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象”和“像”两个字使用混乱的状况已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作为动词的“像”“好像”和作为副词的“好像”用作“象”的例子在印刷品里已很少见到。但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印刷品里,作为名词性词素的“象”和“像”字使用混乱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常常使得许多语文工作者感到困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认为,造成“象”和“像”两个字使用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古汉语中“象”和“像”长期在多个义项上交叉使用,这一习惯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这两个字的选择。二是“象”和“像”在表“形状”这一义项上的界限不…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语文课文中“像”字句很多,有的是比喻句,有的不是比喻句。那么,如何辨别“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呢?识别一个“像”字句是不是比喻句,要看这个“像”字句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像”字句,就一定是比喻句;否则,就不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3.
说“手”     
“娥娥红粉妆,纤纤小素手。”(《古诗十九首》)“手”是个象形字。你看金文的“手”字,多像一只大手,上部是五个指头,下部是手臂。小篆的“手”也很像一只手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用有“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像”字句很多,然而,它们并不全是比喻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喻句。就六年制课本第十一、十二册的统计来说,在102个“像”字句中,比喻句53个,而非喻句49个。因此,弄清“像”字句中的非喻句对正确认识比喻句是十分重要的。非喻“像”字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像”为副词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墩上,像是在等什么。(第八册《钻石》)妹妹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信,又好像  相似文献   

5.
《湖北教育》2010,(1):18-18
凤凰展翅,理想扬帆,荆楚名校潇潇洒洒。汉川一中的校徽像一只飞翔的凤凰,又像一个拉满待发的弓箭,象征汉川一中人不停地飞翔和认准目标、全力奋进的精神。其整体又像英文字母“C”和“H”.是“汉川”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中间一竖像一支学习的笔,又像一个阿拉伯数字“1”,  相似文献   

6.
你要想明白“食品柜台”与“电脑”是怎么一回事,就必须先了解我。我是谁?我是翟志鹏。我长得什么样?请看妈妈给我画的像。脸儿,胖胖的,像面包;眼睛,亮亮的,像黑葡萄,但是多了两个圈,那是一副眼镜;牙齿,黄黄的,像一粒粒玉米;鼻子像个小蒜头,耳朵像馄饨……在妈妈的眼里,我简直成了“食品柜台”。  相似文献   

7.
再想一想     
课堂上,我让学生用“像”造一个关于月亮的句子。我的要求刚说完,一个个小手就举了起来。“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银盘。”“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 我听后摇摇头,对学生说:“这些都老掉牙了,没有新意。同学们要发挥自己的想象,造出有新意的句子。请同学们再想一想。”  相似文献   

8.
意外的收获     
新学期大班的第一节美工课是折纸———气球。当我教孩子们折完最后一步并吹起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像不像气球?”孩子们都说“像”,紧接着有个孩子说:“还像小灯笼。”我细看也觉得确实像个小灯笼,当时我的脑子一闪:如果再将气球做成小灯笼不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美工活动吗?它既是本次美工活动的延伸,更是一次升华。虽然我的备课计划上并没有做“小灯笼”这一步,但我决定领孩子们做一做,试一试。我开始有意识地往“做灯笼”上引:“老师也觉得它很像个小灯笼,怎样才能更像一些呢?”沉默了约半分钟,杨尚东小朋友回答:“把它挂起来就像了。…  相似文献   

9.
一位语文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给学生举一个比喻的例子:“月牙儿弯弯像什么?”学生争相回答,有说像小船的,有说像镰刀的,回答虽然都不错,却没有跳出书本上学来的那些知识。在他的启发下,一个学生回答说:“月牙儿弯弯像香熊。”这一下,不但引起哄堂大笑,而且他还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嘻,月牙儿像香蕉?”“哼,她就知道吃!”  相似文献   

10.
春雨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几天,这珍贵的“油”从天上不停地落下来,就像从仙女的怀抱中落下来一个个顽皮的“小天使”。沙沙,沙沙,这“小天使”一会儿像牛毛,一会儿像花针,一会儿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雨点儿落在水坑,叮叮当当,传出美妙的声音,就像一曲动听的交响乐;雨点儿落在小溪里,雨  相似文献   

11.
彭晔 《语文知识》2001,(8):37-39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看戏》一文课后练习五第3小题如下: 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了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说说“像触了电似的”“像着了魔一样”这两个比喻的异同。对于上述题目,我们认为“这两个比喻”的提法有些不妥。因为“像触了电似的”“像着了魔一样”并不能算作比喻。我们都知道,比喻是用乙事物来说明描写甲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比喻可分多类,其中单明喻就有多种形式,常用格式有“(好)像……一样”“(好)像……似的”“仿佛……一样”“跟……一样”“同……一样”等。但是,这并不是说以上格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子很多: ①这孩子像我碰到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工地里出生,工地里成长。  相似文献   

12.
根雕     
我爸爸喜欢根雕。前天,爸爸又捡回几块树根:一块像狮子,一块像公鸡,另一块呢我看来看去认为像人背着一袋东西。问爸、是不是,爸爸说:“不对。”爸爸让我再仔细看一看,并提醒我说是个字。我一瞅,果然像个字,便高兴地说:“是个‘和’字。”  相似文献   

13.
开心豆子     
看过图画书《小熊维尼》后,可可问爸爸:“熊在冬天,真的一睡就睡上几个月吗?”“是的。这叫冬眠。”可可听了,羡慕地说:“真好呀!我要是像熊那么厉害就好了,这样,早上就没人敢叫醒我了。”一天,大象和蛇在路上相遇。大象没好气地说:“走开,像根破绳子,想绊我是不是?”蛇回击说:“你好看?腿像烂木头,身子像破墙。”马过来劝架,说:“别吵了,说起来,你们之间还有亲戚关系呢。”“什么?不可能!”大象和蛇都惊讶地叫起来。马说:“怎么不可能?一个脸上长一根棍子,一个棍子上长个脸。”有一天,小加上学迟到了,老师问他迟到的原因。小加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4.
“相”与“像”因为读音相同、意义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 ,在学生作文里 ,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 :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这里“相”和“像”都用错了 ,把“照相”误作“照像” ,把“一张像”误作“一张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 ?关键是没有把握这两个字的确切含义。《辞海》载 :相 ②貌相 ;状貌。像 ①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 ; ②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组(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 )后所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 ;由虚光线 (即光线在其相反方向上的延长线 )会聚而成的称“虚像”。根据…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上,实习老师请五年级的同学用“自从”这个词造句,一位同学脱口而出:“自从有了‘六合彩’,就有了特码。”一节想象作文课上,实习老师问:“奥运五环像什么?”在“像运动员跑步”“像运动员游泳”的一片回答声中,有稚嫩的声音冒出:“像特码。”三年级的实习老师课堂上教小学生“怎样给远方的朋友回一封信”,讲到信结尾的祝福语怎样写时,一个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祝你中六合彩。”语文课上,教学生写信封,实习老师讲到要写上邮政编码时,一个小学生喊道:老师,我写“六合彩”的号码行不行?上述情况是南宁民族师范学校99级学生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6.
鼻子     
朱克澄 《小朋友》2004,(10):2004
我有一个大鼻子,鼻梁骨很短,是个矮胖子,鼻子要是再大一点,就像武打明星大鼻子成龙的大鼻子了。我的鼻子上有两个“山洞”,单看一个“山洞”像一粒瓜子,合起来看两个“山洞”,又像是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含有“像”字的句子,不少同学的大脑中马上就会跳出“比喻句”三个字。其实“像”字的作用除了表示比喻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用法,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语文老师对几个迟到的男生生气地说:“你看你们几个经常迟到,作业又不及时完成,简直像……”刚想往下说,猛一抬头,忽然看见教室悬挂的“教师忌语一百句”,于是,语文老师略一思索:“唉,简直像我以前上初中一样。”(李怀国)像我以前一样@李怀国~~  相似文献   

19.
老家房前的小树林旁是一片开阔的青草地,绿茵茵、软绵绵的,像一层绿色的地毯。那是我儿时的“乐园”。 那时,我和几个小伙伴常在草地上打滚、翻跟斗、骑“人马”。累了,就躺在草地上,写成一个个“大”字,望着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这个说像天狗,那个说像水牛,还有的说像驼背老人荷锄。  相似文献   

20.
“相”与“像”读音相同、意义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作文里,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这里“相”和“像”都用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