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回顾总结我国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提出了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指出了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缝宽α远小于光波波长λ,每个小缝相当于1个线光源,光的干涉是有限的这几列线光源的相干叠加;而在光的衍射现象中,缝宽α与光波波长λ可相比拟,狭缝处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认为是发射球面子波的波源,光的衍射就是从同1波面上发出的这无限多个子波的相干叠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相干波的叠加,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3.
知识与权力的互动与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知识活动领域和大学职能变化所受到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对大学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具强度的。政府对大学的干预与大学的自治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应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平衡。当今社会,知识与权力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知识就是权力",知识日益成为权力的工具和权力的合法性外衣,大学作为知识组织,往往是规训社会、驯化学生的某种"权力的眼睛"。为了不让知识从属于权力,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保持知识的独立地位,必须要有知识与权力之间自觉、清晰的划界。  相似文献   

4.
电场强度与电势是研究电场性质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分别表示电场的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严格的区别.两者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因此值得我们来认真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5.
李靖 《天中学刊》2002,17(3):109-110
一、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涵义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这种学习方式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方法、策略、步骤;这种学习倾向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动机、态度、情绪体验、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偏爱。学习风格是在个体神经组织结构、神经活动方式、生理机能的基础上,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自己的认知特点,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与采用…  相似文献   

6.
期中考试的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如何在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具有现实意义。介绍了如何实现"一人一题"和多次进行的期中考试改革的具体办法。实践证明,采用改革后的"期中考试",可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常态化,可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民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支配的私有空间逐渐扩大,维护私人秘密不受侵犯的愿望也日益增强。然而,自隐私权问世以来,公民隐私权及其保护虽然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但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通信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公民隐私权面临的威胁和侵害愈加严重。在隐私权日益得到重视的同时,与隐私权相关权利的冲突也日趋激烈,最突出的就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那么如何划分各自的界限,如何解决双方的冲突,如何协调双方的关系等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的法律现状,谈谈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点以及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冲突与决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2年7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后,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与共产国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是以共产国际遥控中国革命为主要特征的,由此决定了共产国际对大革命时期中国机会主义的产生、泛滥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作为中共党的总书记的陈独秀有着浓烈的自主思想和一套有别于共产国际的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和方法,在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在国共合作方式、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其思想根源主要在于陈独秀浓烈的自主思想与共产国际强制政策之间的紧张关系无法合理地排解,并最终导致了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决裂.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是使整个社会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得到协调而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只注重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只重视科学而忽视人文的现象.作者认为,离开科学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仅有科学也不是万能的,科学必须走向人文.科学与人文虽然在形式上是分离的,但尤其本质而言应该而且是可以统一的,关键是人们是否意识到二者的统一将会给社会来怎样的福音,而二者的分离又将会给人类造成何等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是使整个社会在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得到协调而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只注重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只重视科学而忽视人文的现象.作者认为,离开科学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仅有科学也不是万能的,科学必须走向人文.科学与人文虽然在形式上是分离的,但尤其本质而言应该而且是可以统一的,关键是人们是否意识到二者的统一将会给社会来怎样的福音,而二者的分离又将会给人类造成何等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黑色作为一种基本颜色词在日汉两种文化中除了具有相同的本意外,又有引申义.本文通过对“黑”与“い”各个义项进行分析,旨在为中日比较语言学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Pun"与"双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n与“双关”是英汉语中各不相同的修辞格。从定义来看 ,“双关”即“一语双关” ;而pun除了“一”语双关外还可以“二”语双关 ,甚至“多”关。从分类来看 ,pun包括paronomasia,syllepticpun ,antanaclasis和ambiguity ,而汉语的“双关”只能与前两项对应而无法包容后两项 ,与后两项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分别是“换义”和“歧义”。由于英汉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多各行其道。因此 ,在双语转换中 ,pun或“双关”原来的用词和立意往往会消失。本文结合实例 ,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5.
"言志"说与"摹仿"说出自中、西方不同的诗学话语体系,在美学内涵和价值追求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某些本质规律的探索和认识,都很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其终极价值关怀是一致的,本质上都是"为人生而艺术"的.  相似文献   

16.
席扬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41-249
“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相似文献   

17.
"正当"和"善"既存在通约性,又有不可通约性。二者的"通约性"在于它们都有价值辞的作用和功能,"正当"具有"善"的部分特性,行为自身的正当性就是一种"内在善";相应地,"善"的各种描述性陈述也能提供用以判断一个行为正当性的标准,某些"善行为"也是"正当的行为"。二者的"不可通约"表现在:正当是评价人们是否履行义务的标准,善是评价事物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善"通常比"正当"有更一般的意义。在有些场合,"善"能被替换成"正当",但是不能将"正当"替换成"善";即使"正当"、"善"都用在行为中,"正当的行为"、"应当的行为"以及"善的行为"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文学思潮的"特性",即是指只有在"文学思潮"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显现的东西.只有当各种因素的"共同倾向性"呈现出容易被人们感知的"群体"样态时,"思潮"的生命过程才算开始."共同倾向性",既表现为"共时性"的各个完整系统之中的各环节或部分,又表现为"历时性"衍化而成的"家族相似"式的纵向现象异变中."文学思潮"的"群体性",既可以是某一特定时期以平行方式排列的集束"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现象以跨时空(指不同文化时段)排列呈现为纵向性的"现象"群体.文学思潮的"扩张性"特点,意味着它总体上不是内敛,而是外扩并具有强大的辐射性.由"点"到"面"的变化过程亦就是由单个的"思"之于群体"潮"的生成过程."点"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最先呈现了某种趋向,潜含了外扩的潜能及被多角度接受的可能性.它首先体现为对存有"小异"的"同质"因素的"吸附",其次表现为对在对抗中日益弱化的因素的"招降"或"改编",同时也相应产生对"传统"因素的"改造"."整合性"是文学思潮"扩张性"特征的重要内涵,也是"扩张性"功能外化的主要策略."整合"中的"呼应性"和"矛盾性"(对抗性),可谓文学思潮扩展历程中最有活力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