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伴性遗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的内容。它主要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其实质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本节课与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章中有着总结和应用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通过情景线索,围绕"伴性遗传"教学目标,推理分析其遗传方式和特点,并以问题为驱动,带领学生探究,完成知识构建。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思路"伴性遗传"是沪科版《生命科学》教材第3册第8章第2节的内容。第8章前半部分讲的是孟德尔定律,后半部分讲的是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本节内容是对遗传定律的深化和应用,也为分析各类遗  相似文献   

3.
娄维义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0-31
1 教材分析 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试验本)高二第一学期[1]第1节第四部分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本节课"伴性遗传"是在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节重要内容,是区别于常染色体遗传方式的另一种遗传方式.教材首先给出了伴性遗传的定义,然后指出红绿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Xb.通过图解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4.
车亚莉 《中学生物学》2012,28(12):28-30
1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个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有初中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既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伴性遗传”是新课标教材《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内容,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进一步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讲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规律,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以红绿色盲的发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探索精神,并通过对“问题探讨”“积极思维”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其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2.地位、作用及特点本节内容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是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好的生物学材料,必须全面掌握。人类遗传病概率的计算必须要运用本节知识。  相似文献   

7.
方煜 《教学考试》2024,(15):48-51
<正>在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人类遗传病》是第5章的最后一节,介绍了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和检测预防手段。但在考题中,人类遗传病往往与第1章的遗传规律及第2章的伴性遗传紧密联系,因此在高三总复习中往往将以上内容都整合在遗传专题中。下面以2023年6月浙江卷第24题(节选)为例,分析人类遗传病常见的两种题型的解题思路。1.真题展示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知识准备,也是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生物的进化的重要基础.高二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四种无性生殖方式以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双受精的概念,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二生物学教材在“遗传和变异”一章中 ,介绍了多种人类遗传病。其中 ,比较典型的是白化病和红绿色盲 ,它们虽同属隐性遗传病 ,但遗传的机理和特点有所不同。据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巩固和完善有关的基础知识 ,进而研究讨论这两种遗传病的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这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1 对比分析针对白化病和红绿色盲遗传的机理和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进一步明确概念 ,强化基础知识 ,为研究解决综合题做好准备。1.1 白化病 白化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a) ,控制相…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62-63
"伴性遗传"一节介绍了伴X、伴Y的遗传现象和规律,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为遗传规律的应用和"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为提高人口素质、生产实践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教版"伴性遗传"主要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分析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作为高中生物的难点章节,探究其高效的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遗传学相关实验设计"一节的市级高三教学研讨课教学全程回忆与总结,发现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时,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专题,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便轻松应对高考,下面对遗传学相关实验设计一节课教学介绍。1考纲解读1.1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4)伴性遗传Ⅱ。  相似文献   

12.
一、高考探究 本专题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介绍生命活动规律.前者包括必修第5章"生殖与发育"、第6章"遗传与变异"、第7章"生物进化"及选修第3章"遗传与基因工程",分别从个体(发育)、细胞(减数分裂)和分子(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工程、基因遗传定律及进化分子基础)等角度进行逐步深入的学习;后者包括必修第8章"生物与环境"、第9章"人与生物圈",按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顺序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背景分析· “伴性遗传”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二年级《生物》教材必修二中的内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命题热点。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学生已学过基因的两大遗传规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为“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中首先介绍基因在染色体上.然后以红绿色盲为例介绍伴性遗传的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以及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伴性遗传是继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不仅要求对伴性遗传和规律进行分析归纳,还要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进行比较分析,解决遗传图谱的识别和分析遗传方式的问题.因此首先应把教材中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自行总结出该类遗传病(伴X隐性)的特点,然后通过实例去比较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与伴X隐性遗传病,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袁利娟 《广东教育》2007,(10):64-65
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设计 《向心力》是该章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以后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作好准备.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和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说案一、课前准备1.备教材"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人教版四年制《几何》第2册第4章11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内容的基础上,学  相似文献   

17.
<正>1概述"遗传的基本规律"部分的考点包括: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重点与难点集中之处,涉及的概念多、原理多、计算多。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包括染色体分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实际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知识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75-76
<正>2018年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有关生物学遗传基本规律的要求没有发生改变,必考部分依然是:(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也没有改变。考查从性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的填空题,分值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六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材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讲授的楞次定律,是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它与上节课讲述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流大小的定律并重,是本章主要讲述的两个内容,是在学生接受了由磁生电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为随后要讲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应用起到铺垫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式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探究过程中,培养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