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论赛带给我们的是机遇和梦想”,主持人沈冰在决赛开场白里这样说。1997年,在新加坡求学的沈冰代表南洋理工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那是她第一次在电视上亮相。2003年,沈冰再次坐在辩论  相似文献   

2.
徐贲 《出版参考》2010,(11):12-12
我一位在某大学任教的朋友,在博客里记叙了他参加的一场新闻传播系新生辩论赛.正方论点是“新闻自由有利于社会进步”.反方论点是“新闻自由不利于社会进步”。会后,他问反方的学生,是你们真的认为“新闻自由不利于社会进步”.还是抽签时,不幸抽到了这个论题?答曰,抽签抽到的。我朋友说,“那我对你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对你们抽到如此谬论.还能努力为之辩护,表示钦佩!不过,你们的辩论从头到尾几乎全是诡辩,  相似文献   

3.
人性与管理     
对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思想。本文认为,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人的本性取决于人的需求。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指出了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外在环境很复杂,容易让人迷失犯错。那么我们怎样判断善呢?做一件事,是善还是恶,标准何在?这是儒家的大问题。儒家有三个原则,第一是人性向善,第二是择善固执;第三是止于至善。人生下来就有人性,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自己设法行善,就算老师不教,照样可能按良心的要求来做,这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蒋迪 《大观周刊》2011,(21):133-134
《蝇王》讲述了一群流落到孤岛的孩子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终困缺乏文明理性而倒退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分化到两个阵营的孩子各自选择了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一面,模糊了有关人的本质的界定。各自认为对的预定目标却总在他人那里被消解,孩子们选择用狂欢来应对世界的荒诞。人性恶是一种原罪,但可以通过文明和理性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6.
蒋迪 《大观周刊》2011,(25):18-19
《蝇王》讲述了一群流落到孤岛的孩子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终因缺乏文明理性而倒退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分化到两个阵营的孩子各自选择了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一面。模糊了有关人的本质的界定。各自认为对的预定目标却总在他人那里被消解,弦子们选择用狂欢来应对世界的荒诞。人性恶是一种原罪。但可以通过文明和理性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7.
今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国内预赛,我获邀担任评委.想起20年前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曾经是辩论赛的爱好者,真是恍如隔世. 当年举办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时候,海内外众多一流的学者担任评委,国际一流的大学辩论队用华语论辩,不但扩大了中文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让观众通过选手比赛中的逻辑推理和辩论体会到华语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魏计星 《大观周刊》2012,(28):58-58,61
犯罪根源的研究是犯罪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对犯罪根源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人性问题。古今中外对人性的善恶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概括起来有性善论、性恶论、有善有恶论和无善无恶论。人性之恶可以表现为自私、攻击、嫉妒和纵欲等方面。人性之恶是犯罪的心理动因和原始动力。人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人性之恶,这样才能使人类自身得以发展,才能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9.
杜骏遥 《视听界》2007,(4):96-97
德国人瓦特松说过:“恶享有某种特权。它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坏蛋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有关恶与善的命题引起过很多社会学家的争论,德国的社会学家弗朗茨·M为此还写了一本专著叫《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并且因此而获得1999年德国图书金奖。可见人们对恶的关注以及被恶吸引时的无奈、羞愧和困惑。  相似文献   

10.
认真说起来,我还是个“土记者”,尽管搞了十年多的“专职报道”,也有了国家承认的“新闻专业大专学历”,但人一直在乡镇广播站工作。积“基层报道”的多年经验教训,深知吃“乡土报道”这碗饭的滋味。  相似文献   

11.
电子文件能否取代纸质文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场白:谁都知道,《档案法》规定我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可《北京档案》改国际版本的首期,便刊登了马忠魁“属地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有人说这符合“发展要有新思路”的十六大精神;也有人讲这明明是和《档案法》唱反调;还有人告诉我,别理他,这是炒作。孰是孰非,阿昆才疏学浅,不敢问津。但却觉得这是值得一辩的新话题。为此特向热心读者征集“是分级管理好,还是属地管理好?”的稿件,拟从4月或者5月份开始辩论。当然,一季度的辩题还是“电子文件能否取代纸质文件?”  相似文献   

12.
当年.吴宝康先生提出要建立“国际档案学”,我曾经为之感到兴奋。档案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应该有些共同的规律可探寻,建立基本的管理原则或原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20年过去了,我却越来越感到茫然.甚至感到所谓“国际档案学”就如“让世界充满爱”一样是遥遥无期的美妙幻想。这让我认识到还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来得更为实际.特别是对于档案学这样一门年轻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胡光明 《大观周刊》2011,(44):180-180
教育是发现、挖掘、呵护、培植、壮大、弘扬人性中天然的“善”和“自由”的过程,是一个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行修养,以“同化”、“影响”的方式“激发”、“点燃”、“导引”他人自身固有的品性和资质的过程。教育不应该是把人“塑造”、“锻造”成某一模式,而应该是以“润无无声”的方式让人“自然”地成为一个自由、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4.
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主持人阿昆开场白:《每期一辩》带着几分稚嫩、几分羞怯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不期围绕“档案工作还是要讲默默无闻”这个辩题,我们选登了3个正方和3个反方针锋相对的辩论,我们深信您读了以后,不仅会喜欢这个栏目,还会参与这个栏目。为此,我...  相似文献   

15.
一直都说让我们的报纸贴近读者,而且是强调要“贴近,贴近,再贴近”。那么,贴近读者的切入点在哪呢? 一、贴近,首要克服“疏远”。 “疏远”是一种意识。比如,以往长期存在的“报纸是指导者”的观念,虽说强调了改变,但“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类的报道还是时而见诸报端;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常常不自觉地使用“要求如何”“应该怎样”之类居高临下的口吻等等。  相似文献   

16.
乔志峰 《青年记者》2009,(21):84-84
10月4日晚,上海当地一档名为“大声说”的电视对话节目在播出关于“上海话急需保护吗”的辩论时,反方嘉宾谈到“提出保护的人,体现上海本身的一种自恋”、“上海话连方言都算不上”等观点,随即遭到当地网友炮轰。嘉宾在博客上还击后,引发了更大的“讨伐”声浪。  相似文献   

17.
沉思录     
1.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我一一作为知道善和恶的性质.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为知道做了错事的人们本性是与我相似,我们不仅具有同样的血液和皮肤,  相似文献   

18.
虚拟世界     
阿成 《网络传播》2006,(6):86-86
虚者,空也。只是我没有查过字典,不知道新华字典上怎么讲,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说。其实这是写文章人的本份,也是写文章之人和做学问之人的区别。如果给“虚”字加一点好听的解释——当然也是大众的理解,大约是说,礼貌、客气,谓之虚,比如谦虚。“谦”字好理解,谦者,让也。那虚呢?是说点客气的礼貌的话吗?如果是这样的理解,谦字的“让”就有问题了,显得不真诚。  相似文献   

19.
《1984》这本书我读了很久,每次拿起都有要放弃的冲动,极权政治下无论是人还是事,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不过我最终还是读完了这本书,现在回味起来忽然间有了新的认识:让人压抑的不是简单的极权统治,这一环境下人性从被压抑到被摧毁,才是真正让人窒息的原因. 在《1984》建构的世界里,“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隶”、“无知即力量”是民众信奉的思想,“2+2=5”是他们坚守的原则,但这些理念其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相似文献   

20.
陈启华 《声屏世界》2007,(11):23-24
什么是苏格拉底辩论法 “苏格拉底辩论法”简单来说就是与人辩论时,对于对方原先不同意的观点,不是直接进行反驳,指出其错误,而是先提出一些对方认同但又无法进行反驳的观点或事实,连续不断地获得对方的同意、承认,到最后,使反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在数分钟前还坚决否认的结论。如在柏拉图所著《游叙弗伦》一文中曾有这样的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