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0):113-116
从词汇——语义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俄语中近音形似词的产生、概念、分类及其修辞功能,认为近音形似现象是俄语词汇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词汇语义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近音形似词的研究受益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有些词,它们在意义上既不象同义词或反义词那么相互交错或对立,但又有某种内在联系;在音形上既不象同音词那么彼此相同,但又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些词被称为(源于希腊词)中文译成对应词、近音词或形似词。这是目前俄语词汇学中正在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和极大兴趣的一种语言现象,虽然目前近音词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一领域中的许多术语也还缺乏共同的  相似文献   

3.
同根近音异义词是俄语词汇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这类词进行研究,从词义和结构两方面来划分同根近音异义词,并对其作用做出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沈丽琼 《甘肃教育》2011,(20):72-72
“启示”和“启事”,音同义近,我们在日常的使用中也往往不注意区分,因此二者常被混淆错用。 今天路过一个酒店,门口贴着大幅的招聘海报,迎头就是四个大字:招聘启示。相信这类错误我们也是常常会犯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做一些辨析。  相似文献   

5.
“音近义通”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同源词之间的“音近义通”、联绵词不同书写形式之间的“音近义通”以及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音近义通”。“音近义通”的原理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俄语中有许多发音和书写都非常相似的词组和成语,有时它们的区别难以掌握,容易混浠,这些词组和成语在俄语中被称作近音词或形似词。成语всамомделе在“Паронимыврускомязыв”中认为这二者是具有不同意义的两个成语近音词,всамом...  相似文献   

7.
运用思维导图于高中词汇教学中,从形近词、音近词、近义词、词块链的角度去整合、记忆、提取、储存词汇,并以图形、图标等方式标识词汇之间的关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词汇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8.
汉语词汇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原生阶段、派生阶段与合成阶段.原生阶段汉语词汇的音义关系表现为"约定俗成";派生阶段汉语词汇的音义关系主要表现为"音近义通";合成阶段"音近义通"现象主要存在于连绵词之中."约定俗成"是音义关系理据性和任意性的辩证统一,"音近义通"是汉语词源学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9.
赵天毓 《考试周刊》2010,(37):90-91
英语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同形或近形异义词、同音或近音异义词,并被巧妙地融合在一定的语境中,使这种类同现象自然地涉及词语的表层和深层意义,即一个词在句子中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可作不同的解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话里有话"或者"言在此而意在彼",以达到幽默滑稽、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这就是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修辞格——双关语(Pun)。本文就英语双关中的同音双关、近音双关、同形异义双关进行探讨,并加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连读、吞音、不发音、变音等问题不仅对俄语的口语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俄语的听力也有重大影响。当然,这些问题的研究仍需深入,这对革新重视读写能力而轻视听说能力的中国传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几天前接到某报社一个电话.问:“揭秘”还是“揭密”?我回答是“揭秘”:又问:“泄密”还是“泄秘”?我回答是“泄密”:再问:两词结构相同,为何一个用“秘”、一个用“密”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秘、密同源,音同义近,混为一谈是常有的事。这里,试作一点辨析。  相似文献   

12.
通假字漫谈     
通假字就是古汉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如果不了解汉字的通假,就会望文生义,导致误解.通假字产生的原因有两条.通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音同而通假,二是音近而通假.音同的通假,是指借用声、韵、调相同的字来代替本字的通假现象.音近的通假,是指本字与借字之间声、韵、调只是某些部分相同.  相似文献   

13.
同源字拾零     
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  相似文献   

14.
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语是一种广泛运用干广告案创作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修辞格,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一词多义双关、同音异义双关、近(谐)音双关、歧义双关等,如果双关语在广告中运用得当,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修辞作用,收到不平凡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三音词从先秦到现代一直稳步发展,明显增加。推测在数百年之后,三音词的数量将超过双音词。汉语词长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单音词为主一双音词为主一三音词为主。以三音词为主的阶段将会到来的理由:当代三音词发展迅速,比例剧增;现有的三音词中,名词和偏正式的比例最大,这正是汉语词汇增长的强项,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三音词的优势;词根语词形的多音化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多音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的复杂化精细化要求语言的基本单位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小,语音简化之说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17.
谐音杜撰词分为完全谐音词和近音词两大类,均属于仿拟中的谐音仿词。在互文性理论中,它们仿拟的零度原词即是底文,而它们自己则是偏离了的超文。谐音超文具有双关底文的功能,充满幽默、新异和简洁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19.
专近(同)义反(对)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音近(同)义反(对)现象可以分成五种类型,产生的原因有偶然和必然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音同音近角度切入力图探究《风俗通义》通假字的语音关系,笔者通过梳理、查证、认定等大量考据工作,最后从训诂角度认定了全书59个音同音近借用通假字,同时进行了声韵皆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和声韵皆近四个大类的分析,从而全面展示《风俗通义》的通假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