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标设置理论是近三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励过程理论,它认为明确具体、难度适当的目标能有效激励个体自我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根据目标设置理论,选取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评价指标,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目标设置,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使评价真正发挥其激励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目标设置理论 激发学习者积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者特点.结合目标设置理论,提出远程教育者如何运用目标设置激励理论提高远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目标设置理论看远程学习目标的设计达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设置理论是近来研究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激励理论,在管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理论作为一种激励理论也可引入远程教育领域用来激发学习者动机与指导学习。目标设置理论在对学习动机激发方面有着引领的作用,教师与学习者在对学习目标的设置及达成上各担负着不同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目标设置理论及其对中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设置理论作为一种激励理论可引入教育领域用来激发学生动机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设置在对学习动机激发方面有着前提指导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在对学习绩效目标的设置上各担负着不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标设置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标设置理论是近年来研究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激励理论,在管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理论作为一种激励理论也可引入教育领域用来激发学生动机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设置在对学习动机激发方面有着前提指导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在对学习绩效目标的设置上各担负着不同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1.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用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对教师进行激励.目标设置理论指出,从激励的效果或提高工作绩效来看,有目标的任务比没有目标的任务好,目标具体化比目标模糊宽泛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在难易程度和可接受性上,有挑战性而非简单或常规的且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比非常简单或很难且无法实现的目标更能提高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让职工参与讨论,使其具有自我效能感,这将大大影响职工对目标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标设置理论作为组织行为学中一种较新的激励理论,在教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依据目标设置理论,设置适当的课程目标,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指导,又能够对学生产生间接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标设置理论作为组织行为学中一种较新的激励理论,在教育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依据目标设置理论,设置适当的课程目标,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指导,又能够对学生产生间接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龙瑶 《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10-111
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研究,激励大致归纳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文章结合过程激励方法中的目标设置激励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目标激励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何勇 《文教资料》2010,(32):216-217
西方众多激励理论是行之有效的,能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作用.特别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激励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尤为经典。本文拟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三个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激励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管理学基本原理出发,浅要分析了“三步走”战略步骤的科学含义,从战略步骤的激励效果,激励手段以及目标设置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结合管理学中有关激励和激励因素方面的理论,指出“三步走”战略步骤具备科学,有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目标设置在青少年网球课教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目标设置能使练习者练习目标明确,调动学员积极性,符合学员心理需要,采用目标设置进行网球正手、反手击球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较规范地掌握技术规格,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完成技术动作的水平,提高练习质量;可以通过提高网球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与教师合作制定目标,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设置完整的目标体系来加强青少年网球目标设置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3.
目标设置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目标设置理论运用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中,改变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大学生"目标设置"(即"我要做")与"自我效能感"(即"我能做")的水平,并探讨这两种变量对大学生"冰山模型素质能力"(即"应知能力、应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影响,以"冰山模型素质能力"调查表对A大学226名有效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大学生的"目标设置"与"自我效能感"都较低,并和"冰山模型素质能力"存在正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并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目标设置理论的模式 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能把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予以调整与修正。目标设置理论认为,任何目标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自我效能感和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二者的关系,进而提出教师如何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7.
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影响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科学家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要从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科交叉,特别是要从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等深层制度方面着手,即要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以解决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高职学生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是目前阻碍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目标设置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以目标为主导激励措施,提升学生的努力程度,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最终提升高职教学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划分教学步骤, 确定教学重点;设置单元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规范与技术效果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在实验班级试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验班学生较规范地掌握了垫球技术,练习质量明显提高,垫球成功率显上升。分析认为:教学模式是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教学模式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目标设置教学拥有常规教学尚未具备的诸多优越性,因而教学效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