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生前说,他愿意活到1997年,亲眼看到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亲自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老人家未竞之愿在我们身上实现了。香港回归五周年之际,我有幸踏上这片热土,领略“东方明珠”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海南档案》2007,(3):M0002-M0002
1997年7月1日,香港在历经沧桑后回到祖国怀抱。从那一天起,香港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同胞实现了当家作主,真正成为香港的主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全球华人为之欢呼雀跃。25年后,我有幸作为一名驻港视频记者,见证和参与报道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这一历史时刻。一、追寻主席的足迹见证“东方之珠”的成长岁月2022年6月30日15时10分许,列车徐徐驶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习近平主席乘坐专列,来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三次到访香港。  相似文献   

4.
香港用一国两制形式回归祖国的总策划者邓小平同志晚年深情地说过 :“等香港回归祖国后 ,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 ,站一站 ,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这些话 ,曾深深地感动了我 ,并一直希望他这份心愿一定能实现。1997年2月19日下午 ,我作为新华社国内部的主任 ,忽然接到上级通知 :“今天晚上必须安排足够的骨干编辑、记者值班 ,遇到情况各条发稿线路必须畅通。”出于一名老政治记者的敏感及平日得知的零散消息 ,我心中暗暗祈祷 :“小平同志 ,您可不能走啊 ,距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仅有四个多月啦 ,马克思、毛泽东二…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2,(14):46
尽管报业正受网络媒体冲击,但香港报业公会主席甘焕腾4月23日在"2011年香港最佳新闻奖"颁奖典礼上披露,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报纸的发行量却是"节节上升"。他说,这几年间,无论是世界各地以至是香港,都有很多评论或报告指报业市场前景黯淡,甚至急速萎缩,但香港的情况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港人的希望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此时香港普通老百姓对香港的未来有些什么希望?近日,记者在香港作了一连串的街头采访,倾听了耄耋老者、家庭主妇、幼稚学童、公关小姐、机关职员等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这些话语道出了他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欢欣和热切企盼。 小儿郎:回归后要考第一 采访中碰到的第一个对象是一名叫林英杰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他只有7岁,正带着4岁的弟弟走在街上。记者问他对回归有什么最大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时,笔者在香港见到语言学家陈原,半开玩笑地问他,多少年之后香港会改用简体字,他说50年.笔者说可能10年左右,他安慰说,应该不会这么快.  相似文献   

8.
再过半个多月,即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做好香港回归的各项宣传报道,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迎接香港回归,要突出宣传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为了解决台湾以及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小平同志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即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2年9月,他在同英国首相会见时,阐述中国解决香港问  相似文献   

9.
香港“九七”回归与传媒运作态势谢骏1997年7月1日即将到来。这一天标志着香港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时代的终结,中国收回主权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开端。香港回归之后,传媒将会在传统和现实的连线上找寻自己的方位。长期以来,传...  相似文献   

10.
5月24日,我因参加’97浙江经贸洽谈会,有幸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香港的八九天时间里,感受最深的是香港同胞流露出的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 5月28日晚上,在港的宁波、绍兴、杭州、台州等11个同乡分会,为迎接香港回归,联合成立浙江籍旅港同乡总会。我们几位记者随代省长柴松岳一行一起来到香港总商会采访,见到了许多旅港同乡。上虞籍的港胞张杰老人热情地和我们攀谈起来。这位年逾古稀、面色红润的老人,近年来已先后向我省教育事业捐献了800多万元港币,而他自己却含辛茹  相似文献   

11.
曾祥敏 《现代传播》2007,(4):130-131
2007年6月23日至30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作为中宣部指定的"香港回归十周年"重点节目,该片播出后受到观众热烈反响.7月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本刊编辑部承办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2.
公元19对年7月1日,历经一个半世纪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日的怀抱。香港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1997年7月1日这个不平凡的日子将永载世界史册!香港回归祖国,对于两地新闻界来说,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这就是:在“一日两制”的新形势下.在《基本法》的框架下,直守其制.互遵其规,增进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发展,为祖目的繁荣昌鱼作出贡献。《基本法》明用规定,中国大陆和香港实行“一日两制”,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继续保材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还规定香港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这就是说,大…  相似文献   

13.
香港中华书局最近出版了一本迎接香港回归的巨著:香港版《史记》。全书包括了《三年零八个月》、《六七暴动》、《九七回归》等几个数字,组成了香港的历史,这是首部由内地历史学家撰写的香港历史书。这部书以大事记形式,按香港年、月、日时序排列,记述的时间为从远古到1997年香港回归,总共6000年的历史,对具有特别意义的事件,则用特写的方式予以重点记述。书上还配有2000多幅历史照片。是一部了解香港、索引香港历史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4.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日益临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宣传力度逐步加强,并将在6、7月间达到高*.在新闻节目里,《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及时报近国家领导人有关香港回归的讲话、有关活动以及香港地区的有关活动和评论.《新闻和报纸摘要》从4月21日起到7月1日,开辟《香港回归之声》专栏,播发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遣,介绍香港的历史、回归的背景、国零时香港的政策、“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港人治港”、驻港部队肩负的任务等.新闻专题《九州巡礼》自199年7月1日到1997年7月1日,抬出专题…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结束一百多年来作为英国殖民地屈辱的历史,回归到伟大祖国的怀抱,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香港经过了长达13年的过渡时期。在这期间,香港的新闻传煤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新生和死亡的频率都在加快,新老传媒之间的竞争更趋剧烈。文章从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个中原因,并从宏观上展望香港回归后新闻传煤如何适应新角色。  相似文献   

16.
知识林     
香港回归何以定在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的时间为什么定在1997年7月1日呢?英人霸占香港共计三步。其一,鸦片战争后,中英于1842年签署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本岛。其次,1860年中英签定《北京条约》,割让了南九龙半岛。而第三次,也是土地面积最大的一次,即1898年6月9日签定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称,因“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故“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拓展英界,作为新租之地”。这样,即将北九龙半岛,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大小200多个岛屿,总面积9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了英国统治范围。1898年…  相似文献   

17.
迎香港回归创出版佳绩香港题材粤版图书出版巡礼苏毅随着香港回归日的临近,有关香港题材的图书成为出版热点。作为香港的近邻,在地缘、人缘和信息等条件上得天独厚的广东出版界自然当仁不让,近年来抓准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集中推出一批有助于内地认识和了解香港的图...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2月14日在与香港新闻界负责人共庆新春佳节时表示,随着香港回归日益临近,希望香港新闻界本着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努力为香港市民和全世界提供客观而准确的信息,为香港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他表示相信在“九七”后,有基本法对香港新闻、言论、出版自由的明确保障,有一批遵纪守法、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的努力,香港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能为香港未来的持续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1997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伴随着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区徽冉冉升起,香港重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交接仪式所适用的香港区徽正是由沈阳贝雕厂制作完成。1996年香港回归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具有强烈市场敏锐触觉的沈阳贝雕厂,就将目光投向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的制造上,并在全国首先向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了为香港回归制作生产区徽的意愿。6月,作为香港区徽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祖国日期临近,广东出版香港题材的图书大受欢迎,其中《董建华传》同时在广州、香港发行,面市3天即告再版。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内地出版香港题材的图书已有近百种之多,广东出版香港题材的图书有数十种。广东高教出版社的《中国香港1997》,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通用教材;海天出版社(深圳)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也颇受读者青睐,在广东出版的香港题材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