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系统介绍日本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及日本料理的精细、美观和日本人的"职人精神",传达了师傅传达的不只是厨艺,料理也等于处世之道的理念,找寻其中欲表达的日本传统文化。同时探讨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必然受到时代洪流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日本人的表现同样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姚道霖 《考试周刊》2014,(91):24-25
日本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日本文化已经开始影响世界,而影响最大的是饮食文化。本文以日本饮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日本的饮食文化特色及文化内涵,意在更深入地了解日本饮食文化,同时更好地体会日本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日本江户时期的饮食文化特点主要有:海产鱼类取代淡水鱼类成为副食的主角,传统日式点心制作技术成熟,怀石料理的膳食模式被日本民众普遍接受,城市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图书市场上与菜谱和面点相关的书籍种类繁多,以开放性心态吸收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精华。江户时期是日本传统饮食文化最终成熟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现代饮食理念是希望通过提高日常饮食的营养、合理食用各种食物和均衡营养素的摄取来达到饮食健康的目的。在普通人的印象之中,日本料理的菜品通常是诸如关东煮这种味道单一的炖菜;刺身、寿司这种生食类菜品;又或是天妇罗这种油炸食品。事实上,在这些表象之下,日本料理所体现出的日本饮食文化中有许多与现代饮食观念不谋而合之处。日本料理作为中国大众广为接受的一类外国料理,其对外扩展和备受大家青睐的原因离不开料理本身的特色。日本料理中以生食、海产品、清淡以及乳制品为主的多种类饮食文化,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更是蕴含了许多健康元素。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之一,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随着唐代中日交流日益频繁,佛教文化以及唐代饮食习惯也东传日本,在日本生根发芽,这使得日本的佛教文化有了新突破,也使得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从面食、豆腐、食疗三个方面出发,介绍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从而加深对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正从古至今饮食和人类生活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一个国家、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能体现这个国家、民族的特征,也是这个国家、民族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趣的体现。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对其饮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对其进行探讨其实也就是从饮食的角度对日本文化进行探讨。一、日本的国家文化文化通常有高等和大众之分,高等文化往往建立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上,而大众文化则往往更加被人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和果子被称为五感的艺术,其外观、名称、材料、色彩和包装都让人联想到四季景观和醇美的口感。由于日本人对于色彩与外观的敏锐直觉,使得和果子从点心的高度上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奠定了和果子在日本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果子成为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符号,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在各自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有很多相似的特点。特别是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日本,从遣唐使时期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饮食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拉面     
《初中生》2014,(Z6)
正日本拉面源自中国,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国民食品,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目前全日本的拉面店超过20万家,在横滨还有一家拉面博物馆。横滨、博多、札晚和喜多方是最有名的四种曰本拉面,各具特色。拉面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其影响力已扩展到全世界。  相似文献   

10.
料理文化日本料理多是接受海外的影响,后加以改造,从而成为独具日本风味的菜肴。虽然日本菜与中国菜风格完全不同,但日本菜肴从名称、内容到调味料,都可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怀石料理的基本菜单模式是"一汁三菜"。怀石料理具有食材季节感鲜明、口味清淡、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食物造型和盛器十分精美、用餐礼仪古朴优雅以及营养均衡等特点。怀石料理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是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曾经接受了儒教文化,形成日本的传统道德基础。二战以后,欧美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传入日本,使得日本青年思想混乱,出现违反传统道德的行为,甚至暴力反抗父母,杀人犯罪。日本青年应该发扬祖先千锤百炼成就的伦理思想,寻找回失落的传统文化,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相似文献   

13.
无常观与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相接触,不断冲突、磨合,与其他众多要素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日本文化中诸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延续至今。从日本古代文学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无常观主要表现在其忧患意识与生死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人对生活的追求不仅表现在丰富多彩的日本传统文化中,也体现在历史悠久的日本饮食文化中。日本便当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反映出了日本人的性格和饮食习惯,形成了特有的日本便当文化。通过分析便当所反映出的日本饮食文化及人与人之间浓厚的爱情及亲情等,进一步剖析了日本便当文化对日本社会可持续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的茶道翟立国\山东省寿光第七中学茶道作为日本传统的文化遗产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日本十分流行的一种独特的品茶艺术和饮茶方式,而且成为日本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和进行社交的手段。日本少女在结婚之前几乎都学习茶道,以培养优雅、文静的举止和...  相似文献   

16.
无常观与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相接触,不断冲突、磨合,与其他众多要素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日本文化中诸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延续至今。本文试从日本古代文学、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日本人的生死观三个方面分析日本人的无常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代中日两国琵琶的制作材料、演奏技法、定弦与音域等方面的比较,剖析出日本琵琶本土化保存发展的文化因素.琵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一千多年的保存与发展,在日本扎根成长,具有了不可忽视的本土化的地域性、崇古性、民族性等文化因素,使得这一乐器显示了日本本土化保存与发展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的暧昧性有着悠久的历史,暧昧是日本人的特征之一,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语言表达中尤为突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很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是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人的暧昧常常让与其交往的外国人不得要领甚至屡屡失败。暧昧既是客观环境造就的天生习性,也是日本人在长久的生存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一种圆滑的处事之道。暧昧性的表达是日本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产物,也是日本固有的民族性的延伸和发展。日本的暧昧性也反映了日本人传统的生活态度以及日本的传统文化。它是日本所处的岛国地理环境、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外来文化影响的综合产物,在这种语言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日本在与世界各国的外交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隋唐时期在音乐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这一时期的许多珍贵资料在日本的良好保存、流传,阐述了日本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在联系,强调要加强中国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引介是日本文化史上的显着现象。然而,由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格,使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尤其注重守护其传统民族文化之"魂"。这一特点使日本在过滤、吸收外来文化时能够成功保存本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使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