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田野 《网球天地》2014,(7):72-73
2013年9月26日,中国大陆首家职业化网球俱乐部——星河湾职业网球俱乐部宣告成立,这是企业网球俱乐部职业化的重大突破与尝试,也是网球职业俱乐部氽业化的大胆突破和转型。  相似文献   

2.
汪彦平  李德鹏 《网球》2008,(4):64-67
即使在网球圈内,现在知道李德鹏的人也并不多,然而在整个中国奥运网球历史中,他却是与李婷/孙甜甜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时间倒回到24年前的那个炎夏,地点是美国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正渐入高潮。当体育场内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熟悉旋律时,由两百多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队入场,而在中国方队的前排有位一米八八的瘦高个,他就是李德鹏。这是新中国首次组队参加奥运会,巧合的是,这也是网球运动在1924年退出奥运会后首次重新亮相奥运赛场。虽然当时网球还仅仅是表演项目,但李德鹏却幸运地成为新中国参加奥运会网球比赛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采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特色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结论:该模式的优势是符合中国国情,得到管理层重视,为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劣势是经验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职业化教练群体;这种发展模式的机遇是国际职业网球的发展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竞技网球在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进展为中国特色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奠定实践基础;挑战是要形成中国特色网球职业化思想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网球职业化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4.
运用组织系统理论,结合李娜法网夺冠案例分析,论证中国女网"单飞"模式的现实动因、实践启示及改革思路。运动员自组织功能弱化是李娜等人提出"单飞"的根本原因。李娜法网夺冠的启示主要包括三点,即举国体制与职业体育的互补实践是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单飞"模式是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现阶段里的必然选择;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李娜开启成功职业生涯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思路是,推动中国网球由"举国体制与职业网球的‘双轨制’"向"融合制"迈进;努力规避"单飞"风险,积极引导单飞球员实现职业网球价值目标与奥运争光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倪娜 《新体育》2009,(2):46-46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说中国体育将坚持举国体制,这意味着一直以来的我国运动员“体校一省队一国家队”培养方式不会改变,地方体育局将继续扮演中国体育基础的角色。但是在这个大前提下,网球中心率先进行了职业化的摸索和尝试,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四名球员和网球中心签订了“单飞”协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国的体育体制改革也渐渐步入探索实践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旧的体育体制下对高度全球化职业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凸显,研究以中国女子网球近年来在世界网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为契机,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举国体制本身在网球职业化进程中的优劣势,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球职业化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球》2006,(8)
七月的北京,川流不息的车笛淹没了枯燥的蝉鸣,在这座创造历史、并且属于历史的城市里,中国女网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天道酬勤"的故事。北京国际网球中心内掌声雷动,现场观众起身用最直接最热情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狂喜——自1981年参加联合会杯比赛以来,中国队首次跻身世界一组,将在2007年踏上夺冠之旅。北京从来没有为网球这样疯狂,几乎中国金花们拿到的每一分,都能赢来掌声雷动,在两天持续10多个小时的比赛中,北京国际网球中心似乎都一直在燃烧,即使在无关胜负的第五场比赛,也都没有多少观众退场,这是社会对中国女网在温布顿集体性爆发最直接的肯定,正如蒋宏伟教练所说:"这是我看到的中国网球现场气氛最好的一次。"1 联合会杯世界组附加赛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来年世界一组的名单,获胜者将有资格争夺联合会杯冠军荣誉。德国队是一支颇具传统的联合会杯球队,她们自1963年参赛以来,曾在1987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冠军奖杯。对于中国队而言,这是一个绝对不容小觑的对手。世界最高排名曾达第14位的格罗恩菲尔德因为受伤无法出战,这使得近年来深陷"人才危机"的德国队,在排兵布阵上更显得捉襟见肘。领队瑞娜在赛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在阵容不整的情况下,她惟一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新人巴罗伊斯和沃尔勒能够迅速承担起单打的重任。中国队则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和冷静。在抽签仪式结束后,总教练蒋宏伟被问及对比赛形势有何看法时,他放慢语速,掷地有  相似文献   

8.
火车 《网球》2010,(11):86-90
这是一起球员家长与民营企业老板之间的借贷纠纷,也是在中国网球现阶段中家庭培养模式在职业化道路上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球走职业化道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网球水平要提高,必须走出国门多参加国际比赛,必须走职业化道路。本文收集和研究了中国网球队两年多来有关比赛情况以及大量关于国外网球职业化文献,对中国网球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运用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中国网球职业化的背景与起因、特征及不足,提出职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研究认为,应当进一步明确我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改革与完善运动员的培养机制,努力拓宽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高度重视职业化导向前提下的运动员职业素养,借鉴女网、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中实现男网突破,进行竞赛体制改革、促进网球产业的发展,健全和完善与职业化相适应的协会管理机制等,这将是中国网球"职业化"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改革是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适应现代奥运会发展大趋势而进行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改革。本文将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改革历程进行回顾,探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路径依赖问题,分析产生路径依赖的本质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深化中国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彭帅要单飞,李娜炮轰国家队,2005年的岁末对中国网球来说带着寒雨冷风的味道。虽然中国网球近几年的进步让我们刮目相看,但是这样的新闻还是让他们一时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一波“中国网球到底是继续走举国体制,还是走纯职业化道路”的讨论进行得热火朝天。而这也引起了我们对中国体育长期以来在运动员培养和管理体制上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徐飞  陈理娜 《体育学刊》2013,20(1):44-47
中国网球2003年以女子项目作为突破口开启网球职业化改革,至2008年网管中心允许“单飞”后,形成目前“举国体制”加“单飞”的“双轨制”管理模式.中国女子网球项目采用双轨制管理模式后单飞运动员在多项赛事中成绩斐然,但中国女网的职业化程度和竞技水平仍然不高.目前的双轨制管理模式是职业化改革的诉求与举国体制博弈的产物,其背后是单飞运动员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年轻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成长的挑战.双轨制仅仅是女网项目探索出的管理模式,而非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之路仍需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日记     
张文悦  陈功 《网球》2008,(9):32-42
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天。中国网球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历程,有遗憾和泪水,更多的则是实力和毅力的展现。8月9日东道主抽中下签上午11点,北京奥运会网球竞赛抽签仪式在港澳中心举行。电脑抽签速度很快,女单、男单、女双、男双,20分钟内全部搞定。台下蒋宏伟的表情由轻松到紧张,由凝重到苦笑。中国女兵总教头看着他麾下的战士一个个在首轮就遭遇强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网球职业化的最大优势是我国体育体制的保障,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和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的经验;劣势是对职业化本质认识不够,职业化培养模式与举国体制有冲突,后备人才不足,男子网球竞技水平不高。面临的机遇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的普及、中网和上海大师杯等赛事充满活力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面临的威胁是资金短缺,职业化人才稀少,网球市场培育不够,职业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  相似文献   

16.
孙海光 《网球天地》2012,(3):143-143
“精神”一词有点虚.从哲学范畴来讲,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体现在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为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若给“精神”一词加个定语“职业化”,则便成为精确衡量中国网球历史进程的重要标杆。中国网球若想健康发展,缺了这味药可是万万不得的。  相似文献   

17.
2000年8月,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收到国际网球联合会发来的函电,中国女网选手李娜获得了进军悉尼的最后一张外卡。至 此,9月进军悉尼的中国网球运动员有持外卡参赛的女子单打选手 易景茜、李娜,正选女双选手李婷、李娜,而我国著名女单名将李芳 因受膝伤困扰,排名跌落到123位,已经无缘奥运。中国网球的奥运 时钟正式开始了倒计时。 在时间上,中心从1998年就开始了奥运备战 “网球这个项目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在 奥运会开赛前有一个预选赛,而是参照开 赛前一年的成绩,及 1999年9月到2000 年9月之前这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12,(6):50-53
网球是第一届奥运会上唯一的球类运动,也是最早面向女子选手开放的奥运项目。1896到1924年,网球像熊熊燃烧的火炬,为襁褓中的奥运照亮前进之路;之后,由于在鉴定业余和职业选手上的分歧,奥运与网球开始进入长达64年的冰冻期;直到1988年,网球正式回归到奥运的怀抱,两者再次擦出闪耀的火花。奥运与网球之间的分合亲疏,无疑是体育史上最值得回味的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提高今后的网球水平,中国网协与国际网联(ITF)签订了协议,1998~2000年3月期间,中国已开办了5期一级教练培训班,教授的内容全部遵照国际网联指定的章程、教材及方法,如果学员考试合格,便有资格参加将来举办的二级培训。为此,国际网联选定了三位中国国家级教练──曾精雄、蒋宏伟和贺东坡教练为此计划的导师。每一期培训班都选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参加学员大部分是专业队或业余体校的教练,也有业余教练及网球爱好者。参加者甚为踊跃。 一级培训班的内容主要针对培养青少年而设置的,这也是我国目前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陈述 《网球天地》2008,(2):87-87
相比壮观的奥运场馆,选手和比赛其实才是奥运会的核心部分。作为一项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赛事,奥运网球和职业网球有很多或融合或矛盾的地方。本期,我就着重为球迷们介绍一下奥运会网球比赛参赛资格的界定和奥运会网球赛事的安排。奥运会网球比赛一共有4个项目,分别是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