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明 《华夏文化》2012,(1):29-31
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龙”是汉民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而虚构出来的动物形象。《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的出现,一开始往往与水有关,龙在商代是卜问天气晴雨状况的重要事物,  相似文献   

2.
龙者农也     
《说文解字》讲,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风潜渊。书中虽然没有说龙是一种虚拟的神异之物,但从从它玄机莫测、无所不能的形象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之为万能的神灵,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圣物。  相似文献   

3.
易闻晓  易竹溪 《中华文化论坛》2022,(5):61-70+156-157
《说文》■从人足,或指为“几”而虎踞其上,实则象尾,其字整体象形,为虎站立行走的侧面展示。虎属“毛虫”,盖虫为动物总类,再分禽、兽,虎为兽类,反映中国古人对于万物分类的层级观念。“虎”以吼声得名,音近“虓”“唬”“哮”“虖”“吼”“嚎”。《诗》“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马瑞辰指“虓虎”为“虓唬”,其实不然。楚以“於菟”名虎,盖析“虎”音为称,义为虎文。黄班虎皮乃是虎类最为重要的形貌特征,虎变故事多有关涉。虎为“山兽之君”,亦称“山王”“白额侯”。《尔雅·释兽》“熊虎丑,其子狗”,实为“其子羔”。又称“李耳”“李父”“李公”,实则“狸儿”转写,以狸猫似虎,猫虎同宗,并属浅毛,其文相似,捕食亦近。而虎视眈眈,斜视如眄若盲,深邃幽冷,暗藏杀机。虎行以爪坼地卜食,盖亦物性使然。他如“?”训虎声,“?”训两虎争声,“虤”训虎怒,“贙”训虎对争贝,“甝”为白虎,“虪”为黑虎,可见汉字指物的精致丰富。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虽然没写过以“实践论”为题目的文章,但他的确在文章中发抒过“实践论”的观点。这集中表达于他的两篇散文《石钟山记》和《日喻》中。 《石钟山记》中的“石钟山”是鄱阳湖靠东岸的一块巨石。它以能发出洪钟之声而得名。对此,《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的解释是:“巨石下临深渊,微风掀浪使水石相击而然。”对此说,世人多不置信。唐代的洪州刺史李渤,还曾亲自去探察。经过敲击,他听到南石  相似文献   

5.
高培华 《寻根》2012,(5):26-29
孔子据鲁国史记编纂《春秋》,不仅是编修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简略记述了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还常常以一字寓褒贬,借以表达其王道政治观点,以谨严的措词惩恶扬善,所谓“微言大义”。故《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有文献明确记载,“《春秋》三传”之《公羊传》《谷梁传》都传自子夏;至于《左传》,近现代学界有谓“子夏作”,有谓成书于“子夏门下一再传弟子”,可见子夏是《春秋》最主要的传人。  相似文献   

6.
廖永祥先生编纂的《蜀诗总集》近期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是书共分十二卷 ,辑录自先秦至清末蜀中诗人二千三百余家、诗作近万首。乃先生穷十年之力 ,参阅史料文献四百三十余种 ,精心结撰而成。近年来巴蜀乡邦文献之整理 ,是书堪称巨著。笔者有幸先读 ,以为是书虽未能尽善 ,然发凡起例 ,甚有功于学术。一、发幽阐微巴蜀素称文献之邦 ,名公巨子辈出。正如先生所云 ,“巴、蜀素好文雅 ,其来久远” ,“自昔江汉炳灵 ,岷峨毓秀 ,以山水、文学著称 ,诚文雅之渊薮”。前人所辑 ,如《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蜀藻幽胜录》、《锦里新编》、《蜀文…  相似文献   

7.
"狼烟"考     
李正宇 《寻根》2006,(2):92-99
“狼烟”一词的出现及流行燃烽火以报警,西周时期已有。《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烽火”是个统名,分指烟焰及火光,即《墨子·号令篇》所谓“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火”又称为“烽燧”,《史记集解》引《纂要》云:“烽主昼,燧主夜。”《昭明文选》卷四十四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李善注引曹魏张揖说:“昼举烽,夜燔燧。”说明白天燃烟为号称为“烽”,夜间燃火为号称做“燧”。唐代《烽式》规定,警烽的传递速度“一昼夜须行二千里”(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前集》卷五《烽火·行烽》条引)。在电讯尚未发明的…  相似文献   

8.
毕庶金 《寻根》2012,(5):81-84
《寻根》2011年第5期,发表彭令先生的《钱梅溪手稿〈册封琉球国记略〉发现记》一文(后文简称《发现记》)。我进行认真研读,深知彭先生下了不少功夫,最后定义为“仅有此件,暂为孤本”一说,我觉得很不理解,所以提出如下质疑。  相似文献   

9.
翻开《史记》,第一个进入我们视野的人物就是黄帝。司马迁称黄帝是“法天则地,四圣遵序”的远古第一帝王,从此确立了黄帝至高无上的始祖地位和“史从黄帝始”的正统史观,得到了后世史家和炎黄子孙的广泛认同。司马迁从黄帝开始记史,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从黄帝开始记史是汉代大一统的需要大一统思想产生于周代,秦统一六国后,将其确立为统治思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就是《诗经·小雅》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翻版。西汉统治者,尤其是汉武帝,继承并完善了大一…  相似文献   

10.
彭令 《寻根》2011,(5):89-95
钱梅溪手稿《册封琉球国记略》虽然不一定出自沈复《海国记》佚文,也不宜被媒体过分冠以“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铁证”,但是,此文献为1840年以前有姓名传至今日的古代名人,亲笔记载“钓鱼台”(即钓鱼岛)在中国内海,绝不属于琉球王国,更不属于日本的极罕见手稿,  相似文献   

11.
宿沙煮盐     
吴正格 《寻根》2014,(1):89-91
宿沙,传说中的炎帝臣。他与炎帝后裔共工一样,权势很大,是“霸天下者”。《艺文类聚》记他因“叛不用命”,后被炎帝“箕文谏而杀之”。但《世本》则记他为黄帝臣,那就未曾被杀。他的身世和命运虽存悬念,史官们却皆认他是始制海盐者,  相似文献   

12.
明·钦抑撰《画解》都四万馀言,是一部绘画理论著作。王世襄先生于一九五八年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发现此书的精抄本,遂加以标点,并撰写了这篇《后记》,收入王编《画学汇编》,当时腊版油印二百部。百馀年前,程庭鹭已谓“今《画解》一书,若在若亡”,余越园著《书画书乐解题》列入“未见”,故堪称孤本。一九八○年,上海编辑“画论丛书”,曾向王世襄先生索去复印本一份,准备印行,后因经费无着,未克实现。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在“文革”中将原写本丢失,故油印本成了仅存的本子。现在本刊发表王世襄先生的《<画解>后记》,以引起艺术理论界和出版界的注意,为《画解》续命。  相似文献   

13.
熊海英 《寻根》2005,(2):30-33
人们对魏晋士人的印象多来自于《世说新语》,其所记的名士们发言则“玄远冷隽”,行为又“高简瑰奇”,“千百年来,学士大夫家,无不玩而习之”(王日卓《〈今世说〉序》),此书几成为名士教科书。宋人有《唐语林》、《续世说》记唐人风度,却没有人专门写一本书记载宋人风度。不过读宋人笔记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和《世说新语》所记对照来看,大约能知道宋人怎样看魏晋风度,自己风度又如何。宋人对魏晋风度自然有企慕之感,但也不乏争胜之心:《邵氏闻见录》卷第二十引李言:“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批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  相似文献   

14.
考察贾谊《新书》对《记》文的征引情况并梳理贾谊的学术师承渊源,可知其礼治思想与《记》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贾谊论礼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论以礼别异与以礼防乱,论礼治的目的与实现途径等,其说多取自《记》文。贾谊积极地汲取《记》文中的礼治思想与政治智慧,作为其推行礼治、维护君权和构建新制的重要理论依据,也作为解决时代重大课题的具体策略与途径。从另一方面看,当时单篇行世的《记》文正是由于贾谊等汉初重要学者的高度重视,其影响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促进了《礼记》的编撰成书,贾谊实为《礼记》学一大功臣。  相似文献   

15.
元旦与春节     
周岩壁 《寻根》2021,(1):30-33
一 元旦,所谓“正月之朔”(崔寔:《四民月令》),其实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古人又称为元日、上日、正朝.因为是一年之首,也是春季之首,正月之首,故又称元旦是三元、三朔.(徐坚:《初学记》卷四)“元旦”的“旦”,本义是太阳刚出地平线——《说文解字》所谓“旦,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正朝的朝,也是早晨的意思.字面上已经表明元...  相似文献   

16.
胡茜 《华夏文化》2006,(4):23-24
“監”(“监”的繁体字)的甲骨文形为,金文形体为。唐兰《殷墟文字记》:“余谓监字本象一人位于盆侧,有自监其容之意。”“監”的甲骨文、金文形体均像一个人俯首从盛水的盆中审视自己的面容。故其本义应当是“照视”。“说文·卧部”:“监,临下也。”《尔雅·释诂下》:“监,视  相似文献   

17.
一我们首先来看看古文献中记在炎黄账上的有哪些创造发明。1.铜器的冶铸《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2.兵器与手工制造业《周易·系辞》:“黄帝……刳本为舟,剡本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淮南子》:“黄帝……见飞蓬...  相似文献   

18.
民间玩具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宝诚 《寻根》2002,(6):64-69
“玩具”一词,在中国始见于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中:“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四时玩具,沙戏儿。”关于逗小孩玩的东西,最早见记于汉朝王“玩具”一词,在中国始见于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中:“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四时玩具,沙戏儿。”关于逗小孩玩的东西,最早见记于汉朝王符《潜夫论·浮侈篇》中:“或做泥车,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从中可知,在汉代,为儿童烧制玩具之风已经盛行。玩具在中国民间,俗称“耍货”,又称“玩意儿”,专供儿童娱乐、玩耍之用。按玩具的娱乐性质可分为:观赏型(毛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是方豪撰写的一部人物传记集 ,也是他研究天主教史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中国天主教史上有关人物作为叙述中心 ,以人为经 ,以事为纬 ,史以人类 ,人以史传 ,基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从人物的活动中可以窥见当时教会的活动情形 ,实为一部中国天主教史。首先 ,方著虽为列传 ,实重“史”字。无论是从书名、选材到整部书的结构安排 ,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在序言中 ,方豪对其书名有一解释 :“我之所以取名《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而不取名《中国天主教人物传》 ,可见我重在‘史’字。”从全书来看 ,书中所列人物 ,以记其成就…  相似文献   

20.
吴永章 《寻根》2002,(2):50-55
2001年盛夏,笔者应邀参加广西南丹白裤瑶民俗研讨会,并参观访问了该县所属的里湖、八圩瑶族乡。依据所见所闻,我发现《隋书·地理志下》所记荆州“盘瓠蛮”俗竟在今日白裤瑶中重现。因隋朝统一时间极短,故《地理志》中所记民俗,多溯“自晋氏南迁之后”,如此南丹白裤瑶民俗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了。“刺盘瓠”与“欢饮”丧葬礼仪《隋书·地理志下》记荆州“蛮左”二次葬俗云:当葬之时,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曲。传云盘瓠初死,置之于树,乃以竹木刺而下之, 故相承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