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启贤 《阅读与鉴赏》2007,(2):24-25,46
新课标主张阅读是阅读主体——学生与文本作者平等的对话交流。文本不是一堆僵死的符号,而是寄寓了至少包含作者的精神世界、文化境遇、生活阅历、艺术审美等层面的生命体验与思考的信息群,它是生命的承载。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当读者与文本构成阅读关系时,阅读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不断解读文本中的情感与体验、思想与感悟的密码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说到底,文本只是桥梁,通过它来实现交流对话。因此,阅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种生命间——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就阅读主体而言,对话交流的过程和结…  相似文献   

2.
名人微语     
《少年文摘》2015,(3):108-109
莫要让那烟火迷了你的眼睛,也莫要因为没有那烟火而坠了你的高远。这宇宙间的平衡不是用一颗浮躁的心能看得透的。——任志强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林徽音当我微笑着面对世界,我发现,它也在对我微笑。——姚晨  相似文献   

3.
谁最甜     
世界上最甜的物质并不是糖类。糖精要比蔗糖甜500倍,但糖精不是糖而是有机化合物。1970年,科学家在非洲西部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种名叫红果的植物,从中提取出了一种甜味剂——索马丁,它比蔗糖要甜3000倍,然而索马丁还不是世界上最甜的物质,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甜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它比蔗糖要甜30000倍。在已经发现的二千多种甜味物  相似文献   

4.
不要总是向我倾诉你有多么多么的哀伤不要总是向我倾诉你有多么多么的惆怅不要总是向我倾诉你有多么多么的迷惘不是总是向我倾诉你是如何如何经不起碰撞你看——弯弯的月亮挂在树梢上谁能说它没有哀伤你看——芬芳的桂树摇曳在道路旁谁能说它没有惆怅你看——华灯下忙忙碌碌的人群谁能说他们都没有迷惘你看——夜空里那颗最亮的星星谁又知道它经历了多少次碰撞……亮丽的青春之花正悄悄开放淅淅沥沥的小雨却也着实无法遮挡在这个花季又雨季的世界里让我们挽起手走向更广阔的远方[议一议]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正处在花季雨季的少女的思考和对少…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世界上最长寿的鱼,不是鲨鱼也不是鲸鱼,而是一条鲤鱼——生活在日本寺庙鱼塘内的花子,它的寿命达到了226岁。鱼的鳞片与树样有年轮,科学家就是根据鳞片的年轮确定了花子的年龄。  相似文献   

6.
卷首     
我不是个自始至终的奇幻迷,甚至可以说对它一无所知。因此当《指环王》的电影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以至波及到我的时候,我很惊奇整个世界突然就被一枚戒指征服了。  相似文献   

7.
画说青春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忠告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意义不是对物而是对人而言的,意义需要人去赋予。罗伯特·福尔姆在《我们得回到幼儿园》中说:"当我们发现世界无意义的时候,正是无意义的世界需要我们赋予它意义的时候。"在叙事随笔中,我们赋予了有关教育的事物、事件以意义,这些意义可以通过夹叙夹议表现出来,也可以如盐溶于水,看不见却品得出。倘若是后一种情形,就还需要读者去参悟,需要作者、读者共同去建构。我十分倡导一线教师多去写叙事随笔,同时主张再向前跨出一步,去写一写就事论理的教育随笔——事理随笔。事理随笔,是我"原创"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有些人看来,教学过程,归纳到它的本质,不外是一种认识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的特殊实践活动认识世界。这种观念有好些方面要受到批评。它假定教学乃是经由它而不假思索地重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它没有告诉我们过程按本质来说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因为过程可以从这一方面——照相机镜头——考虑,过程发生的某个刹那间,组成要素的存在状态怎么样;也可以从那——一方面——投影机镜头——考虑,过程连续刹那间组成要素的表现状态怎么样。最后,它会使人想起教与学的联系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作业。而事实上决不是这样。但是这种天真的看…  相似文献   

10.
心的桃花源     
方思圆 《新读写》2009,(6):40-40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没有俗世的纷扰,自给自足。然而,它始终是一个梦幻岛,俗人们都不曾达到。小作者说:“我们找不到桃花源,并不是由于它不存在,而是由于我们失去了一颗承截它的心。”说得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1.
责任     
如果有一天,为夜行人指路的星星厌倦了夜空的寂寞,它会选择什么?它是否会选择坠落? ——题记 责任是什么?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责任不是普通的词汇,因为它有着沉甸甸的份量;责任不是一个华丽的词语,它有的是冰雪般的冷峻;责任不是一句空谈,因为它需要我们用灵魂去肩负.  相似文献   

12.
非洲草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种动物:它长相奇特,长脖子长腿高个子;它走路慢悠悠,跑步却快如风,人类百米冠军都不是对手;它胆小而温顺,蹄子功却令狮子也胆怯……猜猜它是谁?它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是也!  相似文献   

13.
专家看DV     
反对歧视DV!DV不是颠覆性的工具,不等于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不等于DV影像取代胶片影像,只是在影像世界增添了一种新的影像。它给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就像在拍摄传统电影时,选择16毫米还是35毫米,拍黑白还是彩色。并不是所有题材都适用于DV,也不是所有的题材都  相似文献   

14.
高三的痛苦不是一种煎熬,而是磨练一种心灵的美丽。——题记高三的痛苦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它是美丽的;高三的痛苦不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它是美丽的,痛苦不是一次次考试失利的困窘,它是美丽的——因为,这种痛苦不是一种煎熬,而是一种意志的砥砺。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在我的手里有一本书,名字叫《野性亚马逊》。这本书上架率很高,而且一直属于畅销书的行列,这本书不是一个专业作家的作品,也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科学论文,它只是一个笔记体的、记录了很多作者在亚马逊的一些经历。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受到如此的追捧——  相似文献   

16.
风的传说     
风永远不会停止他的脚步,因为他曾经那么执著地追寻自己的梦想。——题记在世界的尽头有一座城,城中有一堵围墙。那不是一堵普通的墙。它,既不是用砖石砌成的,也不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可是却真实地存在于那座城中,牢固而且坚不可摧,即使是世界上最锋锐的刀具也休想在墙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写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它只写了件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司空见惯的家庭小事。那么,这篇小说为什么成了一篇世界名著,被译成各种文字,受到人们的重视呢?其原因,是作者通过对琐碎小事的描写,折射出社会本质的某些方  相似文献   

18.
名人名言     
<正>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它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  相似文献   

19.
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岁限上延长它。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你的想象是一个想象——如果你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的话。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世界知名心身医学家池见犹次郎教授新作《东西方心身医综合论》的要点。作者认为应建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整体医学模式;提出心身医学是沟通东西方医学的桥梁,它的非二元论哲学观点有合理的内核;作者着重研究了癌症自发性消散及失体感症的社会心理因素。这些研究成果及其观点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卫生改革也许是有补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