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和档案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档案室如何顺应并做好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管理的转变,适应网络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环境,已成为目前广大档案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的捕获要求——澳大利亚电子文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档案工作者认识到,在电子环境中,文件不受媒体形式的约束而存在.档案工作者对文件的定义与信息技术中的文件定义是有区别的.文章介绍了电子文件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背景信息对文件的形成、维护、管理、利用中的意义.同时介绍了澳大利亚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元数据的定义及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办公自动化进一步普及,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将会更多地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公文流转.如何对这些电子文件进行管理,使之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是摆在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和OA系统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正日益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因而如何管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是世界各国文件和档案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档案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置身于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企业档案工作者将发现企业档案发生了巨大变化。1.企业档案载体的转变。在企业实现计算机全程管理后,适时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远近传递交换和处理。在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文速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产品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快捷又方便。例如生产或开发一项较大项目的产品就需产生上万份的图纸,而其中许多又要承袭老产品的大部分成果,因此电子图纸显示了其比纸…  相似文献   

6.
谢伦伯格理论与计算机自动化世界(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文件连续统一体观 电子文件管理新方法的倡导者所主张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现行文件的鉴定.他们力主档案工作者在电子文件生成之前加以介入,并在“文件形成阶段”,即文件生成者设计电子文件系统时就开始鉴定文件.档案工作者“应该在任何文件生成之前鉴定事务功能,并决定……  相似文献   

7.
1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档案管理标准化程度低,档案工作者的观念转变不够.电子文件的产生、传输、存储和再现始终与其产生的设备有强烈的依赖性,许多单位未能处理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者间关系,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另外,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财力支持明显不足,经费问题成为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崔颖 《北京档案》2004,(7):42-43
今天,信息化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政府机构的工作方式,无论是公司企业还是政府部门,数字化文件正在逐渐取代书面形式的材料.电子文件的形成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如何管理电子文件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对电子档案进行正式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10多年前,澳大利亚就开始探索电子档案归档的最佳管理方式,他们多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相似文献   

9.
探论电子档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筱芬 《浙江档案》2001,(10):32-33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的迅猛增长,档案工作者如何收集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如何鉴定归档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归档后的电子档案在漫长的保管期内如何保证它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如何开发利用电子档案?如何在实体文件和电子文件并列运行的过渡时期内提供实体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综合管理?等等问题都是当今档案工作者所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历史使命.今年1月份通过国家档案局鉴定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科研课题正是尝试对该挑战给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处理技术.鉴于该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本文将根据课题的设计思想简单论述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4,(Z4):53-5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纸质文件逐步被电子文件所替代。现代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向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转变,电子文件管理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档案信息化是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档案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企业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方兴未艾.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电子文件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成了广大档案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为档案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档案工作的变化 1.档案载体的变化——磁性载体、光学记录载体的使用和普及.电子文件的产生,使大部分档案的载体由传统的纸质材料转变为磁性材料和光学记录材料,一旦实现"无纸办公",以磁性材料和光学记录材料为载体的档案将在档案领域占主要地位.以电子档案为代表的新型载体档案必然取代传统形式的纸质档案,这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基本信势.  相似文献   

12.
国家电网公司推行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取消了纸质文件的传递,产生大量的CEB文件.由此引起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要做好电子文件档案归档工作必须对文件的接收、传阅、归档、存储等工作了如指掌,掌握文件运转的全过程,使其得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延伸了传统档案的内涵,档案工作者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关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推行大大方便了文书档案的利用,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引出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文件应运而生,档案部门管理电子文件成为必然,档案工作面临着电子文件带来的记录方式的改变,而产生了档案管理活动和利用方式的变化,正确认识电子文件的特点和性能,是档案工作者必备的知识点,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真实、准确与安全也成为档案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刘东斌 《档案管理》1999,119(4):9-10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保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成为档案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为了方便电子文件的利用,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在一个机关,物理归档与逻辑归档可以并行".也就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长期并存,双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地用在了办公自动化方面,随之而产生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汇成浩大的信息流,成为社会改革、发展和增效的宝贵资源.近些年,档案工作者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其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文件产生的数量中.形式不断翻新,而用有不少已经进入归档阶段并转化为电子档案;另一方面不少档案工作者对电子文件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太快,难以找到完全一致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本文将以我国对此问题的主要研究为基础,并以国外解决此问题的一些方法为参考,分析和介绍解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深入发展,各部门产生出大量的电子公文、电子图像、电子表格、电子邮年和多媒体等电子文件.如何切寮有效地把这些电了文件保存下来,使其转化为电子档案信息是广大档案工作者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现代化、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和CAD、CAM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传统的纸制文件将要让位于数字代码序列的电子文档。电子档案如何管理,是当今档案界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1、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变长期以来以纸质档案管理为基础的传统方式,建立以电子档案为基础的新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经受电子文件给档案管理“冲击”,为做好电子档案在思想上打好基础,这也是企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2、做好…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安全保护的六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北京档案》2006,(6):40-40
随着电子档案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大,对强化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成为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并尽快掌握的新课题.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质,要确保电子信息的安全,关键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初至今我国相继有大量关于电子文件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发表,通过对2001年至2006年各期刊发表电子文件论文情况的调查发现档案期刊是电子文件探讨的主力军,这种现状的出现既是现实的要求,又是"档案人"的历史责任所在,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要勇于担当起电子文件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