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有氧、无氧供能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动气体分析仪、血乳酸分析仪、遥测心率计和功率自行车研究了18名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并与国内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女子手球队员的最大摄氧量达3.55±0.27l/min(52.4±4.1ml/kg.min),为历年最高,与世界冠军韩国队(3.66l/min和55.3ml/kh.min)相近;无氧阈摄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80.46%,高于韩国队(66.5%)。无氧功峰值为639.1±72.3W,优于韩国队,但30秒功率下降率较韩国队快,提示训练中应注意发展无氧耐力。分析表明,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机体有氧、无氧能力已达世界强队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女子手球能量代谢特点,以中国队正式比赛为研究对象,分析6名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在实验室测试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心率、体重,在比赛现场测试比赛时的心率变化、血乳酸。结果:场上队员比赛平均时间为46.25 min;比赛最大心率平均为181.6次/min(177~188次/min),达到99.6%(98.9%~100.6%)HRmax,比赛平均心率为(154±10)次/min,102%(97.9~107.3%)HR-AT;心率变化振幅平均为16.8次/min;场上运动员在MHI心率区间运动时间比例最高,为47.6%,MAX区间达到17.68%,LMI区间达到16.9%,LI区间达到15.14%,L区间达到2.62%。全场赛后乳酸(3.7±1.4)mmol/L。守门员比赛最大心率158次/分,达83.6%HRmax,全场比赛平均心率125次/min,达83.3%HR-AT,全场结束乳酸1.9 mmol/L。结论:手球比赛是混氧运动,场上队员平均强度在无氧阈强度上下,运动员赛后乳酸水平较低,主要进行有氧运动,但无氧运动占一定比例,负荷强度可达自身极限。守门员比赛时心率与场上队员相比较低。研究认为,优秀手球运动员须具备高水平无氧爆发力和较强的有氧能力。无氧供能水平低,可能限制队员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3.
女子手球常规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九运会、2002年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及第15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前8名队常规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旨在探讨影响女子手球比赛名次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守门员封挡率、防守成功率、总失分、总射门成功率、助攻等指标在国内和/或国际比赛中对名次影响较大.认为,同一技术指标在不同的比赛中对名次的影响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比赛的水平和特点,我国女子手球应提高防守水平和控制球能力,以尽快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邹市明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训练心率及血乳酸值变化特征,探索其专项素质特点。方法:监控包括邹市明在内的485、1 kg级国家男子拳击队队员6人和贵州男子拳击队运动员12人在教学、正式比赛及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反应。结果:1)教学实战中邹市明第二、四回合及第二、三回合后休息时的心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2)邹市明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后的血乳酸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3)邹市明在30 s击打沙袋、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心率水平及强度手靶、六项素质循环组合计时后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国家队队员;4)贵州拳击队队员跳绳双摇200次、实心球对墙平推1 min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邹市明,跳绳双摇200次和阶梯式跑后即刻的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队队员。结论:邹市明及其他国家队队员在教学实战中的心率及教学实战和正式比赛后的血乳酸值反映了高水平小级别拳击比赛的大运动强度及较强的无氧酵解需求;与其他小级别国家队队员相比,邹市明在教学实战及正式比赛中更能发挥无氧酵解能力,也体现出其优异的专项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5.
摔跤运动员模拟比赛后疲劳和恢复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10名摔跤运动员摔跤模拟比赛后血、尿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实验分析,发现摔跤是以糖酵解系统为主、无氧有氧代谢供能的运动项目。在模拟比赛后,血乳酸明显升高,但1h后消除迅速;肌内嘌呤核苷酸分解激活,血氨和尿酸生成增多,血氨和血尿酸与血乳酸指标一样,可作为运动强度和机能恢复的指标。摔跤比赛降低肾功能,赛后60min明显改善,摔跤比赛后至少24h内,机体处于蛋白质净降解状态,约2d后完全恢复。摔跤比赛对运动肌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对结缔组织损伤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世界女子手球运动技战术发展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2003年举行的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中,世界前8名队伍及中国队在比赛中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数理统计与理论分析,寻找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为中国女子手球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形态与机能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基本形态与机能特点,对中国队和地方队队员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进行测定,同时对北京奥运会参赛队伍的基本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队不同优势手运动员上上肢和下肢的围度、上上肢和膝屈伸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1)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比地方队身材高大,体脂百分比低,与欧洲强队有相似的身高和体重特点,比世界强队韩国队身材高大。身高和体重应与手球运动员攻防竞技水平相适应,就某一个成年手球运动员而言,要提高专项移动对抗能力,应使肌肉含量尽量高。2)边锋比内卫、底线、守门员身高低、体重轻,而内卫、底线和守门员身材相似,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位置身材特点与世界强队相似。不同位置手球运动员身材特点不一样,以适应各位置攻防特点需求。3)优势手上上肢肌肉含量高于非优势手,对侧下肢屈伸的最大力量比同侧大,推测长期的手球运动对不同优势手运动员肢体形态、机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中女运动员血乳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期间,对15名女运动员的40场比赛进行了血乳酸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女子跆拳道比赛大部分场次的运动强度不大,比赛对女运动员的无氧耐力素质要求不高,无氧耐力素质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Gould2900心肺功能仪,wingate方法及多球训练的血乳酸动态变化方法,对北京、广东乒乓球队及广州体院乒乓球队男女队员共30人进行有气能力和无氧能力的测试,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状况与乒乓球专项特点是否相适应,并根据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系统特点及比赛中血乳酸的测定,提出在运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探讨多球训练法对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系统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测试结果反映出受试者的ATP-CP系统及糖无氧供能系统供能较好,具有较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而有氧代谢能力较差。多球训练的摆速和步法训练的血乳酸水平明显超过比赛的血乳酸水平,能较好地发展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0.
血乳酸指标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对完成套路的质量和能否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太极拳除外)的机能代谢方式、血乳酸与竞技能力的关系以及血乳酸指标对武术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综述,更好地为武术竞技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比赛时间结构与供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东省羽毛球队参加国际、国内共42场比赛进行了时间结构和赛后血乳酸的测定。研究发现,羽毛球比赛的回合运动时间与间歇时间大部分在3~6秒和10~15秒之间。不同项目的比赛,时间结构不同,比赛时的供能特点不同,赛后血乳酸含量也不一样。赛后血乳酸含量随15秒以上回合运动时间的比例增大而增加,随0~3秒回合运动时间的比例增大而减少;比赛是在有氧代谢的基础上,以ATP—CP供能系统供能为主,无氧酵解供能为辅的方式供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四届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决赛阶段32场比赛中队员犯规和红黄牌判罚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犯规主要以推、拉、绊、铲、踢人5种犯规为主,并体现出上肢犯规次数大于下肢,下肢犯规次数大于身体犯规次数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而红黄牌的判罚主要集中在推人、拉人、手球、铲球四项犯规的判罚上,这些为裁判员在比赛中提高判罚的准确性以及队员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捉高个人的防守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5年女子板球世界杯预选赛与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我国女子板球队与对手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女子板球队仍处于中游阶段,比赛中虽有个别优秀队员涌现,发挥关键性决定作用,但明星球员数量和能力与高水平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队员在主动得分、击球得分率和4、6分球等指标上同对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附加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世预赛上我国女子板球队在技战术运用和团队配合等方面较亚运会进步明显,但进攻时技术的稳定性以  相似文献   

14.
对24名男子手球运动员在不同强度专项训练时的血乳酸、血尿素、心率等指标的测试及其变化的分析研究后发现,在上强度时运动员能够胜任短时>12mmol/L血乳酸浓度的训练,但维持时间较短。而在一般性训练时由于运动强度小,对运动员的无氧代谢机能促进较小。不同强度的训练对运动员的机体蛋白质代谢影响程度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第28届奥运会中、丹、韩女子手球队攻防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女子手球比赛中国队与冠军丹麦队和亚军韩国队的攻防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射门得分率明显低于丹麦队和韩国队,得分差距主要体现在上半时;助攻数明显低于韩国队;守门员封挡率明显低于丹麦队;全能队员数量和水平低于丹麦队和韩国队。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世界女子沙滩手球锦标赛和2011年欧洲女子沙滩手球锦标赛共计169场比赛数据进行分析:1)得分方式主要以SPS为主,SPE是比赛的特色;2)在Shootout决胜中,各队都运用高技,j、高分值的SPS来赢得比赛。据此,女子沙滩手球运动训练应加强SPS的训练;重点培训守门员的攻击能力;进行各种角度的空中接力的射门配合。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11年中超传统强队多场比赛和西甲传统强队多场比赛各队队员在各场区防守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我国足球与世界高水平足球强队的差异,以期能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女子手球比赛时生理、生化指标及运动负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国家女子手球队参加全国锦标赛及国际邀请赛中的队员的生理、生化及训练负荷指标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 :我国女子手球整体水平较低 ,尤其无氧耐力较差 ;训练负荷指标中 ,我国女子队员较韩国队差 ,训练负荷指标中 ,运动密度结合跑动距离及快跑距离是评价训练负荷量的简单易操作的良好指标 ;应用 Polar表记录运动员心率 ,表明平均心率可准确评定训练负荷强度 ;尿蛋白每分排析量阈值是评定负荷强度的简便、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0届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国队与前八名整体进攻和防守技术数据做对比,将前八名5个位置的主力球员得分指标、主动指标、被动指标、意识指标的均值与中国队5个位置主力球员做比较,找出中国队队员与世界强队队员之间的差距.得出结论:中国队只有5号位易建联一人可与国际强队抗衡,其它位置主力队员进攻和防守能力与国际强队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进行的十场对德(即民主德国)手球比赛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德队的六个进攻队员中总有一个队员经常在我们任意球线以外距球门三十米附近地方进行活动,以经常保持"五——一"进攻队形.这个拖后队员的专有名词就叫"第六进攻队员".第六队员的出现对我国手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来说是生疏和新鲜的.从对德队的比赛中可以发现:第六队员在整个前锋线的进攻中,起着吸引对方和组织进攻的作用,所以研究手球中的第六进攻队员问题跟研究篮球运动里的中锋问题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