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描写了因对所拥有的爱情不珍惜或粗心而导致爱的失去带给主人公们的哀伤、痛楚、悔恨与留恋,带给她们的对爱情真义的反思,对崇高爱情内涵的思索。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与诗人、与作品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同时,反思自己过去的情感,思索现在所拥有的和将来的情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狄拿森,是美国最富传奇性的女诗人。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作。艾米莉·狄金森终身未嫁,其爱情生活的失意,带给她巨大的痛苦,但诗人追求爱的永恒信念始终不渝,对爱的专注与真诚在其诗作中处处可见。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描绘各种爱情生活体验,细致入微,蕴涵丰富,激情澎湃。  相似文献   

4.
席慕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华人大众所熟知的诗人之一。席慕容爱情诗歌中古朴的文辞表达、含蓄的情感抒发、氤氲的意境营造透露出席慕容爱情诗歌中浓郁的古典情怀。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金森是与惠特曼齐名的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一直被称为二十世纪初英美意象派的南惹?她诗作的最大特点是擅长使用意象这一诗歌技巧,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情感和深奥的哲理.本文从阐述狄金森意象诗歌独特的创作特点,具体分析狄金森以自然、爱情、死亡和永生为主题的诗歌中新颖、奇特、凝炼的意象,以期从意象这个角度来欣赏狄金森的诗歌.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美好并且令人向往的,尤其是在动荡与漂泊中的爱情,带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更多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与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在书写爱情的缠绵与纠葛时,也映照出主人公在高贵与卑贱、美丽与丑陋、幸福与存在中的选择和取舍,小说中人物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及生命存在状态的反思,使得作者在描写男才女貌、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中,表达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是诗之灵魂。自然意象是狄金森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狄金森不同主题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读者可以更真切深入地理解诗人对于自然、爱情、宗教(死亡)等人生哲理的独特认知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白锡汉 《文教资料》2010,(29):32-33
艾米莉·狄金森在其诗中大量运用了“圆”这一意象来表达永恒。圆集中体现了她对自然、爱情、死亡和上帝的思考和认识.这些认识主要源自她对自然界万物的细致观察.与诗人对死亡和爱情的独特感受密不可分.具有独特的涵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的题材以爱情见长.其诗语言明快,意象丰富,内容深刻.本文以七言诗形式翻译她的"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这首诗,以使更多的读者赏析到艾米莉爱情诗的魅力.这首诗体现了艾米莉诗的特点并呈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艾米莉的生活经历、社交圈子以及居住环境决定了她的创作风格,她的诗被认为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是与惠特曼齐名的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 ,一直被称为二十世纪初英美意象派的先驱。她诗作的最大特点是擅长使用意象这一诗歌技巧 ,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情感和深奥的哲理。本文从阐述狄金森诗歌意象的影响源着手 ,介绍她独特的诗学理论 ,具体分析狄金森以自然、爱情、死亡和永生为主题的诗歌中新颖、奇特、凝炼的意象 ,以期从意象这个角度来欣赏狄金森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文坛上,著名的"白衣修女"艾米莉·狄金森,以自成一体的诗作风格著称于世.本文旨在分析她的情诗及其独特的内心世界,以期在对狄金森有一个较为客观认识的同时,对其微妙的情诗进行赏析.她的一生苦苦追寻爱情却终老独身,她理想的爱情,尽管有一些超现实化,仍可将其视为简单的爱情因为那只是对一份纯净和持久感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有"白衣修女"之称。在其默默无闻的一生中,创作了1700多首诗歌,其中的500多首以死亡为主体,更多的诗歌主题关乎到爱情和永恒。本论文旨在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进行解读,以寻求其理想的爱情,对死亡的超然认识以及所追求的超现实化的永恒。  相似文献   

13.
李元 《考试周刊》2011,(45):15-16
狄金森被称为是"隐居的白衣修女"。她的诗朴素纯真如孩童,她渴慕爱情却孤独一生。艾米莉的诗里有忧郁如海,她的语言会热烈如火;她会冷静地谈论死亡,她会愤怒地斥责上帝的不公。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她内心恐惧、忧伤、渴望和挫败感的复杂情绪的纠结增添了她的诗作的魅力。艾米莉穷尽一生追寻理想的爱情,思考爱与生命的永恒,探索生命与死亡的真谛,她用寻找爱的眼睛发现自然中的美。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郎特和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英美文学史上曾引起世界轰动的"奇"作家.通过比较她们的生活方式、性格、文学创作等方面,发现她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人生经历不同寻常、个性奇特、爱情观独特执着,而且她们在各自的荒原所创造的作品都非常奇异、带给了世界奇妙的震撼,因此她们堪称"开在荒原上的两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她们对男子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抗争;有的以男性为主人公,反映他们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思恋。这些诗歌大致揭示了周代及周代以前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和对爱情执着专一的态度,当然,其中也隐约可以看到礼教世俗对爱情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狄金森擅长用意象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哲理.本文通过分析她的以自然、爱情、死亡和永生为主题的意象诗来了解她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的爱情诗大多集中在《国风》,以《郑风》最为突出。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郑风》爱情诗的表现手法:一是呼告手法,多采用女性视角,以独白口吻,表达女性对爱情热烈大胆的自由追求。二是叠章层递结合,通过对景物层层递进以及主人公心情步步紧逼的描写,获得一唱三叹之妙。三是反诘句收束,表达主人公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这些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她一生创作一千七百多首诗,却未能活着看到自己的成功,她的诗具有惊人的完整和独创性。她一生遭受多次打击却不屈从于命运摆布,她性格孤僻,深居简出,但观察敏锐、细腻和独特,“大自然”、“死亡”、“永恒”是她所喜爱的主题。本文主要分为下列三个部分:一、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平及其局限性;二、艾米莉诗歌的写作特点:三、对艾米莉几首诗歌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阿赫玛托娃早期诗作中成就最高的是爱情诗。她的爱情诗不仅善于发掘女性的心灵世界,而且她的诗歌具有将激情与理智相融合的特点。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集《黄昏》将读者引入一个封闭的、充满感伤与哀婉情调的女性世界中。诗歌中的女抒情主人公虽然与诗人本人十分相像,但并不是诗人自己,也不是单单的一位女性可以代表,诗中的女抒情主人公的爱情总是没有希望的,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艾米莉·狄金森对公开发表诗作的抗拒态度与其对以诗册和书信为载体的"私发表"的热情一直是狄金森研究学界试图解开的核心秘密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狄金森生前发表的作品在公开出版时的遭遇和狄金森对这一遭遇的态度来剖析狄金森选择以"私发表"为自己选择理想情感宣泄方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