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记》,存八卷二册。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氏刊本。此版本《增订四库简明目标注》有记。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二妙集》,元泰定四年(1327)河东段氏刊本。台湾中央图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2,(4):36
近日,中国昆曲博物馆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捐赠给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馆)。该书共计10函100册,收录包括《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浣纱记》《琵琶记》《荆钗记》等在内的昆剧77本、904折其中未刊印的就有200余出,其中不乏孤  相似文献   

3.
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众多版本中,柳浪馆刊本常为人们提及,它们分别题为《柳浪馆批评玉茗堂紫钗记》、《柳浪馆批评玉茗还魂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南柯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邯郸记》。由于它们是评点本,这些  相似文献   

4.
万历《新会县志》,一般著录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笔者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的研究,认为该志当成书并刊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国图本是崇祯间增刻本,后经清人抄补。复旦本为顺治十六年(1659)补板重刊本。  相似文献   

5.
顾炎武的《音学五书》,《中国丛书综录》记有四种版本:清康熙六年(1667)山阳张弨符山堂刊本,光绪十一年(1885)四明观稼楼刊本,光绪十一年湘阴郭氏岵瞻堂刊本,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刊本。而《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吴枫主编,1987年吉林  相似文献   

6.
《涵芬楼烬馀书录》著录的张隽刻本《近思录》为“正德刊本”,实为明崇祯九年刊本.《贩书偶记续编》著录的李文炤集解《近思录》为“乾隆间四为堂刊”,当为雍正十二年四为堂刻本.江永《近思录集注》嘉庆十九年王鼎校刊本,《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著录不妥.江永《近思录集注》同治八年江苏书局刻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清光绪八年应宝时特刊本”,有误.蔡模《续近思录》十四卷,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著录的书名、卷数皆误.  相似文献   

7.
晚清黎庶昌使日,得日人高阶氏旧藏所谓室町时代覆刊《尔雅郭注》,乃就东京景刻之,后收入《古逸丛书》,世称蜀大字本(以下简称"大字本")。从现存的资料看来,说《古逸丛书》本是高阶氏旧藏本的影刊本,大有可疑。  相似文献   

8.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是否存在"明刊本",晚清以来学界颇多争议。最早提出此书存在"明刊本"者为李慈铭,然其说不足信据,实际此书在明代并未刊刻;刘辉据邓之诚题识论定王利器藏《分类野获编摘录》同于"明刊大字本"同样不能成立,不能作为论证此书存在明刊本的确切证据。李慈铭所见不同于钱枋搜辑重编本之所谓"明刊本",当为周星诒原藏、现藏台湾"国家图书馆"之旧钞本,而非刊本。这一钞本保留了沈德符万历四十七年(1619)定稿《万历野获编》的原编旧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在流传下来的《晏子春秋》有不少版本,但由于刻印时没有认真校勘或校订者各持所见,鲁鱼亥豕,不同的版本各有优劣。就目前所见,比较好的版本有元刊本(昭文张氏旧藏)、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1)、明吴勉学刊本、湖南思贤书局苏舆校本等。其中明活字本为大家所公认有校勘价值的版本,我们通过用汉代竹简本和明活字本(以下简称"明本")比勘,发现竹简本和明活字本同样各有优劣。现写就读书札记一篇,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和历史人物王十朋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区别,历来争议不断.本文就王十朋和《荆钗记》的渊源关系进行一番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陈文眉 《兰台世界》2011,(10):23-24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和历史人物王十朋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区别,历来争议不断。本文就王十朋和《荆钗记》的渊源关系进行一番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13.
唐人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原本在流传过程已经亡佚,今本可能是元人从《乐府诗集》中辑出.由于句读误断的原因,今本尚有若干失辑的文字,这些文字就保存在《乐府诗集》中.今本《乐府古题要解》,在毛晋刊本及其衍生的其他刊本之外,至少还有两种明抄本存世.持校毛晋刊本与无锡市图书馆藏明抄本,可见明抄本保存不少异文,具有相当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熊成冶刊本概况《三国志演义》熊成冶刊本,二十卷,每卷十二节,共二百四十节。现残存八卷, 卷一至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三至六、卷十九至二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熊成冶刊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失载。此外,一些外国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例如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诸本为中心》、《三国志演义的世界》、上田望《〈三国志演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不知存佚"之"徐■+家本"的《孔子家语》,尚存人间,即上图藏明隆庆六年长洲徐祚锡跋《孔子家语》王肃注十卷本。缺叶凡二十有一,前十九叶由徐■据汲古阁刊本抄补,末两叶阙如待补。  相似文献   

16.
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原名《古文旧书考》,明治三十七年(1904)东京民友社排印,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此书主要论述日本所藏中日韩三国古籍的版本源流、流布传播和校勘考释的情况,分为旧钞本、宋椠本、旧刊本、元明清韩刊本四卷,有俞樾《序》和黄绍箕《跋》。此书以第一卷《旧钞本考》最为重要。日本所藏之钞本,我国学者或称为写本,其中多为印刷术普遍应用之前的卷子本,大致抄写  相似文献   

17.
《樊川文集》常见的版本有日本枫山官库藏宋刊本(景苏园影印)、明翻宋刊本(《四部丛刊》影印)和四库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明刊本为底本,参校宋刊本等,点校出版了《樊川文集》,成为今之通行本。近几年又有学者关注到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以下简称朝鲜夹注本),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不知存佚"之"徐[火勃]+家本"的《孔子家语》,尚存人间,即上图藏明隆庆六年长洲徐祚锡跋《孔子家语》王肃注十卷本。缺叶凡二十有一,前十九叶由徐[火勃]据汲古阁刊本抄补,末两叶阙如待补。  相似文献   

19.
韦苏州诗注稿本一卷黎经诰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藏手稿本。不录原诗,径书注解。黎经诰其人其书,均未见人道及。《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著录明初刊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明末震泽严氏悟滋斋刊本《天隐子遗稿》,均有"浔阳黎经诰字觉人晚号觉翁"、"黎经诰印"印记,可考知其里贯字号。马石田集十五卷元马祖常撰,竹纸旧抄本四册,原为朱彝尊旧藏,有"竹垞藏本"朱文长方印,王渔洋借观有题记,《渔洋文集》卷十二、  相似文献   

20.
双红堂文库藏别本《牛头山》传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清抄本《牛头山》一册,书衣题李玉撰。而其内容与李玉之《牛头山》传奇(存丹徒严氏藏旧抄本)完全不同。今考此本实为另一种传奇,源出于明传奇《东窗记》与《精忠记》,与《精忠记》前半尤相吻合。《远山堂曲品》谓《阴报记》“前半与《精忠》同”,故疑此本为明青霞仙客《阴报记》的清初演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