"有魔力的作文课"叫响的。大凡语文老师都有一"愁"——作文教学,何老师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何老师勇于迎"愁"而上,用"心"使"愁"变成丰收的甜蜜和期待的喜悦——那便是何老师的"游戏作文"。对"游戏作文"的探索与成功,缘于何老师对"儿童—游戏—作文"的科学认识。何老师认为"游戏的身份非常高贵,它直面儿童内  相似文献   

17.
醋是甜的?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端了三杯清水、一袋糖和一瓶醋进来。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你这是想请我们喝茶吗?我们都带了水哦。”“不,你们猜错了。”老师摇了摇头,说,“我要做一个小实验。”只见老师先把醋倒进了一个空杯子,浓浓的醋味一下子在教室里散发开来。老师又把糖倒进另一个空杯子里,加了些水,用一根筷子搅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将游戏组织于课堂教学中,使之成为教与学的一种形式,则更好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尤其对低年级儿童学好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一、课前游戏,寓“疑”于游戏之中 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常用游戏来导入新课,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忽然”发现问题,从而带着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自觉主动地要求学习新知。有位老师在教学《磨擦和阻力》时,设计了“夹弹子”游戏导入新课。在一个杯子中放了20粒玻墙珠子,限时30秒,请三个小朋友用筷子夹出来。然后老师也夹了一次。结果,小朋友们最多只能夹出4粒,而老师在15秒内就夹出了所有玻璃珠子,再仔细一瞧,老师的筷子一端缠了布片。“那为什么缠了布片的筷子夹玻璃珠就快呢?”疑问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在其产生疑问的时候导入新课,便能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圆圆的肚子     
啊呀,何老师怎么了? 中班的小朋友悄悄地在咬耳朵。一边轻声说话,一边就把眼睛慢慢地朝何老师看过去——啊呀,真的,何老师的肚子是鼓鼓的,大大的,像一只圆圆的气球! “嘻嘻,真好玩,何老师有个气球肚子!”“哈哈,真好玩!”“嘻嘻,真好玩!”小朋友们笑着的时候,何老师都听见了,她挺着大大的肚子慢慢  相似文献   

20.
何炅 《中学生百科》2012,(18):44-45
做最精彩的自己就好何老师,你好!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们家,你就像那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爸妈都非常喜欢你,尤其是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就对我说:何老师的串词真有意思啊!何老师的救场真是妙啊!很多类似这样的称赞。顺便还要教育我一下:你这孩子是一上台就哑巴,上不得正板(长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