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孜尔石窟的艺术成就,集中反映在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壁画里。壁画的内容包括佛、菩萨、比丘、飞天和佛传、本生、因缘故事等。克孜尔壁画与永乐宫壁画比起来,后者是经过了近100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中国的绘画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布局、构图、线的运用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完美,克孜尔壁画线的运用相对永乐宫壁画来说是笨拙了些,在构图方面也比较简单,在布局方面场景不是很宏大,都是以菱形格为界限的,以线条为主加之晕染上  相似文献   

2.
克孜尔石窟故事壁画与龟兹本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拥有数量巨大的佛教故事,是克孜尔石窟壁画最大的特点。故事壁画反映的是佛教的教义、佛国世界的种种情貌。但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必然要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否则没有生存的余地。克孜尔石窟故事壁画随历史的发展,龟兹本土文化逐步对佛教艺术产生改造的作用,大量龟兹和西域的文化因素进入故事壁画里,形成了龟兹特色的新型佛教艺术。论文就是从克孜尔故事壁画的几个方面,探索龟兹本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克孜尔石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我国建造最早和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它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七公里木札提河北岸崖壁上,已编号洞窟达236个。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克孜尔石窟因经过历史沧桑变化,建筑遭到重大破坏,雕塑已基本无存,只有壁画保存较好。克孜尔石窟的壁画,除了各种尊像、世俗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外,主要有三大类:即佛本生本生故事画、佛因缘故事画和佛传画。这三类不同主题的故事画,基本上概括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克孜尔石窟营造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一个多世纪。莫高窟北朝时期的石窟,从窟形到壁画艺术深受克孜尔石窟的影响。本文以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中画幅内容相同的故事画为例,从表现形式、构图艺术上对比分析,说明克孜尔石窟与莫高窟之间的源流关系。以此证明莫高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克孜尔石窟中的故事画,并使佛教故事形式更完美,构图更巧妙,内容更丰富,篇幅更宏伟。  相似文献   

5.
前言克孜尔石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佛教石窟中,与其说她是因为规模巨大,还不如说是因为有着众多的反映当时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而名蜚世界。本世纪初,先后有德、法、俄、日等国探险队到此进行考古调查,特别是德国探险队的第三次调查(1906年,格林韦德尔)和第四次调查(1914年,A·Von·勒科克),取得了很突出的成果,并发表了大部分的报告书。克孜尔石窟的初步研究随之广为人知。德国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盗走了大量的壁画,而且其中部分壁画因战火而消失了,应该说是很遗憾的事。日本的大谷探险队也很早来到克孜尔石窟,并带走了一些壁画断片。  相似文献   

6.
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偏光显微镜 (PLM)、X -射线衍射谱 (XRD)、剖面分析 (cross-section)对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次较全面地报告了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使用的种类和特点 ,同时也讨论了蓝色和绿色颜料的产地。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壁画山水,虽然不是独立性的艺术,但是它的内容很丰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莫高窟早中期壁画山水,是指十六国晚期至唐代的作品。它比新疆石窟同期壁画山水要成熟,表现也较写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在菱角形中画大量的重重叠叠装饰性较强的须弥山。这种须弥山,在石窟壁画中是“藏中露”。莫高窟的壁画山水,变化较多,它的特点是“露中藏”。新疆与敦煌的壁画山水各具不同的风格,在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信仰小乘佛教的古龟兹人对帝释天非常重视.本文探讨帝释天的含义及其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表现,认为克孜尔壁哂中的相关图像表达了对龟兹国王护持佛法的肯定和期许.  相似文献   

9.
娱乐太子图     
正新疆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石窟,有236个洞窟,绘有壁画的洞窟有70余个,现在完整的画面虽已所剩不多,却仍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石窟中,壁画构图巧妙,形象丰富多彩,艺术手法洗练,色彩单纯明快,人物形象异域情调颇浓,人物以全裸和半裸者居多,与敦煌及内地的石窟中的壁画迥然不同。在克孜尔76、99、110、118号石窟中,都绘有佛传故事《娱乐太子图》壁画。释迦牟尼出家前,身为印度  相似文献   

10.
1942年6月—1943年5月,王子云率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敦煌进行了古迹拍摄、壁画临摹、文物收集等工作。1991年,王子云家属向敦煌研究院捐赠当年绘制的崖面全景图1幅;2000年又捐赠壁画临品41幅、西北写生5幅、1953年拍摄的新疆石窟照片168张;本馆还藏有1953年王子云临摹的克孜尔壁画2幅。本文对其中44件敦煌、克孜尔石窟资料和5幅西北写生资料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1.
赵莉 《家教指南》2004,(6):56-61
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从克孜尔石窟揭取了近500m2精美壁画,由于当时没有严格的记录,造成壁画出处混乱.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出版了若干颇有影响的画册,其中刊登的一些流失德国的壁画图版说明中定错了壁画出处.上述画册出版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凡涉及上述几幅壁画的国内外研究者皆以讹传讹.近年来,笔者将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提供的<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馆藏395块克孜尔石窟壁画目录索引>,和272张黑白照片在石窟中反复仔细核对,搞清了一批流失德国的壁画所属洞窟和原位,纠正了多年来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描述了克孜尔114窟的洞窟形制和壁画布局,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洞窟的壁画内容,认为其表现的佛教思想是宣扬大乘六度、般若思想,因而是一座大乘佛教窟,是弥勒信仰在龟兹流传的表现。而根据壁画供养人像的穿着,可以判定这是一座比丘尼寺。很可能是公元4世纪后半叶、鸩摩罗什在龟兹推行大乘佛教时的遗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赴龟兹石窟现场调查,并结合所收集到的藏于国外博物馆的壁画材料,对龟兹,主要是克孜尔和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像的类型、构成、特征、身份以及年代分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克孜尔石窟壁画是中国古代美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临摹、研究这些壁画不仅有助于发掘新疆的文化资源,而且也有助于创造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现当代艺术,为建立中国美术价值体系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王征 《家教指南》2001,(4):35-39
本文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制过程和构图、线描、色彩、形体等表现形式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敷彩、用线、造型和布局等要素的分析,提出平面性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视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关于龟兹供养人像的考察(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赴龟兹石窟现场调查,并结合所收集到的藏于国外博物馆的壁画材料,对龟兹,主要是克孜尔和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像的类型、构成、特征、身份以及年代分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出现的佛塔形式多样,既有因时代不同而发生的演变,也有因宗教信仰内涵的演变而呈现出的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莫高窟北朝洞窟中的本生、因缘故事画是洞窟壁画的主要题材之一。经过多年研究,其内容大多已查明,但仍有少数壁画内容待考,有的壁画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这些内容不明或有歧异看法的画面,多属单情节的单幅壁画,画面情节简单,加之面积较小,易被人们忽略。随着石窟研究工作的深入,特别是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丰富的本生、因缘故事画,半数以上已考证出具体内容。这为我们对莫高窟北朝洞窟的本生、因缘故事画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经过对北朝洞窟中六幅本生、因缘故事画的画面情节的辨识考查,结合佛典记载,现仅就其内容,提出初步看法,供研究参考。至此,奠高窟北朝洞窟中的本生、因缘故事画的内容已基本考证出来,具体情况参见文后附表。本文补考的六幅壁画是: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与壁画都植根于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中,两者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有了人类和人类建筑史,就有了壁画。早期的人类洞穴画向我们展示了居住者在岩洞里用雕刻、涂色的方法绘制出与人类生存活动有关的各种图形,使之成为有一定象征意义、亲切的、并具有某种想象功能以及体现人类自身力量的生存空间。后来,壁画与宗教的传播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成为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到石窟、寺观、庙堂、墓室,到处可见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壁画。例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和闻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就是这类性质的壁画艺术精品。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