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迅速及时,全方位高密度地进行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报道,反映了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江苏人民无私支援灾区的举措和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2007年,江苏电台在全国省级电台中率先尝试类型化新闻广播改革,成立江苏新闻广播。本文认为,通过抢抓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新闻,聚焦最新动态,整合新闻资源,做精深度报道,强化观点评论,广播一样可以在激烈竞争中与异质一争高下,甚至成为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3.
一、突破习以为常的宣传模式,最大限度实现新闻理念的回归。——坚持导向原则下的传播选择。以正面报道为主是媒体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正面报道难做又是各种媒体普遍面临的难题。《江苏新时空》在要闻板块中特别增加了“新闻背景”,在深度、厚度、宽度、广度和接近性、可看性上下功夫。新闻背景不仅提升了主题,也扩展了宣传效果。——事实报道成为节目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2002年9月10  相似文献   

4.
李健 《今传媒》2007,(8):48-49
"江苏新时空"是江苏广电总台于2002年7月开办的一档集"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于一体的新闻栏目,担负着向全省乃至全国观众介绍江苏、宣传江苏,同时以电视新闻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广泛传达的重要任务.对于这样一档以时政新闻、主旋律报道为主的新闻栏目来说,如何使报道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观众? 如何让节目的宣传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做出影响、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 这是自"江苏新时空"开播之日起,栏目策划所思考的问题并担负的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5.
宋奕 《视听界》2010,(6):89-90
如果说,电视新闻栏目从名牌到品牌打的是一场"攻坚战",那么,电视新闻品牌的提升则是一场"持久战"。 一、由"量"到"质",体现新闻内容的深刻性 新闻的特点为"短、平、快",即篇幅较短小、报道手段较平实、报道速度较快。目前江苏大多数电视新闻品牌栏目都遵循这一原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道最多的消息。这既体现在主持人语速的紧凑、快捷上,也体现在每条新闻的时长越发缩短以及画面剪辑的节奏变化加快上。  相似文献   

6.
立体,深度,互动《江苏新时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柏铨  陈磊 《视听界》2002,(5):9-10
江苏卫视作为江苏合窗口频道,担负着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江苏的重任,是外界了解江苏的看台。7月22日横空出世的大型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开播以来在江苏以及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反响。作为占有这样一个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如何定位,不仅折射出整个频道的办台宗旨、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理念,也是提高收视率,获取观众认可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可谓是取胜的利器,但这必须以大量的精心策划做为坚强后盾。传播者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要指向受众,受众在眼球大战中愈发显得资源稀缺,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弥足珍贵。因此本文拟从新闻视角、深度报道、策划方略、传受关系这四方面对《江苏新时空》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江苏分社在江苏省辖市设立的第一个采访机构——连云港采访站于1月21日成立。这是新华社江苏分社与地方共同搞好新闻报道所采取的一个措施。采访站的主要任务是采写报道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新情况,为新华社提供信息、组织稿件,协助江苏分社做好连云港地区的新闻采访和其他业务工作。连云港采访站实行市委、新华  相似文献   

8.
开拓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没有创新的报道难以赢得受众。探索新途径,开挖新观点,是本届江苏广播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秘诀所在。 2002年度江苏广播新闻奖共有98件作品参评,其中获得一等奖的10件,二等奖25件,三等奖35件。这些获奖作品体现了上一年江苏广播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08,(1)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电新闻中心立足卫视、城市、公共、国际等四大频道,全力打造《江苏新时空》、《1860新闻眼》、《有一说一》、《早安江苏》、《公共新闻网》  相似文献   

10.
《视听界》2008,(4):13-16
统一部署 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江苏广电总台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启动宣传应急机制;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全方位高密度地进行抗震救灾报道;打破常规节目版面,进行特殊编排;加强对中央电视台的供稿和发稿工作。截止6月4日,新闻中心共播出相关新闻1600多条,总时长5000多分钟,中央台共采用190多条次,名列全国省级台前茅。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从江苏经济报社传来消息,省档案局在《江苏经济报》上开办的“江苏档案”专版,在2010年度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中,喜获“读者喜欢的好专栏”一等奖。此前,“江苏档案”曾于2007、2008年两次获中国经济新闻“好专栏”奖。  相似文献   

12.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做到早、中、晚都有新闻节目,并且能够紧紧地吸引听众。江苏台新闻节目为什么受到广大听众欢迎呢? 首先,在时间上巧安排。早上,当人们听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大家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正想听全省各地的新闻,江苏台在7点钟安排了《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午,当人们下班回到家中做完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2007,(5)
《江苏大地》每晚19:20—19:35,20:30—21:30播出《江苏大地》是江苏公共频道主打的以"三农"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栏目,于2004年9月开播。栏目开播三年来,  相似文献   

14.
江苏电台新闻节目改革从今年1月1日正式推出,至今已经半年了。从方方面面反馈的信息来看,给予赞扬和肯定的不少。有的领导同志说:“现在江苏台的新闻节目办得不错,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新闻大视野’问题抓得准,报道有深度。”“录音报道数量与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7——19日,江苏新闻专科学校校友在连云港市科技活动中心聚会,交流工作和学习的心得体会。校友首次聚会,一致推荐原江苏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李维,副校长叶春生、李扬、夏晨中,党总支  相似文献   

16.
新千年浙江卫视打造的《新闻现场》和2002年7月江苏卫视精心开发的《江苏新时空》,为省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开启了追求新境界的大门。这两档栏目从开播到现在,各自在省内打出了名气,不仅得到了当地观众的认可,甚至在其他省份也吸引了不少“眼球”。一、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秘诀”在于敢于以独特的方式做出别人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1.特立独行,深化“新闻立台”观念,加大新闻节目投入《江苏新时空》以新颖的编排追求信息场效应,整个节目由板块组接而成,板块之间长短搭配,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关联。而总主持人总串、评点,新闻主播及资讯主持人轮流主持播报的报道形式,既可避免众多栏目片头和栏目名称给观众带来的混乱,又能使整个新闻板块形成气韵流畅的视觉感受。另外,《江苏新时空》还特设“今日开奖”栏目,每晚节目结束前,公布昨日好新闻,最佳信息员以及幸运观众名单。从时间段到内容的设置和体现媒体与观众的互动性,加强人际传播的亲和力等,江苏卫视可以说是特立独行,在全国省级卫视台里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他们在大众黄金时间体现大众化,这也顺应了全球传播业态的大潮。为了打造好《江苏新时空》这档“另类”新闻,江苏广电总台可谓下了大本儿,以超常规的大手笔投入...  相似文献   

17.
重大主题报道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江苏卫视的省级新闻联播节目《江苏新时空》的“大型新闻行动”,以资源整合作为“整合传播”的特定内容,以“做活动”作为“整合传播”的特定方式,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了颇为引人瞩目的创新,堪称推进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8.
驻外记者主要承担江苏原创新闻的采写,而江苏原创新闻是新华日报几次改版的重要成果,已成为新华日报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我们要进一步巩固这样的优势。市县报道是江苏原创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市县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对我们提高办  相似文献   

19.
鲁艳敏 《传媒》2020,(2):24-27
近年来,江苏广电总台围绕提升整体传播力和复合影响力,在全面探索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推动媒体融合、节目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2020年1月1日,《江苏新时空》和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改版后全新上线,改版后的各档节目进一步发挥了全媒体新闻演播室的特点,放大了电视新闻的内容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的节目形态,全面提档升级,强化评说功能,增强节目的舆论引导力;增加电视观众及网络用户的互动环节,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格局,以适应新闻态、直播态、互动态的多样式业务需求,提升新闻节目的互动性、鲜活性、可看性。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卜宇表示,此次改版是江苏广电力度最大的一次改版,对《江苏新时空》《新闻眼》以及江苏公共·新闻频道上的各个新闻栏目大到整体包装、版面设计、播报方式,小到字幕、角标、配音、主持人着装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版,改版总体方向为“把正方向不走偏,提升品质不走低,强化创新不僵化,追求极致不打折”。  相似文献   

20.
张云 《视听界》2010,(4):97-98
江苏新闻广播2007年1月成立,采用半小时滚动一次新闻资讯的模式,内容是12分钟资讯+189钟新闻延伸,不停地滚动刷新新闻。时隔三年多,虽然江苏新闻广播经历无数次调整和改版,但按时滚动刷新新闻的模式丝毫未动,因为这是新闻类型台的骨架,也是有别于其他新闻综合台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