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伴随元朝与高丽王国宗属关系的确立而形成的高丽贡女制度,在近百年间,促使大量丽女性流入中土,成为中外交流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社会和化现象。这些入元的高丽贡女,大部分进入了元朝皇宫。在长期的宫廷生活中,她们不仅适应了元朝的生活环境,也把高丽化带入中国,并通过自身地位的改变,对元朝与高丽王国的国家关系以及两国国内的政治、化等生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北宋建立到南宋初期,宋朝与高丽王氏政权有着十分密切的文化交流。宋朝音乐经过两国间的贡赐活动、典籍交流等途径输入高丽,给予高丽音乐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1368年明朝建立,中原政局大势已定.明朗日益强盛,北元势力渐衰,一向以事大为外交原则的高丽,于辛禑王时期,一改恭愍王时期的亲明政策,恢复与北元方面的外交.这种对明朝外交倒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受到北元势力对高丽内政的影响,另一方面归因于明朝对高丽政权的态度.辛禑十四年,高丽征辽失败恢复与明朝的外交并与北元断交.  相似文献   

4.
试析蒙元支配对高丽王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元朝统一中国事业的结束,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随之受到元朝的干涉和控制。元朝对高丽的政治干涉、经济盘剥、军事高压,严重损害了高丽的独立自主。但另一方面,双方的人员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和增强。双方通过人员交往、通婚、杂居也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5.
元朝与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在元至元十一年(高丽元宗十五年,1274年)确立了“舅甥之好”的姻亲关系。元丽姻亲关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双方在日常生活物品及饮食文化、风俗文化、歌舞艺术、书籍以及建筑、医学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对两国社会进步、文化交融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与高丽时期的海外贸易是中朝贸易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其中所载的官方交易物品不仅包括衣带、仪仗物、布帛、金银铜器、土特产等多种类别,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制作精良的名优产品。由于这些交易物体现了不同于民间交易物的"朝贡"色彩,并反映了宋丽两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联系,同时显示出了当时的海外贸易网络属性,因而成为宋丽两国社会经济史和海外贸易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长久以来,中韩两国间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间的文化互动、跨文化合作十分深入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立足于跨文化交际背景,分析两国文化间的异同点,有利于开展大范围、多领域、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两国多元化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高丽妇女史研究开始较早,但由于高丽史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加上缺乏史料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相关的论文还很少.1970年代随着韩国社会急速走向城市化、产业化道路,家庭伦理和女性生活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与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出现了通史类的妇女史论著.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化运动、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史研究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出现了整理出与高丽女性相关的资料集和<高丽时代妓女研究>等专著和论文.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军人政治的结束和国民政府的上台,在更加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下,妇女史研究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肖奂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2):29-35,43
宋代大量送迎本国出使高丽使节的诗歌,描述了对通往高丽的海道以及对高丽文化的大体想象。宋代诗歌中出现了高丽使节、僧人、商人以及画家的身影,其形象一般比较概括且符号化,有的则具体可感,代表着宋人对高丽人的大体认识和印象。高丽文房用品、佛教用品、土特产以及日常用品大量进入宋朝,这些器物及其承载的高丽文化,引起宋朝诗人赋咏的兴趣,成为宋朝诗人认识高丽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宋代诗人因此而了解到属于同一文化圈的高丽文化,却异于"华风"或"华风"之外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宋初朝廷屡禁海商走私,而泉商走私高丽活动依旧活跃。评判泉商走私高丽不应只从经济方面看,全面考察其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异地背景,正可探得泉州人冒险、开拓的海洋文化性格。泉商走私高丽客观效果上为泉州历史人文底蕴起到作用,殊具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元至元十一年,高丽忠烈王娶元世祖之女,同元朝正式建立了联姻关系。忠烈王在位期间曾同蒙古公主、世子以及所携带的高丽官员频繁如元。忠烈王的如元活动,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的地位,为高丽自身发展赢得了空间,同时也改善了双方关系,推动了双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中,元朝与高丽之间的关系尤为特殊。元朝与高丽人员往来状况与历代相比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高丽各阶层人士大量移居元朝,元朝也有不少人入居高丽。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回顾、梳理与整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从汉代就开始实行对外汉语教育,韩国从中国五代时期开始实行汉语教学,虽然比中国晚,但延续到清末一直没有中断.有对外汉语教学,就有对外汉语教师.韩国"高丽·朝鲜"时期的汉语教学机构都由国家设立,高丽、朝鲜政府为了提供更好的汉语学习条件,千方百计聘请以汉语为母语的汉籍教师.本文从<高丽史>和<朝鲜王朝实录>中发掘有关华人汉语教师的史实并加以整理,希望能够给编写对外汉语教学史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4.
试论奇皇后对元末元丽政治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丽关系在古代中韩关系史上极为特殊,双方存在着不平等的朝贡关系,高丽贡女制度就是具体表现之一。由此元末出现了一位足以影响中韩外交关系的特殊人物——奇皇后。奇皇后在元末中韩关系,特别是恭愍王反元运动及元朝武装干涉高丽国王废立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蒙元时期的中日关系主要体现在元日之间的战争冲突、贸易交流和文化往来等几个方面,国家交往之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基于战略考量,忽必烈发动了两次对日战争,两国关系一度紧张。但两国在贸易及文化方面的交流并未因战争冲突而中断,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代与马八儿国、俱蓝国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选择与元朝关系有代表性的南亚马八儿国、俱蓝国,探讨了元代与两国的关系。全文分为三部分:1.马八儿国、俱蓝国的地理位置与中国对其的早期了解;2.元代与马八儿国、俱蓝国的交往经过;3.元代与马八儿国、俱蓝国的贸易和物资交流  相似文献   

17.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镇压异己势力,在京城设立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大搞白色恐怖。尽管对于有些重要案件,袁世凯及其属下仍要有所权衡。为加强该机构的军事威慑,袁世凯还让陆氏编成京卫军。1914年春,陆建章将京卫军主力改编成正规陆军,出京镇压白朗起义,处长遗缺由雷震春充任。袁世凯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将京畿军政执法处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